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为何娶王桂荃 秦舞衣:为他欢喜为他忧——梁启超侧室王桂荃

2018-02-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梁启超心在国家天下,立志于变法图强.他和老师康有为"公车上书"光绪皇帝,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可惜由于慈禧太后的干预,"戊戌变法"不足百日即宣告失败,维

梁启超心在国家天下,立志于变法图强。他和老师康有为“公车上书”光绪皇帝,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可惜由于慈禧太后的干预,“戊戌变法”不足百日即宣告失败,维新派人士遭到通缉,谭嗣同等人被逮捕入狱,康有为和梁启超不得不逃往日本避难。

1899年,王桂荃跟随李蕙仙东渡扶桑,带着全家人寄居异国他乡。梁启超流亡海外十四年,主要靠卖文写稿维持生计,时常入不敷出,梁家生活清苦异常。李蕙仙是娇生惯养的大家千金,又体弱多病,所以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务,全都落在了王桂荃一个人的肩膀上。很难想象,在最困难的日子里,这个柔弱的女子,硬是以极大的毅力支撑起了整个家。

王桂荃从未读过书,大字不识,但到东京不久,她竟然奇迹般地学会了日语,用一口地道的东京话替梁家解决了语言不通的麻烦,着实令人惊叹。

在日本期间,梁启超的二女儿思庄不幸患上了白喉,幸有王桂荃的精心照料,才转危为安,但她自己的亲生女儿却因为她分身乏术、照顾不周而早早地夭折了。她在暗地里流泪,却从未同别人诉过半点苦。

1903年,王桂荃又怀了身孕。次年秋天,她生下了梁启超的第二子思永,于是李蕙仙做主,将她正式许给梁启超为妾。

李蕙仙此番做法,自有她的用意所在。一方面,王桂荃精明能干,持家有道,梁家的确离不开她;另一方面,梁家也需要她来延续香火。

虽然没有花轿和礼乐,但纳妾仪式颇为体面,王桂荃忍不住喜极而泣。她想要的很简单,不需要华丽的装扮。

梁启超有了空闲,也会手把手地教王桂荃认字,读书,给她讲故事。王桂荃深知自己并不能做他文学与精神上的红颜知己,于是她就更加努力地做他生活中的贤妻良母。

梁启超是政学两界的名人,向来主张一夫一妻制,当年曾与谭嗣同一起创办过“一夫一妻世界会”。他不能违背自己的主张,因而不能张扬纳妾之事,所以外界很少有人知道王桂荃的存在。她为他生下七个孩子,他却连一个名分都不能给她,这是他的遗憾,但她却毫不在乎,从未有过怨言。

只要能陪在他身边,没有名分又有什么关系呢?名分不重要,陪伴才重要。

四.  忧愁

1924年,李蕙仙病重,王桂荃怀上幼子思礼,梁启超在给好友蹇季常的信中,才第一次用“小妾”来称呼她:“思永既行,小妾又临月,现在狼狈万分,望思成归如望岁。”

梁启超共有九个孩子,李蕙仙生长女梁思顺、长子梁思成,次女梁思庄。其余六个孩子,思永、思忠、思懿、思达、思宁和思礼,均为王桂荃所出。孩子们称呼李蕙仙为妈,称呼她为娘。对于梁启超和李蕙仙的孩子,她从来都是视如己出,关怀备至。李蕙仙是严母,她是慈母,总是将孩子们护在身后,所以梁家的孩子都对她最为依赖,梁思成后来回忆起她时曾动情地说:“娘是个很不寻常的女人。”

李蕙仙病逝后,梁启超悲痛欲绝,王桂荃陪着他一起哭。

梁启超对李蕙仙情深义重,曾为亡妻写下一篇感人涕泪的悼亡文,而对于王桂荃,他则很少流露自己的情感。但毫无异议的是,王桂荃在他心中绝对是一个无可替代的存在。

晚年的梁启超已经失去了少年时豪气冲天的气概。站在空荡荡的庭院里,秋叶飘落在肩头的他显得寂寥而凄清,王桂荃远远地看着他,既难受,又心疼。

梁启超温文儒雅,风度翩翩,是难得一见的谦谦君子,他那么温暖,那么美好,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所以这么多年以来,王桂荃就一直站在梁启超的身后远远地仰望着他,为他生儿育女,为他洗衣做饭,为他忘了自己,为他委曲求全,为他欢喜为他忧。

她活了一辈子,不为自己,不为天下,只为了他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