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季英的子女现状】晚年戴季英的“隐居”生活

2017-09-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戴季英,新中国成立后被委以河南省委常委.开封市委书记的重任,结果他竟丝毫不满意,倚老卖老.自我标榜,认为当时的主要领导各方面远不如他,给党中央和毛主席写信,要求

戴季英,新中国成立后被委以河南省委常委、开封市委书记的重任,结果他竟丝毫不满意,倚老卖老、自我标榜,认为当时的主要领导各方面远不如他,给党中央和毛主席写信,要求做中央委员、省委书记。毛泽东同志看了“要官信”后大为震怒,批示道:“共产党不需要戴季英这样的高级干部。”

今天的大多数人,对戴季英这个名字已经相当陌生了。其实,在我党历史上,戴季英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一个党和军队的高级领导人,曾经领导并参与过黄麻起义、中原突围等重大历史事件。

实话实说,河南省委常委、开封市委书记已经算是封疆大吏了,对戴季英来讲,组织对他已经算是不薄了,但他还是不满足,还是贪心,最后终于因为自己的自以为是、狂傲自大被开除公职、永不启用,《人民日报》也于1952年2月22日全文刊登了《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委员会关于开除戴季英党籍的决定》,如今63年已经过去了,《人民日报》重提戴季英又有何深意呢?

梳理近年来落马的“老虎”“苍蝇”,有相当一部分人没像戴季英一样为党和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却像戴季英一样追求高官显爵,只要没被提拔重用就怨声载道,认为用人不公、明珠暗投,转而走向贪污腐败的路子。

例如原河北大名县县委书记,觉得连续当了三个区县的县委书记都没有被提拔为市级干部,组织亏待了他,就置纪律、规矩、党性于不顾,贪腐一亿多元,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另外,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只要做了领导干部,就应该三年一挪,五年一提,就应该位置越来越好,级别越来越高。

事实上,党内从来没有这样的传统和规规,相反职位高高低低或者越来越低的倒是不少。例如黄克诚大将,一生九下九上,甚至在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中途让他退出,剥夺了他参加中央全会的资格,这事搁在现在一些干部身上估计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还有王稼祥同志,1936年就已经是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了,1945年却成了中央候补委员,党性修养不强的领导遇到如此落差,说不定也会认为组织不公。1955年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时,红军的时候就是师长白志文将军被评定为少将,有人就建议他去争一下。

白志文说:“有什么好争的?多少人连命都没了,我们命大活下来了,评一个少将就应该知足了。”常言道:“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对于领导干部来讲,还是在组织赋予的岗位上多做些实事,干些实绩,只有这样才会赢得群众点赞、组织信任,如果一味不知足、不满足,这山望着那山高,就等着做第二个戴季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