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眉的孙子 孙中山为何不配称国父 孙眉

2018-05-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孙眉字德彰,号寿屏,孙中山兄长,广东中山翠亨村人.著名近代实业家.是孙达成的长子.据传,孙眉体格健壮,力大无比,两牛相斗,他能把牛分开,一个

孙眉字德彰,号寿屏,孙中山兄长,广东中山翠亨村人。著名近代实业家。是孙达成的长子。据传,孙眉体格健壮,力大无比,两牛相斗,他能把牛分开,一个人能打十几个土人,因此人称“生张飞”。

公元1869年孙眉十六岁那年,由于家贫,他就到离翠亨不远的南朗的地主程名桂家做长工。孙眉做长工两年后的一天,原在崖口村居住的母舅杨文纳从檀香山经商回国。孙达成觉得家里穷,再加上儿子孙眉不思长进,就找杨文纳商量,请杨带儿子到檀香山去谋生。公元1871年,十八岁的孙眉辞别父母,跟母舅杨文纳前往檀香山。

他初到檀香山,和同乡郑强一起在当地华侨的菜园里工作。他起早摸黑,埋头苦干。后来,他在母舅杨文纳的帮助下,用积蓄下来的钱与人合伙依法向当地政府领地开垦,自己种植水稻。孙眉经过多年的艰辛创业,经营的农牧业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至公元1875年前后,他已领有土地约六千英亩,雇工一百多人。

他为人豪爽,疏财仗义,处事果断,而且识大体、顾大局,深受当地社会人士的尊敬,无形中成为一方领袖,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大家都尊称他为“茂宜王”。

这时,孙眉的父母一再来信催促他回乡娶妻结婚。于是在公元1877年夏天,孙眉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在乡期间,孙眉一方面奉父母之命,和邻近的崖口乡姓谭的女子结婚,另一方面在家乡招募一些人到檀香山做工。

此时的孙眉,不但腰缠万贯,而且阅历丰富,深受西方文明的熏陶,较之往日判若两人。他还在翠亨村附近创设了移民事务所,与人合股接管航海巨船一艘,作为移民之用,一时应招者达数百人,一起乘船前往檀香山做工。

当时还在村塾读书的孙中山,虽年仅十二岁,但当他听到大哥介绍檀香山的情况后,十分羡慕,出国的愿望较之以前读了大哥来信时更加强烈了。

孙眉在故乡住了三个多月,对久别的胞弟孙中山有了新的了解。公元1878年4月孙眉安排友人郑强回国,准备迎接他的双亲携弟孙中山前往檀香山生活,但父亲孙达成无意远行,倒是母亲杨太夫人很想去檀香山看看儿子孙眉及他的成功事业。

一心想出洋的孙中山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但父亲开始并不赞成。孙达成反对幼子孙中山出洋是有道理的,一是他的两位胞弟学成、观成都在年轻时因外出谋生而客死异乡,他自然担心幼子也会重蹈覆辙;二是他有三个儿子,次子德祐六岁夭折,长子孙眉自幼荒废学业,因而他自然把希望寄托在聪明、活泼的幼子孙中山身上了。

后来孙达成看到孙中山执意要去,又有母亲带他一同前往,途中可以妥善照顾,加上其兄有意叫胞弟前往,所以还是同意了。孙中山一行先到香港,于公元1878年5月2日乘招商局轮船“广大”号,经过二十五天航程才到檀香山。

孙眉叫胞弟到檀香山来,初衷是希望孙中山将来能继承自己的事业,在商界飞黄腾达。所以,他在孙中山来后不久,就安排胞弟到自己在茄荷勒埠商店学做生意,学记账、珠算,还学习当地人的方言。但不久,孙眉发现孙中山对于做生意毫无兴趣,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有志于读书。对此,孙眉不仅没责怪胞弟,而且改变原来的主意,欣然送孙中山入学。公元1879年9月下旬,孙中山进入檀香山正埠一所有名的男子寄宿中学意奥兰尼校读书。

据说,孙中山初入校时,孙眉的经济并不十分宽裕,为了弥补生活费用的不足,孙中山有一段时间只得半工半读,课余充任校中杂役。随着孙眉事业的不断成功,孙中山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就得到大哥的源源供给了。孙中山一生为中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他那“改良祖国,拯救同群”之愿是在这时萌发的。

在那些年中,孙眉对胞弟予以无微不至的关心。每逢佳节,他常邀孙中山及学友到怒安怒街自己的店中欢聚。孙中山没有辜负大哥对自己的一片厚望, 1

公元1882年7月27日毕业于意奥兰尼学校,获得优异成绩,由夏威夷王颁予奖品。最高兴的还是孙眉,他不仅决定将自己的部分财产划归胞弟名下,还特地设宴招待牧师和侨胞。 公元1883年7月孙中山离开檀香山归国。

公元1885年5月26日,孙中山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同县商人卢耀显的女儿卢慕贞结婚。次年夏天,在结束中学课程后,进入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医校读书。1887年他又转学香港西医书院。1887年冬,父亲孙达成病重,孙中山从香港返乡,服侍病榻上的父亲,端茶递药,倍加照料。不久,大哥孙眉也从檀香山风尘仆仆地赶回故乡,兄弟俩一起为父亲奉侍汤药。

公元1888年3月23日(一说24日)孙达成病逝。孙眉在服侍父亲的那段日子里,看到孙中山学业进步,非常高兴。孙眉向胞弟许诺:“只要专心求学,你今后所需的学习费用,统统由我负责包下。”从此孙眉源源不断寄钱回国,支持孙中山读书。1892年7月孙中山以全校最优异的成绩,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孙中山在西医书院期间,不但掌握了丰富的医学知识,而且逐步认清了(清)王朝的腐朽没落,这是他革命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

当孙中山第一次远离故乡来到夏威夷时,孙眉扮演了长兄为父的角色,为胞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当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后,他又是尽全力给予胞弟经济上最大支持的人。有人把孙眉誉为孙中山进行反清革命的“财政部长”。

公元1894年6月孙中山在天津欲上书李鸿章,虽未蒙李鸿章接见,但却获得出国护照。这年10月孙中山在郑观应的帮助下,从上海启程,经日本赴檀香山。他这次赴檀香山的目的是为了“拟向旧日亲友集资回国,实行反清复汉之义举”。

孙中山到檀香山时,孙眉正患毒疮,痛苦异常。孙中山立即为他医治。由于孙中山医术高明,孙眉手术后解除了病痛,甚感满意。当他听了胞弟来檀香山的意图,立即表示鼎力帮助,并赞成他的反清革命行动。在孙中山筹组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的活动中,孙眉毅然划拨一部分财产来支援,同时还分别致函檀香山的亲友,介绍他们与孙中山相识,鼓动他们加入兴中会,并协助筹集经费。

公元1895年1月下旬,孙中山由檀香山到香港,准备策划反清武装起义,2月21日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机关,并修订了《兴中会章程》。公元1895年10月26日第一次武装起义即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亡命日本,在横滨剪掉发辫,改着西装,以示革命决心,并组织横滨兴中会。

接着,孙中山到檀香山,向大哥孙眉报告广州起义失败经过。孙眉紧握着胞弟的手说:“不要紧,认准了就应干到底,义无反顾。”孙眉丝毫没有加以责备,更没有提及自己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这时,孙中山同乡、兴中会会员陆灿护送杨太夫人、卢慕贞及孙科等到檀香山,与孙眉共同生活,这样就解除了孙中山的后顾之忧,使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反清革命之中。

公元1899年夏秋之交,经过多次协商,以孙中山和梁启超为代表的两派在日本横滨形成一个合并的初步方案,由孙中山任会长,梁启超任副会长。然而,康有为获悉学生梁启超与孙中山合作之事,怒不可遏,立即派人携款赴日本,勒令梁启超立即赴檀香山,开办保皇会。

梁启超深感师命不可违。临行前,他特约孙中山密谈,假惺惺地一再表示“合作到底,至死不渝。”孙中山没有识破梁启超的用心,当即向大哥孙眉及其他朋友写介绍信。公元1899年11月梁启超手持孙中山的信到达檀香山。

当梁启超看到孙眉经营的牧场规模宏大,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他抚着孙眉的肩背,恭维地说:“人称君为茂宜王,今乃知为名不虚传。”为人正直憨厚的孙眉听了梁启超的这番话十分高兴。

梁启超见时机已到,便乘机向他游说组织保皇会的宗旨:“名为保皇,实则革命,这与令弟的宗旨实属殊途同归的。”孙眉听了以为梁启超成立保皇会已得到孙中山同意,于是慨允竭力帮助梁启超玉成其事。梁启超深知人心可用,便加入致公堂,在华侨中打着“名为保皇,实则革命”的幌子,以“拥护清帝变法维新,足以保护海外侨民权利”蛊惑人心。孙眉和兴中会会员以及广大华侨信以为真,纷纷加入保 2

皇会。这样,在极短的时间内,檀香山的兴中会会员大多变成了保皇会会员,原来革命派的阵地一夜之间变成了保皇派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