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社长朱夏炎谈报业发展

2017-05-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08年4月27日,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和中国编辑杂志社共同创办的首届中国编辑高层论坛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论坛

2008年4月27日,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和中国编辑杂志社共同创办的首届中国编辑高层论坛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论坛是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致开幕词并主持论坛,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刘志鹏、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总裁分别致辞。来自新闻出版总署、中宣 部、其他中央部委、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的有关领导,中央和地方各出版集团、报业集团、出版社的负责人和编辑等近400人参加了论坛。

2008年4月27日,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和中国编辑杂志社共同创办的首届中国编辑高层论坛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论坛是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致开幕词并主持论坛,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刘志鹏、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总裁分别致辞。来自新闻出版总署、中宣 部、其他中央部委、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的有关领导,中央和地方各出版集团、报业集团、出版社的负责人和编辑等近400人参加了论坛。

2008年4月27日,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和中国编辑杂志社共同创办的首届中国编辑高层论坛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本届论坛是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致开幕词并主持论坛,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刘志鹏、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总裁分别致辞。来自新闻出版总署、中宣 部、其他中央部委、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的有关领导,中央和地方各出版集团、报业集团、出版社的负责人和编辑等近400人参加了论坛。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

主持人桂晓风:下面请的董事长朱夏炎先生演讲,朱夏炎先生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八次,省部级新闻奖一百多次。他有许多的专著。另外他所主持实施的河南日报的改革版取得了双丰收,他创办的大河网,河南手机报等多媒体走在了全国前列。他组织制定的报业集团向传媒集团,文化集团跨越的奋斗目标。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整体是走在党报的前列,受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好评。

我们邀请他作为演讲嘉宾,第一他的演讲重点独特。第二我们这次交易博览会所在地的河南省新闻出版社的代表。第三他的职称是新闻高级编辑,而不是我们出版业比较熟悉的图书编辑,正好非常形象体现我们“大媒体、大编辑”这样的思路。下面请朱夏炎董事长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从编辑思维谈报业发展》。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社长朱夏炎:谢谢桂晓风署长。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感谢中国编辑高层论坛为我提供向大家汇报交流的机会。也真诚的邀请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在活动之余能够光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指导工作。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报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也是应有之义。报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标志是什么,我认为就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俱佳。报纸首先是党的舆论宣传的阵地而存在,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精神食粮,是时代的风向标。所以,追求追加的社会效益是我们的第一要务。这就要求报纸的编辑思维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始终成为时代高度。

主持人桂晓风:这是很重要的报纸的编辑思维。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社长朱夏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市场何谈阵地?我们经常说我们要有舆论阵地。我说你市场都没有,哪来的舆论阵地?所以我们报纸既是工具也是商品。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也是我们报纸发展的一个根本的要求之一。

没有经济效益做保证,报纸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经营理念要不断的更新,产业结构要更加的优化。所以,我认为,编辑思维创新是办好报纸的根本保证。产业结构创新是做强报业的必然选择。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不能有分离。下面我结合我们报业集团的实际,谈谈我们编辑思维和报业经营的一些创新经营和探索实践。

主持人桂晓风:我们这个论坛分两部分,在这里直接听是有幸的论坛。另外,通过我们论坛放逐到全国的编辑界。所以今天大家所讲的宝贵思想财富,我们都不会让它浪费,要最大价值的利用。抱歉时间晚了一点,不然更多的我们直接听。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社长朱夏炎:谢谢桂晓风署长。

一、编辑思维创新是办好报纸的根本保证。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是2007年7月经过新闻出版署批准的第一批报业集团,现有9报两刊一网站。16个全子公司,其中核心的是《河南日报》创刊于1949年,和全国的党报大概都是那个时候创办的。《河南日报》创办以来一直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之下办的。

省级以上的省级党报,在座的同志都知道大部分是在改革开放之前,是沿用了苏联《真理报》的模式。现在我们对这种模式总结有几条,有它的脱离群众的方面,当然重要的部分我不说。一个是不从实际出发,从回头文件负责,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否认报纸的商品属性,违背市场规律,空话、大话让读者反感。版式比较陈旧。

到了本世纪,在《都市报》和新媒体的强势挤压下,在市场这个层面上开始走下滑路。所以我们认为如果这样长期下去没有读者何谈党向?就是你的读者越来越少了,你一天到晚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我不知道你去导向谁?刚才说没有市场哪来的阵地?所以我们感觉到导向一定要有广大的读者,就是要让读者读你的东西。

那么阵地必须也是如此。所以我们提出了党报必须改革,不改革影响力就会下降。我们还提出党报不赚钱说话没权威。只要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俱佳,才会在领导中有份量,在读者中有地位,才会不辱党校的神圣使命。

要创新突破首先要转变编辑思想观念,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做到两个面向:就是面向读者和面向市场。这两句话现在听起来很一般,但是作为一个党报,当时在改革的时候提这个是要有一定的胆量的。

我们从2003年底到2004年初提出了这种思路,确立了高端、权威、民生、有用的党报定位。制订了抓好两头,堵住中间的操作思路。提出了,最后的标准是什么?领导满意,群众喜爱,市场接受,同行进步。最后是两个效应俱佳。

所以从这个方面我们开始从编辑思路上开始,第一个是抓好两头堵住中间。抓内容就是要抓稿件的质量,抓好两头堵住中间,两头一个是要抓住宣传好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大政方针,紧跟主要领导的战略思路,我觉得这是党报很重要的思想。

第二头就是在导向正确前提下实现“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两头抓好是党报的根本。要堵住中间,中间是什么?可能在座的都是出版社的编辑,对报纸,特别是党报大家不熟悉。但是我们党报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中间的稿子太多,就是下那种一般的工作性稿子,那种稿子很多都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两个人看。

所以我们把这种注水的稿子定位为“中间的稿子”而这种稿子在党报,特别是省级以上的报纸大量充斥版面。

所以我们对编辑怎么抓,怎么堵,我们对编辑记者提出了“有用有用再有用”,有用才有影响力的要求。所以我们给编辑提出来说,一定要选择编辑那些有用的稿子及如果没有用的稿子就去掉,那就是中间的稿子。一定要编发那些给读者能够带来工作上的帮助,生活上的提醒,感情上的沟通,精神上的陶冶。除此之外都是没用的稿子,当然一些重要的信息那是很重要的稿子。

同时,采取每月总编辑进行评选,每天值班总编辑对稿子进行评判。当时***是我们的***,我们给***汇报之后,他说好,每天评16个稿子当中哪一篇是不宜刊登的稿子,我们把作者、编辑、值班编辑的名字都直接的张贴出来。******说这样好,这样文人爱面子,这样我们每天坚持,坚持把中间的稿子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