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劳恩的资料 卜劳恩:永远的《父与子》

2017-07-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自古以来,作家们对父爱的歌颂从没间断过.时下,随着大型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热播,关于父子亲情的讨论不断升温,父子交情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20世纪3

自古以来,作家们对父爱的歌颂从没间断过。时下,随着大型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热播,关于父子亲情的讨论不断升温,父子交情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20世纪30年代,国外有一位艺术家另辟蹊径,用连环漫画的形式,全面、细致、深刻地诠释父子亲情,一时风靡全球。

他就是继海恩里希·霍夫曼和威廉·布施之后的又一德国艺术巨匠——埃里希·奥塞尔,笔名埃·奥·卜劳恩。他为什么会有如此想法?他的作品究竟有什么魅力?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值此幽默巨匠111周年诞辰之际,与作者一起走进他精彩的人生去寻找答案吧。

幼年爱上绘画

1903年3月18日,随着一声啼哭,翁特盖滕格林村村东头磨坊主保罗·奥塞尔家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保罗非常兴奋,给儿子取名埃里希·奥塞尔。小埃里希聪明伶俐,对绘画特别感兴趣。他不喜欢和小朋友们玩游戏,反而喜欢独自跑到溪边,用笔描绘溪里的鱼儿、漂亮的小花、花丛中的蝴蝶等。

父亲保罗服过兵役,在边境海关工作过,为人温和、大度、冷静、淡泊名利且非常开明。他见儿子有此爱好,特别高兴,便带着小埃里希走出村庄,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沿途,父亲在前面絮絮叨叨地讲故事,儿子则跟在身后细细聆听,不时问东问西。走累了,小埃里希便取出小画板,在父亲的指导下画风景,也画劳动人民的艰辛。爱的种子在小埃里希心里发芽。

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1907年。由于保罗工作调动,全家人随之迁到福格兰特山区的首府卜劳恩市。小埃里希生活中新的一页在这里翻开。他凭着优异的成绩上完公立学校后,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没能继续上文科中学,于是便当了一个钳工。

三年学徒后,他踏上求学莱比锡绘画学院的艰辛之路。从19岁起,埃里希的绘画作品频频出现在各类报刊上,稿费成了他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绘画之余,他结识了许多一流的艺术家、评论家和出版家,这对他的事业帮助很大。

事业有成,爱情也圆满。1930年10月18日,埃里希和漂亮的同学玛丽加尔德·班策尔在柏林举行了婚礼;次年,他的爱子克里斯蒂安顺利出生。27岁的埃里希完成了从子到父的角色转变。初为人父的他越加理解当年父亲对自己深沉的爱,并把这种爱转化为行动,施给幼小的儿子,这成为他之后创作灵感的主要来源之一。

《父与子》被视为德国幽默的象征

1933年,德国纳粹政府掌权。德国的宣传部长约瑟·戈培尔对艺术界的控制非常严厉。当他得知埃里希曾经创作过一幅意为“绝望”的政治漫画讽刺元首希特勒时,便下令全国禁止发表埃里西的作品。

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面。埃里希很快接到通知,要为戈培尔主编的御用刊物《帝国》周刊供稿,通知的言辞中还带着威胁的味道。为了家人的安全,埃里希只得咬牙答应。

希望就在转角。1934年,为提高《柏林画报》的发行量,柏林乌而斯泰恩出版社决定聘请埃里希为报社供漫画稿。著名作家库尔特·库森贝格博士出面与政府交涉后,戈培尔允许埃里希可以在《柏林画报》上用化名发表没有政治倾向的漫画。

埃里希欣喜若狂。经过缜密地思考和全面地规划,12月13日,主题为《父与子》的第一期漫画占据了《柏林画报》的一角,作者名为埃·奥·卜劳恩。由于当时战争频发,各种刊物的政治味很浓,广大柏林市民对这种散发着浓郁亲情的漫画非常喜爱,大有“洛阳纸贵”的势头。

从此,埃里希就用“埃·奥·卜劳恩”为笔名,把对父亲保罗和独生子克里斯蒂安的爱化作一组组漫画,浸润着德国市民的心田。200多期下来,《父与子》很快走向世界,成为德国幽默的象征。由于他的出名,卜劳恩市也渐渐为世人所知。

大师之死

《父与子》的成功并不能改变埃里希的悲惨命运。1944年,德国在苏联战场上节节失利,并开始全线溃退,柏林受到英国空军轰炸,埃里希的住所和画室也被炸毁。埃里希借此为由,采用“消极怠工”的方式,经常不为《帝国》供稿。戈培尔以“反国家言论”为罪名,派人秘密拘捕了埃里希。

埃里希的妻子玛丽加尔德先把病重的儿子送进图宾根诊所,然后四处奔波营救自己的丈夫;但许多人慑于当局的权势,都不敢出面作证。1944年4月5日,埃里希在监狱中接到将在第二天被处以绞刑的通知。他找来纸笔,作了一幅名为《顽固的小鸟》的漫画,然后平静地自杀身亡。

这幅漫画非常有趣:一只小鸟被猫吞进肚子,但歌声却从猫的屁股里飘了出来。从这幅画中,我们不难看出埃里希乐观、坚强的性格。几天后,玛丽加尔德收到当局的书面通知,获准简葬自己的丈夫,但不准在报上登讣告。几星期后,埃里希的骨灰盒被安葬在莱兴巴赫墓地。直到战后,他的骨灰才被移至奥塞尔家族的墓地。一代幽默大师终于魂归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