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继愈大师 《一代大师任继愈》:第五节 联大的老师们

2018-02-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梁漱溟在重庆北碚金刚碑创办勉仁中学后,熊十力被邀到勉仁中学去住.梁漱溟的几个学生,黄艮庸.云颂天.李渊庭等也成了熊十力的学生,这时熊十力还是修订他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熊十力在北碚给勉仁中学讲哲学的时候,结识了郭沫若.郭沫若听说熊十力爱吃鸡,就在滑竿上捆了两只鸡去看熊十力,以后两人通过信函讨论先秦诸子及中国传统文化问题.这期间,郭沫若还向熊十力介绍了周恩来.熊十力与郭沫若结下的友谊,到全国解放后,一直维持着.熊十力的老朋友邓高镜,抗日战争期间,没有到大后方去,北平收复后,熊十力回到北京大学,

梁漱溟在重庆北碚金刚碑创办勉仁中学后,熊十力被邀到勉仁中学去住。梁漱溟的几个学生,黄艮庸、云颂天、李渊庭等也成了熊十力的学生,这时熊十力还是修订他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熊十力在北碚给勉仁中学讲哲学的时候,结识了郭沫若。

郭沫若听说熊十力爱吃鸡,就在滑竿上捆了两只鸡去看熊十力,以后两人通过信函讨论先秦诸子及中国传统文化问题。这期间,郭沫若还向熊十力介绍了周恩来。熊十力与郭沫若结下的友谊,到全国解放后,一直维持着。

熊十力的老朋友邓高镜,抗日战争期间,没有到大后方去,北平收复后,熊十力回到北京大学,又见到了他。见他生活潦倒,熊十力自己还约集林宰平、汤用彤诸人按月给他生活费,由任继愈每月发工资后汇寄给邓高镜。这种资助一直到邓逝世。

抗战时期南京的支那内学院迁到四川的江津,称支那内学院蜀院。欧阳竟无先生是内学院的创立者,有一大批弟子。熊十力、吕澂、汤用彤都从欧阳竟无问学。吕澂是欧阳先生事业的继承人。梁启超当年在南京也从欧阳先生学佛学。

熊十力的哲学体系已突破佛教思想体系,由佛入儒,欧阳先生认为他背离佛教,背离师说,命人写《破新唯识论》以驳斥熊十力的学说。熊十力又著《破破新唯识论》。从此师生不相来往。任继愈和熊十力相处三十年间,熊十力谈起欧阳竟无,总是带有十分敬意,认为他是一代伟人,有造诣的学者,没有不满的言词,只是在学术观点上不一致。

欧阳竟无在江津病危,熊十力听说后,还是到江津内学院探视,希望与老师最后见一面。当时内学院的同仁,认为欧阳先生垂危,怕见了熊十力情绪激动,受刺激,反而不好,没有让熊十力与欧阳竟无见面。熊十力出于师生情谊,前往作最后的诀别。事后人们谈论起这件事,都认为熊十力重情重义,并无不当。

马一浮与熊十力多年来是学术上的知己,互相了解,也互相欣赏。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出版时,马一浮为此书作序。文中有“生肇敛手而咨嗟,奘基矫舌而不下”的话,认为此书的见解超过道生、僧肇、玄奘、窥基。此先,马一浮与熊十力抗战期间在复性书院有一段时间有点因不愉快而分手,抗战胜利后,两人友好如初。

任继愈和熊十力通信,有些见解,熊十力认为有道理的,也把信转给马一浮看;马一浮的信,有时熊十力也转给任继愈。熊十力的生日,马一浮有诗相赠,有云“生辰常占一春先”,因为熊十力的生日在农历正月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