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茄科幻作家 中国科幻作家简评之三:韩松

2017-07-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初<地铁>和<三体3>同时出版,<地铁>和<三体3>的影响力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在大家热烈讨论<三体3>的时候,几乎没人在关注<地铁>.韩松算是中国科幻作家

当初《地铁》和《三体3》同时出版,《地铁》和《三体3》的影响力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在大家热烈讨论《三体3》的时候,几乎没人在关注《地铁》。

韩松算是中国科幻作家中风格极其独特的,很少有人会拿「文笔不好」对韩松说三道四,但同样的,韩松也算是较为小众的。阿来对韩松的评价是「诡异而华丽」。其实「诡异」二字就够了。

从读者角度而言,我很喜欢韩松的短篇小说,初读他的短篇,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因为他的小说比起别的科幻小说而言,多了点社会寓言的味道。但说实话我不太爱看他的单行本小说。 他的短篇不难看懂,隐喻的东西虽然不能一目了然,但还不至于晦涩。

但将这些短篇集合到短篇中、组织成一个大的故事结构,变成长篇故事,读者再去阅读就有些费劲了。因为这其中的很多暗线需要读者自己去建构、去联想——这恰恰是后现代小说的一个特点——把决定权交给读者。

而且韩松对心理现实和社会现实同样重视,这又是后现代小说的一个特点。但我国的科幻读者对这种类型的文学恐怕还不太熟悉,像是《红色海洋》《地铁》就都属于此类,其中的每一章节皆可独立阅读,但每一章节又互相有关联,像是《红色海洋》整部小说甚至是完全打乱了时间甚至空间结构,扭曲了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从未来写到现在再写到古代。

因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到「搞不懂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搞不懂事实真相到底是什么」这样的挫折,这和国内的科幻迷阅读体验是不太相符的,读起来「不轻松」,读者内心当然会有抵触。

而韩松文章的风格又以压抑、诡异著称,看久了也就不免压抑、悲观,这依然不符合国内科幻迷的阅读体验。

在「接受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期待视野」,讲的是我们在阅读小说之前,会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观对小说有一个大致的期待。而科幻迷在阅读科幻小说前,自然也会对科幻小说有一个大致的期待,国内的科幻迷,我想,看科幻文学大部分还是为了和「科」和「幻」,而不是为了「文」,韩松小说文学性很强,但是这和读者们的阅读期待不相符,所以自然很多「正统科幻迷」不喜欢。

我不太喜欢看他的单行本小说也是如此,门槛太高,太压抑。 整个阅读过程不愉快。但看完后能够反思能够回味的东西非常多,不过实在不想读第二遍了。

从中国/世界科幻发展的角度而言,其实我们做一个类比的话,韩松的风格更像是科幻新浪潮的作家,如《神经浪游者》的作者威廉·吉布森。而刘慈欣更像是黄金时代的作家,如阿西莫夫、克拉克。黄金时代一般指的是20世纪40—50年代,而新浪潮则是诞生在70年代之后。

黄金时代的作家基本上就是所谓「正经」写科幻的,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经典作品大多出自这个时代,比如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机器人」系列,克拉克的「拉玛」系列。

当然,新浪潮也诞生了一些经典,如《神经浪游者》(后来的《黑客帝国》《攻壳机动队》多多少少有受到其影响)。为什么说这些?因为我觉得从目前科幻的发展来看,传统的科幻小说中已有阿西莫夫、克拉克这样的大家在前,而国内也诞生了《三体》这样的大作,中国科幻作家估计是很难再向前超越,比如王晋康老师的《与吾同在》就被宣传的很少。

所以我觉得科幻朝另一种方向发展或许更有活力些,而韩松代表着中国科幻的另一种发展方向, 如果把大刘、老王比作「现实主义」,那么韩松就更像是「抽象派 」像是夏茄、飞氘也都是这种风格的(特别赞一下飞氘的《去死的漫漫旅途》)。

当然,这个任务也是任重而道远,读者审美观念的转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中国科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在作家,也在读者。

预告下一篇:《中国科幻作家简评之四: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