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李银 李银河新作《享受人生:我的生命美学》分享会 深圳西西弗书店举行

2017-10-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央广网深圳7月26日消息(记者于鑫淼) 7月24日,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携新作<享受人生:我的生命美学>在深圳西西弗书店举行了新书分享会.<享受人生>沿袭作者退休

央广网深圳7月26日消息(记者于鑫淼) 7月24日,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携新作《享受人生:我的生命美学》在深圳西西弗书店举行了新书分享会。《享受人生》沿袭作者退休后作品风格,将隐居海滨小城,每日闭门谢客,静心读书思考的心得,一一整理,倡导超然、豁达、淡泊名利、追求快乐的精神。

作品刚一上市,即受到国内外读者好评,登上当当网文化榜新书畅销第一名,同时,在微店、天猫店等新媒体销售平台也备受关注,畅销势头强劲。

李银河教授在分享会现场说:“其实自从退休以后,专业就不怎么搞了,比如说在我这几十年的时间,总是一个课题接一个课题,然后写的书全都是我的领域的专著,我的研究领域就是有三个,一个是婚姻家庭,一个是性别,一个是性,在这三个领域全都有若干的专著吧,这把我的所有的时间都占完了。

然后自从退休以后,我就不再搞研究了,就是写小说写随笔,这本书也就是其中的一本,我会每天都写一点点,每天都写一点点,有感而发吧,我觉得有好多也是自己内心的一些感受或者挣扎,你比如说对于生命意义或者什么的,我都挺焦虑的,就是从小就一直特别的焦虑,所以有的时候就会把内心的一些挣扎会写出来。

小说呢,小说写了,到现在为止有5个中短篇小说集,2个长篇小说,但是只有一个主题就是虐恋,我其他的没有冲动,我也试着写写,看能不能写别的小说,不行。现在已经5个中短篇小说集已经出了三本了,刚刚在香港出版的。”

李银河教授的作品以退休为界,前后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内容和风格。退休前作品以社会学研究为主,主要受存在主义、解构主义等哲学影响。2012年6月以后推出的新作,以散文随笔《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为代表,关注隐居、冥想,不时反观自身,审视人生的生活道路、生活方式、生活目标、生活状等,深受梭罗作品影响。

在关于爱情在人生当中是否是最重要的位置,李银河教授表示:“我觉得是我心目中最值得在人生中追求的一个价值,一般的来说,人们会世俗的目标,会概括为,人生这一辈子到底要什么呢?有的人要钱,要很多很多的钱。有的人要权,要做大官。

有的人要出名,实际上这个也是社会学在衡量人的成功与否的三个最主要的指标,就是说社会实际上是按这三个指标来划分阶层的,你要在这三个指标里你越靠前,那么你社会地位就越高嘛。但是在我心目中,它只是一种世俗的目标,所以并不是我最看中的在生活中看中的,我最看中的有两个,一个是爱,一个是美,我觉得这才是我最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