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义昆曲 访北方昆曲剧院青年演员王振义 记者郑荣健 20070608

2017-08-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脉传统柔肠数段现代思索--访北方昆曲剧院青年演员王振义 本报记者 郑荣健中国艺术报 CHINA ART NEWS /2007-06/08

一脉传统柔肠数段现代思索——访北方昆曲剧院青年演员王振义 本报记者 郑荣健中国艺术报 CHINA ART NEWS /2007-06/08 在今年中国文联主办的“百花芬芳”京昆演出季上,由北方昆曲剧院演出的《西厢记》、《玉簪记》等剧目以其优雅细腻的表演、韵味醇厚的唱腔,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

自昆曲专场开演以来,有一个人的身影就频频出现在不同的剧目演出中,并以儒雅秀逸的扮相、清亮圆润的唱腔、扎实严整的工架,成功地塑造了张君瑞、潘必正等舞台人物形象。

他就是来自北方昆曲剧院的优秀青年小生演员王振义。 1994年,在首届全国昆曲青年演员交流评奖调演上,王振义以一出《连环记·梳妆掷戟》(饰吕布)荣获“最佳兰花优秀表演奖”;1998年,他又以一出《长生殿·迎像哭像》(饰唐明皇)荣获北京市青年演员评奖调演优秀表演奖,并于同年获得第16届戏剧梅花奖。

王振义说,每次争评奖项对我的成长影响都很大,让我彻底沉静下来,因此有了更多的感触和体悟,并渐渐跟昆曲产生了感情。

可是最初的坐科训练很苦。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刚考上北昆学员班的王振义每天早上6点就得起来练功,先是练翻跟斗,早饭后压腿,然后是戏课,学唱剧目,下午就是声训课和文化课,要一直上到晚上9点。

而喊嗓子可以自己练。说起当年爬过冬天的白菜垛子翻墙到陶然亭喊嗓子的情形,王振义不禁透出一股顽童般的狡黠,更多的酸甜苦辣则被淡然地泯于一笑之中。 回首往事,许多戏曲界的老师总让王振义念念不忘,充满了感激之情。

在采访过程中,从启蒙老师到问艺老师,王振义都动情地跟记者提起,如朱世藕、满乐民、马玉森、蔡正仁、岳美缇、汪世瑜、周志刚、石小梅等昆曲名宿,而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蔡瑶铣的倾心教诲,更让王振义感激不已。

他说,戏曲界的老师往往是自己从小就跟着、会看自己一辈子的。在各个方面都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选择昆曲艺术注定要留守一份寂寞的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受改革开放的冲击,许多学员班毕业的同学都走了,王振义也犹豫了。

但蔡瑶铣老师找到了他,跟他说,你条件好,有希望成才,希望能留下来好好学,我可以教你。因为没有专门的课程安排,蔡瑶铣老师就让他到家里去学。王振义说:“我的第一部大戏,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跟蔡老师学的《琵琶记》,后来也跟着她演了这部戏。

其实这部戏不算很大,但人物很难把握。后来那么多年,蔡老师一直带着我,给了我许多帮助和鼓励。” 昆曲起源于南方,流传到北方,作为北方的昆曲演员,王振义也有许多困惑。

他说,昆曲有南曲、北曲之分,它生长的地域氛围也随着时代不断发生变化,一些老艺术家还能记住许多老昆曲的东西,但到了我们这一代人,学的东西就很杂,不够系统,还要靠自己去慢慢打磨。

昆曲讲究吐字、行腔、运气,虽说有很多南方的老师教,但南方老师的吐字我们很难咬准。普通的发音还好,关键是有些生僻字,没有语言的氛围要咬准真的很难。他特别提到昆曲《牡丹亭》中的一句戏词“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他说:“当时蔡老师说了,你到南方才能体会到,人立小庭深院,苏州小巷深处的庭院,是什么样的感觉。

后来我去看了,很秀气,那种感觉真的跟北方的院子不一样。现在我可以出去体验,但自己生活的氛围是没法变的,通过表演体现出来的气质,还是不一样的。

” 作为演员,是恪守昆曲原汁原味的传统呢,还是让它去适应现代社会的状况?王振义觉得,这是戏曲艺术在流传过程中会遇到的较为普遍的问题,苛求昆曲的原汁原味是不现实的,过去一些老艺术家都对昆曲作了一定程度的改造,这种探索反而有利于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摸索出有效保护传统艺术的路子。

所谓的传统,不能一成不变,而应该是被普遍认同、适应社会要求的。昆曲发展到现在,有了更多的手段去包装修饰,包括声光电,要使昆曲这门传统艺术适应时代的发展,使它发扬光大,不必担心对它的包装,关键是要保留它的框架核心,不要伤了它的筋骨和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