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舞台之戏曲脸谱

2017-06-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脸谱. 脸谱是图案化的性格化妆.于是舞台设计是中国传统美学神似高于形似,在化妆上的一种反映,它是以夸张的色彩和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国画大师张才干曾称赞戏曲脸谱说:"试想用几条极简单的笔画,几样单调的颜色,就把剧中人的个性.年龄.身份,甚至是忠是奸完全活现出来,这是何等高妙的绘画."他认为京剧脸谱实为图案与抽象艺术的结合,既有抽象之美,还有象征之义.并指出好的脸谱都讲究笔峰."最好的脸谱和绘画一样,要大要亮,才有气派,有神."这是从绘画美的角度来评价戏曲脸谱

一、脸谱。 脸谱是图案化的性格化妆。于是舞台设计是中国传统美学神似高于形似,在化妆上的一种反映,它是以夸张的色彩和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国画大师张才干曾称赞戏曲脸谱说:“试想用几条极简单的笔画,几样单调的颜色,就把剧中人的个性、年龄、身份,甚至是忠是奸完全活现出来,这是何等高妙的绘画。

”他认为京剧脸谱实为图案与抽象艺术的结合,既有抽象之美,还有象征之义。并指出好的脸谱都讲究笔峰。“最好的脸谱和绘画一样,要大要亮,才有气派,有神。”这是从绘画美的角度来评价戏曲脸谱的。

二、脸谱的种类和谱式。 脸谱分丑角脸谱和净角脸谱两大类,就戏曲历史看,先有丑角脸谱。 丑角脸谱特点,着色部位都集中在“三块窝”,即鼻梁,眼窝处。文丑有豆腐块和腰子形两种,如《审头刺汤》的汤勤(豆腐块),《群英会》中的蒋千(腰子形),它是用白色画形状,用黑色勾画五官。

武丑多勾“枣核脸”,如时迁、杨香武、陶洪等。 净角脸谱构图基本分为整脸、十字门脸、三块瓦脸和花脸等四种类型。 1、整脸。脸谱色彩、构图比较单纯,脸上只涂一色(红、黑或白),再以黑或白勾画眉、眼、鼻及表情纹。

如关羽的红整脸、包公的黑整脸、曹操的白整脸。 “六分脸”也属整脸,其特点是脑门的半截立柱纹和眼窝以下部位均画成一种颜色,如红、紫等,与白色脑门构成6:4的比例,如黄盖的红六分脸,尉迟敬德的黑六分脸。由宽的白眉分隔成黑色的脑门和两颊,脑门画成垂直细道。 2、十字门脸。是由“两堂脸”和“三块瓦脸”综合变化而来的。其特点是自脑门顶至鼻子尖的黑色立柱纹,同两个黑色眼窝合起来,很像一个十字形,故名。

如项羽、牛皋。在十字脸构图的基础上再加以变化,就产生了花十字门脸,这时“十字形”就不一定是黑色的了。 3、三块瓦脸。特点是用黑色把眉、眼、鼻,三“窝”高度夸张地勾画出来,给人以粗眉大眼、竖眉立目的感觉。把脸膛分成两颊和脑门明显的三大块。花三块瓦脸膛上则带花纹,有的两颊花纹掩盖了脸膛的颜色,因此花三块瓦脸以脸膛脑门的颜色为主。

三块瓦脸,如关胜的红三块瓦脸,马谡的白三块瓦脸;花三块瓦脸,如姚刚、孟良等。 4、花脸,亦称碎花脸,与整脸相反,是脸谱中色彩构图最复杂的,如窦尔敦的兰花脸,马武的以兰色为主,杂以红、黄、灰、白、黑,再配红色髯口,彩色跳跃性极强。

再如周通、杨延嗣的脸谱给人以凶猛、怪异的印象。歪脸也属花脸一种,特点是色彩、构图不对称,强调表现人物面貌的反常丑陋,如李七、葛瑶明,脸邪心不正,象征品质恶劣。 5、神怪脸,如孙悟空、钟馗、金钱豹等。

脸谱的画法类型: 1、勾脸,用毛笔蘸颜色勾描眉目面纹,填充脸膛色彩,成为五光十色的图案。 2、揉脸,用手指将颜色揉满面部,再加重眉目及面部纹理轮廓,是一种象征性的脸谱。 3、抹脸,用毛笔蘸***把脸的全部或一部分抹成白色,表示这类人物不以真面目示人、是一种饰伪性脸谱,又称粉脸。

4、破脸,是指左右图形不对称的脸谱,揉、勾、抹三种脸谱中都有破脸,是一种以贬意为主的脸谱。如小说、评书说郑子明是雌雄眼,相貌丑陋,故京剧中用破脸。

三、脸谱的艺术特色及美学价值。 在戏曲舞台上,为什么曹操要画白脸,关羽要画红脸,包拯要画黑脸?这不单是为了好看,也不光是为了色彩上的强烈对比。因为脸谱是一种图案化的化妆艺术,它在表现肤色、面部器官、肌肉纹理、骨格气色、个性特征方面,虽有一定的生活作依据,但必须经过变形。

变形是背离规则和比例的几何和谐的结果,变形存在于一切艺术当中,艺术变形是形象的异变。脸谱的变形则含有两层意思,即“离形”与“取形”。

1、“离形”就是不拘泥于生活的自然形态,敢于夸张、装饰。“粉墨青红,纵横于面”。(焦循《花部农谭》)脸谱的戏剧性能最早不过是夸张人物的形貌,涂用白、黑、红三色,略用笔墨勾画出眉眼器官即可,后来发展夸张性越来越大。

依关羽为例,史书记载他“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七星痣”。结果夸张为红脸,以表现具有忠勇正义和威严的性格特征。再如包拯,秉性刚直,传说他脸色黝黑,根据他的气质夸张为黑,从而引申到表示铁面无私。

这样在戏曲脸谱中,就常常用“红色”表示忠勇,用“黑色”表示猛直,用“白色”表示奸诈,用“黄色”表示骁勇凶暴,用“蓝色”表示***阴险,用“绿色”表示勇猛暴躁。 2、“取形”就是要讲究章法,把脸部一些重要部位的色彩、线条、巧妙地组织归纳到一定的“形”的图案中来。

通过“取形”达到“离形得似”的目的。如“眉窝”的勾法,有虎尾眉、凤尾眉、螳螂眉、寿字眉等多种。通过这些图案化的“形”,改变眉的自然状态,使之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

如《群英会》中曹操的水白脸,除肤色较为夸张外,眉眼和各种表情纹的夸张幅度不大,但很讲究取形。在印堂(两眉间)上画了一只黑色的斜飞蝙蝠,使印堂有凸起感觉,从而引起观众的注意;再点上朱红色,以作纹理的衬托。

他是个大奸雄,眼勾得并不很尖,一方面显其秀气,另一方面更藏奸不外露。而严嵩、潘仁美等的尖眼就比较明显。 “取形”的更高目的是为了传神、性格化。脸谱的性格化并非把人的性格画在脸上,而是要符合人的基本神气,它是色彩和纹样的综合效果,不是只用一种颜色代表一种性格。

同样以黑色为主的脸谱,由于具体纹样的不同,能表现出不同神情,如项羽的哭脸,张飞的笑脸,包拯的愁脸等。 一个脸谱能达到性格化水平,是有一个漫长过程的。以京剧包拯为例,就梅氏缀玉轩所藏明清两代的包拯脸谱来看,明代勾了两道直挺挺的白眉,强调包拯的坦直;清代的勾法则是一个过渡,到了皮黄、梆子中勾了一对紧锁的白眉,眉头拧成一个大疙瘩,阴阳鱼对称型,突出表现他审理不完民间冤案而发愁的神态,也包含思考、镇静。

脸谱的传神,又同寓意相结合,往往寓褒贬、别善恶于其中,但都没离开取形。这样脸谱的“取形”,既是装饰手法,又是象征手段。如京剧鲁智深的脸谱,是粉脸,一对螳螂眉,两支螳螂相斗,取象征义——好斗,粉脸又象征是个肉和尚。这样处理,既离形,又传神,还有象征义。昆曲《十五贯》中娄阿鼠脸上画一支白鼠,既有助于面部表情,又是对这个人物的某些本质方面的象征。

包拯脑门上的“白月牙”,民间艺人有多种解释:一说他小时放马被马踩伤留下的马蹄印,表现他小时候生活很苦;二是表现他能下地狱断案,有日断阳,月断阴的说法。郝寿臣说,黑天白月亮代表着春天。杨七郎的脸谱,黑脑门草书一个“虎”字,象征白虎星下凡,它成了抬头皱的装饰纹。

张飞的笑脸,则表现他一生也不愁。 象征义有优点也有缺点、局限,如项羽的倒垂脸、乱眉、眼吊拉着、哭鼻子,一幅倒霉像。四面楚歌,英雄一世,自刎乌江,这是失败英雄像,表英雄末路。脸谱用来表人物的大的变化比较难,表项羽当年“枪挑了韩营中数员上将”那盖世气概时,就显得不足了。所以郝寿臣讲,应该再创个霸王耀武扬威神气的脸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