李希林子女 李希林上将 从叫花子到大军区司令员

2018-03-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讲起老将军李希林的经历,西吕津村党支部书记武景霄肃然起敬:1943年,冀县(现冀州市)地方杂牌军张子尧被国民党收编,为扩充队伍向各村派额出丁.村里看李希林家境贫

讲起老将军李希林的经历,西吕津村党支部书记武景霄肃然起敬:1943年,冀县(现冀州市)地方杂牌军张子尧被国民党收编,为扩充队伍向各村派额出丁。村里看李希林家境贫困,就动员他去当兵,好谋个出路。当时将军的母亲既心疼儿子,又想早早放飞让他去闯,于是将13岁的李希林送到张子尧部下当勤务兵。再后来他投入到共产党领导的冀南军区独立旅10团,给连长当通迅员。连长看他机灵勤快,很是喜爱,教他练武功、学文化。

    李希林也真是个有心人,在那流动作战的年代,他以肚皮为纸,以手指当笔,学习了不少知识。17岁那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随大军南下在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全县最早的乡间公路

    武景霄说,过去农村有一大难,就是“行路难”:“旱天里,土街土路坑坑洼洼崴脚脖;雨天里,泥坑泥道深深浅浅没脚脖。”他们决心改变村里“行路难”的状况。1985年,他们到广州找到时任广州军区参谋长的李希林,说出了修村公路筹措资金的想法。

李希林听了,激动地说:“要致富,先修路。只要你们有劲头,我就一定帮着办。”将军通过多方奔波,为西吕津村筹款30多万元。1986年春,开始破土修路,到大雨季节大体完工,这条柏油公路东起西王乡政府,西至山东省宁津县营台村,途经西王村、东罗口、西罗口、西吕津,全长7公里,是当时当地最早的一条乡间公路。

    一冬一春打成60眼机井

    1988年遇上大旱,农村大包干后人们一度忽视了水利建设,对突如其来的旱情束手无策,西吕津村家家户户儿乎绝收。

    心里装着乡亲的李希林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为老乡们出主意、想办法,四处联系,争取到贴息贷款30万元,并开导他们一定要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全村百姓在李希林的鼓励与感召下,又自筹资金80多万元,同时聘请了6个打井队进入西吕津的田野,开始了打机井、造水田的战役。

经过一冬一春的奋战,打成了60眼机井,上了23台变压器,拉了40000米的通电线路,全村近万亩土地一步实现了水利化、电气化。

从此该村所有耕地结束了缺水的历史。1989年首次亩产达到400公斤,多年来光吆喝“过黄河、跨长江”的口号变成了现实。1992年,李希林看到后,高兴地合不上嘴,嘱咐老乡们,“干就干这样的实事,别闹花架子。”

    帮村里建起学校

    1995年前,西吕津村学校又小又破,李希林得知后说:“教育是大事,盖个好学校很必要。”随即他自己掏腰包,又找亲朋好友,凑上了50万元钱,帮助村里建学校。怕不能专款专用,他嘱咐把款直接拨到冀州市财政局。

    这年,村民们选择了上百人的建筑队进入工地,经过多半年的紧张施工,一片整齐明亮的校舍拔地而起,一年级至六年级几百名学生全部在新校舍里上学了。现在该村学校占地40亩,瓦房40排,楼房4栋,教学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成为标准化学校。

    如今,李希林只要回家,都先要到学校看看。他还语重心长地对老乡们说;“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家庭也是这样,没有知识文化翻不了身,要想出将才、出帅才、出人才,非办好教育不可。”校长办公室挂着李希林亲笔书写的两幅对联———“身正为范为人师表,严谨治校精心育人”、“努力学习自学成才,品学兼优报效祖国”。

    西吕津村的村民们说,老将军李希林与乡亲们亲密无间,前些年每逢传统节日或在北京开完会,都回家来看看。他一到村边就下车,走着进村,一路和遇到的乡亲们打招呼。年轻的都毕恭毕敬地称他将军,年长的人都热情地喊他的小名:“‘小伙’回来啦!

”他回到家,就吃小时候吃的小米煎饼、疙瘩汤。有一年他回家来,上面的领导听说了,要安排老将军到宾馆吃住,可将军婉言谢绝了,最后和乡亲们一起在村里吃的大锅菜……乡亲们对老将军的爱与敬溢于言表。

乞丐“李小伙”

河北省冀县,即如今的冀州市,其实自古就被称作冀州。因冀州坐落在华北平原腹地,自上古时期就被视为中心地带,享有“九州之首”的美誉。冀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北望京城,地灵人杰,英才辈出,曾有诸多名人志士彪炳史册,灿若繁星。然而,如今的冀州人却无不以西吕津村出了个大将军李希林而感到自豪,对其从乞丐到共和国上将司令的传奇经历津津乐道……

李希林生于1930年10月2日。

西吕津村很大,有两千多人口,但就数老李家最贫穷。李希林的爷爷给人扛了一辈子长工,当牛做马,吃苦受罪,直到累死也没能给后代留下任何家业;李家穷得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农村人养家糊口,全是靠土里刨食,向来视田地为命根子;尽管西吕津村周边良田好地很多,多得几乎一眼望不到边,却没有一分一垄是李家的。

李希林的父亲李海模为生活所迫,少小之际给别人当“小炉匠”,学了个打铁的手艺。然而世道不宁,兵荒马乱,百业凋零,打铁的收入极其微薄,也没有保障,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要安身立命,居家过日子,好赖总得有个遮风挡雨的窝;尽管村里瓦房草舍多得几乎一眼望不到头,可李家却穷得没有半间房子。一家老小七八口人,只能借住在伯父家两间破土坯房里艰难度日。

家贫如洗,李家人丁却很兴旺。李希林降生时,已经有两个哥哥和三个姐姐了;添丁固然是喜事,却多了张吃饭的嘴,让人愁。李希林的母亲叫王文素,贤惠善良,朴实勤劳,一年到头愁的是全家人的吃穿。她经常缝缝补补,可破衣裳总有缝补不完的窟窿;大人衣衫褴褛,孩子们只能勉强遮羞,多数都是光着脚板子,没鞋穿。

王文素经常带着孩子们挖野菜,搜罗一切能够糊口充饥的东西。到了收割庄稼的季节,她就领着孩子们去别人刚收割过的田间地头拾麦捡豆,常遭人呵斥羞辱,甚至责骂驱赶。

幼小的李希林总是紧紧跟随着母亲,从来不哭不闹,摔倒了就自己爬起来;饥饿让他早早就认识了所有能吃的野菜,也视粮食如金豆子一样宝贵。他懂事格外早,尽管还不能完全看明白那个黑暗的世界,但小小年纪就对人世间穷富冷暖有了刻骨铭心的体验。

李希林虽然是苦水中泡大的孩子,却长得很帅,眉清目秀,皮肤也白,虎头虎脑的小模样越来越好看。他天资聪明,机灵乖巧,嘴巴能说会道,越发显得格外聪明懂事,活泼可爱。村里的老人们都非常喜欢他,经常夸他是个好孩子,说他将来准是个有出息的“好小伙”。老人们夸来夸去,就使得李希林落了个雅号别名叫“小伙”,也被人称为“李小伙”。

1938年12月,那是李希林人生经历中最为寒冷的一个冬天。窗外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天昏地暗。破土坯房里冷锅冷灶,寒气逼人,滴水成冰。父亲李海模积劳成疾,加之连冻带饿,身染重病,卧床难起。由于没钱医治,父亲在饥寒交迫中痛苦挣扎着撒手而去;没有棺材,只能用一张破席子卷着埋了……李希林兄妹8人哭作一团,母亲更是悲恸欲绝。

李海模的去世,等于倒了“顶梁柱”,使得全家老小失去了生活依靠。眼看年关将至,家徒四壁,向来贤惠善良的王文素愤然将敬奉的“财神爷”、“灶王爷”神像撕扯下来,塞进灶膛给烧掉了。她对孩子们说:“咱年年敬这个,敬那个,到头来老天不睁眼,敬啥神都没用,日子越过越穷苦。从今往后,咱啥神也不敬了,要活命过日子,就全得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