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汪峰御用设计师孟也:未来设计趋势将回归个性化

2017-09-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主持人]搜房网的网友们大家好!为了让大家深刻地体会到设计师的生活;真切地了解他们在我们的家做设计的时候,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工作是怎么样

 【主持人】搜房网的网友们大家好!为了让大家深刻地体会到设计师的生活;真切地了解他们在我们的家做设计的时候,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工作是怎么样的,以及他们的设计理念是怎么样的;还有推广和发掘广大优秀的室内精英设计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渡道国际设计创始人,新锐的独立设计师,孟也先生,孟先生您好!

【孟也】您好!

【主持人】首先我想问一下,您现在入行大概有多少年了?

【孟也】到今年整20年。 

【主持人】那您是如何进入这个设计行业的?等否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您的从业经历以及作品风格?

【孟也】我跟现在所有投身于设计行业的设计师们一样都是上学的时候学习了就是这个专业,当时我们学习的专业后来改叫环境艺术,开始叫装饰装潢,当时在国内也是一个刚刚开始,刚刚摸索的这么一个专业。后来细分到室内或者环艺,那都是我们上学几年以后的事了。

我小时候爱画画,我记得当时6、7岁吧,就拿了一个全国的少儿比赛画画的一个奖。那个画名字叫《甘将热血洒边疆》。那是自卫反击战的时候,我们随手随性画的。当时也应了国家大的背景,所以说那个作品获了个奖。到后来学习美术也算是误打误撞吧。当时这个行业也刚刚开始,国家也没有任何经验和积累。再到之后学习室内环艺和室内设计这个专业,随之进到这个行业。

这20年当中,其实我自己经历了,中国室内设计的从无到有。因为我记得我小时候,当时最豪华的装修,应该是一是楼房,二是红油漆的木地板,可能现在也见不到了。还有绿色油漆的墙裙,就是直接涂刷在墙面上的。这就算一个城市人家最好的装修了,

其实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只是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那么到了今天,我们优秀设计师辈出,并且跟国际化的思想接轨,再加上我们国民的审美意和国力、经济的不断提高,行业发展在快速地大踏步地推进。我们这些设计师,包括我们的视野和眼光,和我们的成长速度,相对来说也是非常非常快的,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其实我们可以做个,不太恰当的比例,就是赶超了国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设计发展历程。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虽然我们可以欣赏和借鉴到很多国外优秀作品,但是我们自己沉淀太少。所以一直走到今天,我们也致力于,拿我的工作室来说,致力于原创,致力于独创,致力于有思想、有创意的设计。希望用我们一己微薄之力,能够在这种大跨越当中,去寻找真正设计沉淀下来的那些应该还原的本质。从业的经历大概就是这样——就是我们用了二十年时间,做了自己最终想要做的,渡道国际空间设计就是这样。

【主持人】作为资深的这个室内设计师,您是怎样解读设计一词的?

【孟也】我记得当时我有感而发发了一篇微博,大概意思是设计师是一个什么职业呢?设计师本身具备很多素质,他应该是一个诗人,有着很浪漫的情怀;他应该是一个艺术家,他有非常独到的、抽象的、自我的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设计师要成为一个文学家,他一定要把自己的设计,用大众看得懂,并且能感动他们的文字,或者表现形式,介绍给大家;设计师又是一个哲学家,他会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经历,注入到设计当中。

我觉得设计师这样说完了,好像有三头六臂,是一个超人一样,或者是一个哪吒、神仙一样。这其实这也证明了,设计师想做得好,其实很难。因为他需要具备很多很多的素质,不仅仅是做好美术和艺术方面。

我经常跟我的设计师讲一个问题,好多人画画画得非常棒,但是做出作品来却很平庸,这是因为美术不代表空间艺术的一切,有美术功底只是入门。你要捕捉空间艺术的感受,这需要我们与生俱来的一些独特的,对于空间和艺术色彩,包括光线,包括很多东西的感受和发觉,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完全具备的,后来的训练应该有办法。

而作为一个艺术家,他们可以去做雕塑,可以将任何其他东西做得有声有色。但是做空间艺术的话,可能有些时候是鞭长莫及的。还有就是年代感在一个设计师的作品里会有重要体现。我们不论是做新锐也好,还是做传承也好,还是做什么样的空间表现,都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叫做内涵。

关于内涵,我个人认为还是需要时间和各种经历来历练。它不光是在从业的路上就能形成的,而是从人之初,包括我们的待人接物,包括对于自己未来的不断修正,对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不断推翻、坚持和改变等等,在一系列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的性情不断成熟,思想越来越广博,才知道什么叫爆发和冲击力,而不是偏激和片面的单独的力量感,也不是沉重拖沓的复古等等。

说了这些,其实都是要阐明一个道,就是设计师还是比较丰富和全面的。

再补充一下,其实我们设计师承载着客户最重要的落地。包括资金的控制落地,设计体系的监控落地。这也证明,我们设计师还具备监理的能力,可以说我们是客户的管家。设计师就是有这样一些等等的隐含角色。

【主持人】也就说设计师是各行各业、各种角色的结合体。我还想知道,您这么多年一直坚持的设计理念是怎样的?

【孟也】我有一个给自己的要求,也算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因为我们自身一己之力还是比较弱的,现在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在国内有几十万到上百万之多。我们渡道国际空间设计有自己坚持的东西,叫创新是一种信仰。说来简单,创新其实非常之难。

我们只能用不断的去看,去感悟国内的、国外的、新的、老的建筑空间艺术感受,才能激发创新的状态。因为我们希望给到我们客户的每一个空间都是不同的,我们有一批设计师,用着真正私人订制的模式和方式,为我们的客户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化的空间。

【主持人】我还想知道,迄今为止您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样的?您能否为大家分享一下?

【孟也】我说实话,其实我每一个都不满意。不满意有很多原因,就像我刚才说的,设计师是一个多面手。但是如果一个人,想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的话,还是有难度的。我们这个行业当中,很漂亮的作品背后,其实留着我们很多的遗憾。所以说,我觉得这个话题,我们可以暂时空缺它。

如果说相对满意的话,还是在网络上能够看得到的我资料中的一些作品。每个作品背后涵盖着客户的一种精神和价值。我最欣慰的就是这个作品完全体现了客户的精神层面需求。对我自己的工作也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包括陈设配饰,包括一些开始的创意,和入住以后的一些变化,在把握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小的问题。

【主持人】我看您还给一些明星做过设计,比如汪峰、敬一丹、陈宝国、伊能静,包括今年刚签的章子怡、黄渤等等,那么关于这方面您有什么特别的经历想跟大家分享的吗?

【孟也】对,我们在去年年底和今年的年初的时候与黄渤老师、章子怡老师、梁静老师都达成了设计的合作协议。如果综合一下明星对空间理解的看法的话,我觉得他们还是偏于艺术化。就是他的审美大多数还是相对国际化的。我刚才也思考了一下。如果说特点,应该是五花八门。如果说诉求,跟我们常人没有什么巨大差异。只不过他们会有一些独特的设计,比如说巨大的衣帽间、化妆间和助手、助理们的这种等候室。

【主持人】他们对衣帽间这方面的要求可能会比较多?

【孟也】对,有一些我们会给设计相对比较大的更衣间,并且他们不像我们正常的居住的群体,他们对于卧室或是私密空间的功能需求更接近于通道空间,便于助手,便于行李的安置,包括化妆师、造型师的出入和等候。这可能是相对不同的,但是也是功能上的不同。其他的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了。

【主持人】您看您作为室内设计师,还能有与明星打交道的机会,其实还是挺好玩的。我还想知道,在您的设计生涯中,您是否有比较欣赏的设计师和作品呢?

【孟也】从建筑艺术角度上来说,国外的我比较喜欢日本的安藤忠雄,他对于现代风格和简易风格有很新的认识,特别是东方的认识。如果是国内的话,我觉得任何一个比较好的设计师,都应该是我们的老师。所谓中国速度,在世界是知名的,国内的这些设计师,他们用最快的时间,用最简便的方法,去完成了那么多的设计作品,我觉得每一个都是我们的老师。

或者说,没有特别的说哪个值得尊重,哪个不值得。因为从作品表象上来看,我们身边的这些老师们,他们都是用他们的作品,去满足了特别多的受众群体的,这种审美需求和居住需求,我觉得是很伟大的。 

【主持人】孟先生还是很谦虚的。您刚才也谈到了,这么多年我们室内设计这个行业也经历了特别大的发展的一个过程。那么您认为,目前中国的设计和国外的设计相比,还会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孟也】用两个角度去看这问题,第一个是发展的角度。我们已经很值得我们自己自豪,因为我们全民的欣赏水平不断地在提高。并且我觉得,5年前和5年后的今天已经有着很重大的差距。这个速度是不可想象的,5年就会有一些我们可以触及到的的审美更替的变化,这是很可怕的。因为这种审美和艺术思想的衍变潮流不一样,潮流可以一年一变,但这审美和艺术思想5年就会有变化的话,是很惊人的。 

如果要说差距的话,我们深有感触。我们未来的发展就是要与国外接轨,但国外的设计文化,已经有几百年的传承,不是我们用快速的、神奇的这种中国式法则就能解决的。我们看到中国很多产品设计,包括一些很多综合类别的设计还是空缺的。

我们的形状体系,还是没有能够给到我们学院、学校,没有以学校到市场这个链条搭接,这些完善的步骤都没有看到。所以说相比之下,存在着悬殊的差距,我们中国的青少年设计师、少年设计师,他们在学习和推进自己的设计梦想的时候,可想而知,有多大的难度。差距是肯定有,而且存在着很深,这是深层次差距,我觉得就没有办法用三言两语来形容。所以说,我们仍需努力,这个过程会很漫长。

【主持人】这也要靠像您这样优秀设计师,一代一代地为我们做出改变。我想知道,您职业生涯的职业规划,甚至于您未来五年的人生规划是怎么样的?

【孟也】我们会不断的给自己一个五年规划。确实是,因为我在上一个五年中,已经确实完成了自己的规划。下一个五年,其实我想的就会很多。最落地的想法还是凭我们一己之力去完成以下几个目标:

第一个,把我们身边的人带好,带起来,这是小范围的影响。就是我们身边工作室的这十几个我们志同道合的伙伴。希望他们都能够在未来的五年成为这个圈子里面的精英设计师,他们的精英理论,我希望是不同的。他们有独立的、自我的设计与思考的能力和从业的很清晰的模式和方法,这是小范围的。

第二个,大范围的影响,我还是希望五年以后或者在五年内,我自己对设计的理解,能够更多地去影响我身边的,所有从事设计的人。因为在我们自己的设计梦想当中,其实影响力,或者影响某个人,并不是说像普遍意义上的出名,或者是什么,不是这样。

因为我们有了自己对设计的理解,甚至二十年的理解以后,我们希望它是一个传播式的、良性的。不希望再有年轻人投身到这个行业,用着不知道的办法摸爬滚打,有的人就走偏了,有的人就用着自己的方式,走了弯路,有的人甚至就改行了,这都是我们看得到的真实的现状。

所以我说的这个影响,还是朝着自己梦想的方式去走下去的正确的判断。即便你有一天走出,离开这个设计行业的话,你是理性的。你是认为你应该离开的,不是盲目的,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离开这个行业。所以说这可能是我觉得能做得最有意义的事。剩下的还有一个就是,多出东西给大家看,这是我们一直在坚持的。

【主持人】谈了那么多,我想大家会非常好奇您的家是怎样设计的?

【孟也】个问题特别有意思,所有人都很关注。我记得有一位特别著名的设计师,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说我的家交给我的太太,你们不能看,跟我的设计完全不一样。  

【主持人】您呢?

【孟也】我的理论跟他基本一样,但是呢我有另一个解答的方式,就是其实厨子每天回家也是很头疼,今天晚上我们吃什么,所以说索性就是简单的随意随性吧。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对于自己的家,其实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因为我们对于每个风格,每个设计的艺术感受,都是那么的喜欢和喜爱。把它放到一个房子里去体会是不可能的。所以干脆我们就选择让家人去,让他们去体会他们最亲切的东西,不是我们。

【主持人】目前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一部分。我想知道,您对设计通过网络进行大众传播,有怎样的看法?还有如何利用网络传播设计作品和设计理念,您有怎样的建议?

【孟也】我觉得网络传播对于我们未来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网络对于我们自己未来的技术,设计师的真实生存背景,调查也好,或者选择也好,都是一个特别好的方向。因为网络会更直接,更真实。在网络上有假的吗?有,但是很快就会被揭露。在网络上只凭实力,我相信会做到这一点的,只凭我们的实力,这是第一。

第二呢,客户只凭系统性的网络带来的判断方式去判断,就可以完成了。现在线下的一些人为沟通,真真假假我们无从为客户去判断。没有一个明确的,数据式的,或者是一个机构式的评估给客户,只能靠客户自己的判断,一次一次的沟通判断,一次一次的受伤害,或者是受质疑。

因为我们的客户相对来说投资都比较大。那么他们的判断,这种节奏就比较密集。有相对小的,他的判断失误概率就会很高。说句实话,我们行业当中还是存在着很多这种不尽人意的现象的。这种现象如果靠客户自身来解决的话,是很难的。

而通过网络相对来说更直接。因为你设计师从业经历是骗不了人的。我们在网上敢去公开的东西,公开我们自己行业背景的话,是经得起客户的认知,或者是未来权威部门的验证的。对于客户来说相对会更有安全感。

剩下还有其他的更多的方面,包括产品的选择就不再集中于某一个领域了。它会覆盖式的,包括国际代购等等,都会直接呈现在我们客户的面前。比如欧洲某一个厂在米兰最新生产研发的东西,可能是展会第二天就会摆在我们客户的电脑的桌面案头。

我觉得这一种东西,对客户未来来说,是一个特别高效的、简单的、直接的方式。我很有感触,因为好多我身边的朋友都在做一些设计师的这种大的,这种设计圈子的一些愿望,包括圈内、圈外,我们圈子内、圈子外的都有在做。

就是未来这块市场,是非常巨大的,它是脱离开线下市场的。这应该也是我们客户的福音,也是我们有些怀才不遇,不知道自己怎么去推广,没有推广团队的这一批优秀设计师的福音。这些设计师非常优秀,他们只是不太善于对外沟通,只是做自己的小圈子。那对他们的挖掘,这对于我们的客户也是一个福音,因为他会找到一些惊喜。

我们现在客户,面对的是茫茫市场。当看见网络上,找到自己挖掘到那块宝藏和惊喜的时候,会有越来越多的这种设计师,尤其很多优秀的设计师,会在网络的平台当中,让大伙去认识和接受。同时对于我们行业来说,算是把埋在土里面的“黄金”挖掘出来,让他们的作品公布于世,让他们的行动、行为,对设计的执着,又去影响一些同样走自己那条路的设计师,给他们新的启示。

【主持人】就像您说的,通过网络让众多的网友们在这么大的信息量当中找挖掘出像您这样真正有实力的设计师,这也是我们这个《精英访谈》这个栏目开通的意义。

您大老远来一趟,我还想听一下您给我们搜房网的网友们,在居家设计方面的一些建议?

【孟也】设计上提建议的话,我记得我做了一个排序。大概九个排序,我如果没记错的话,我们把它背一遍吧。

第一个是空间规划。第二个是功能规划,第三个是系统安全规划。系统安全包括机电类的,结构类的,主要这么两大项。因为水、火、电处理不当都会导致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这是最重要的前三项。其余的还有材质的运用,细节元素的符号,风格表现,陈设灯光艺术等等这些。

我其实有意的把最终风格体现排在最后。这个排序也是要警示和激发我们自己对未来工作的一个认知。其实我们最予以自豪的,对于色彩和空间艺术美的体会的能力,其实对于我们设计师来说应该是排在最后的。

因为从专业角度上来说,我们是用很多东西完成了一个安全又好看的房子,而不是只有好看而已,所以说好看放在最后,那么前面那些东西都很重要,有独特的利益。独特的利益,是给我们客户最大的,我们说他给我们的设计费,我们给他最大的回报,这是独特的利益,而不是一个广泛的,抄袭的,或者拿来的利益。然后慢慢排序排到最后,才是一个大家看到很漂亮的表象。

功能设计,空间的居住款设计,就是怎么在这个房子里生存、生活,怎么坐,怎么站,怎么行动,怎么睡,怎么吃等等的。这些并不是我们原来意义上的安放,不是可以,不是这可以坐,那可以站。而是在哪儿怎么坐,在哪儿怎么站,在哪儿怎么行动,这是规划。

我们也叫它叫刚性需求。我们还有一个叫情趣需求,就是做我们要做得很舒适,要做得很得体,要做得很自我,随心所欲。而不是我给你安置了一个椅子,你说你就在这吃饭吧,你可以在这吃饭,不是这样的,所以这个逻辑还是要很深的。

【主持人】孟先生给我们带来了特别多的实用的建议。那么到今天最后一个问题了,请问您是如何看待目前这个设计潮流的变化的?能否为我们简单预测一下未来设计的趋势?

【孟也】从我个人来讲的话,未来的设计趋势是回归个性化。它和私人订制,是一个共同的声音。但是不是有钱人就可以私人订制,而我们的广大有需求的业主,就没有私人订制,因为我没有钱,因为我没有那么多钱,我只是普通装修而已,那么就没有了吗?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它深刻的存在在我们的基因里面。

这是我们的基因,那是人类不可取代的基因。广泛的市场化的东西,只是解决方案。我们在无奈的时候,在我们不需要的时候,它可能被埋起来了,说我有个房子住就可以了。

一旦我们把一些条件展开,或者把我们的诉求和愿景展开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钱,没有像别人那么多足够的有钱,但是这个房子对我又无比的重要,我一辈子就想把这个房子做到最好。不论我未来换不换大房子,我的未来是什么样,但这个是对我最重要的,而不是我们某一些层面中,宣传的、宣灌的这种普遍式的思想。

比如说精装修,当然这个国家政策,它是另一个角度上去诠释了房地产行业,但是在我们的老百姓内心当中,那块基因是人人都有的,就看什么时候开启它,什么时候有多少人去播种它而已。在这个种子背后,其实它有一个诉求。就是我们不能让一个市场现状去压倒,或者埋没了这种东西的存在。那么就会出现设计个性化供给断档,这种东西断档对于我们未来最可怕的。

我们的坚持并不代表别人是错的,而是证明我们的坚持会让这个设计行业有人在断档期去做这个事。等到这个种子需要爆发,需要点燃的时候,要有这种声音去迎合。并且让我们的客户知道,哦,是应该这样的,是有这样的,而不是我们看到的这种毫无个性的东西。只是宽泛、广泛的和小众的区别。

所以说未来的潮流,也有迎合它的一个最重要的关键点,我也经常在最近一两年跟我们所有的设计师朋友,包括我们自己内部分享的时候,也沟通这个话题,就是财富的转移。就是80后的掌管财富,和90后的踏入我们的从业门槛,就是90后可以从业了。

80后已经有了孩子,他们已经不是从业,而是已经开始承担责任了。他们更成熟了,他们也可以更自如的调动自己的资产了。那么他们也可以追求,他们摆脱开父母的安排。父母已经老去,退到包括审美舞台的背后了,一切舞台,包括审美诉求舞台的背后了。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现在市场上流行的设计趋势表象,是设计师喜欢做,或者设计师说这个趋势最好的吗?它不是,而是市场需求确定了它的诉求。

因为我们十年前,做安藤忠雄的清水的混凝土墙和玻璃木墙,和各种取自原始材质的这种个性化吧,相对来说那时候就叫非常个性化了。那么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审美诉求的普通符号了,这是变化。那么这种变化,也是十年前的审美诉求,就是假如说古典主义,或者对称,或者是更儒雅、中庸一些,或者更奢华一些的,其实都是我们的父辈,或者是80后的父辈,因为我是70后嘛,就是我们这两个年代的父辈,甚至叔辈,或者是这些有相对跨度的吧,这些人来制定的游戏规则。

他们的需求制定了我们市场供给,而下一个市场供给需求。

【主持人】就是现在制定游戏规则的人慢慢转移到80后、90后,甚至以后00后,之后的市场需求,都是由他们决定的?

【孟也】对对,年轻化、国际化和个性化,这就是这个未来的流行趋势的变化。

【主持人】好,也非常感谢今天孟也设计师为我们分享的这些,以及给我们网友带来的非常实用、实在的建议,也让我们领略到孟先生这一帮新锐设计师的风采。最后非常感谢大家收看这一期的《精英访谈》,谢谢大家!谢谢孟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