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的特征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2018-02-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学习者的特征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主要包括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则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

学习者的特征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主要包括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则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了解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新概念、新知识的教学起点。

确定学习者的知识基础一般采用“分类测定法”或“二叉树探索法”。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可以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分为六个等级: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采用逼近法来测量学习者的认知能力。

分析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则是为了据此判定对当前学习者是否适合采用“传递——接受”教学方式。认知结构是指个体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它是影响新的意义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决定着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成功与否的关键。

认知结构变量有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定性”,分别指旧知识中对新知识其吸收固定作用的观念;新旧观念的异同点;起吸收、固定作用的原有观点的稳定性。在实践中利用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尤其注意兼顾学习者之间的个别差异(限于篇幅,相关内容可查阅推荐学习资源)。

所以,对学习者特征进行认真分析是实现个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分析学习者特征时,既需要考虑学习者之间的稳定的、相似的特征,又要分析学习者之间的变化的、差异性的特征。

相似性特征的研究可以为集体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差异性研究能够为个别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当然,在教学设计实践中不可能考虑所有的学习者特征,也不是所有的学习者特征都具有设计意义,既使是具有设计意义的学习者特征,在设计层面上也有一定的不同,有些特征是可干预的,有些特征是不可干预,但是可适应的。

对于教学设计实践而言,应主要考虑那些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够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并且是可干预、可适应的特征要素。在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时,不仅要分析一般性的、稳定的特征外,而且需要考虑学习不同学科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