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斐中将 刘斐(国民党桂系高级将领)

2017-10-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决定,军事委员会第一部与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归并组成军令部,该部职掌国防及用兵事宜,拟订对日作战计划和作战方案大纲,刘斐被委任为该部第一厅厅长,具体负责国防作战工作.侵华日军在攻陷南京后,为了连贯南北战场,实现迅速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于1938年初,分别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大运河的咽喉,是日军进攻徐州的首争之地.刘斐总结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屡次失败的原因,提出了打运动战的作战思路.他分析当时的敌我双方态

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决定,军事委员会第一部与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归并组成军令部,该部职掌国防及用兵事宜,拟订对日作战计划和作战方案大纲,刘斐被委任为该部第一厅厅长,具体负责国防作战工作。

侵华日军在攻陷南京后,为了连贯南北战场,实现迅速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于1938年初,分别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大运河的咽喉,是日军进攻徐州的首争之地。

刘斐总结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屡次失败的原因,提出了打运动战的作战思路。他分析当时的敌我双方态势认为:首先,国民党的部队编制不统一,缺乏训练,装备落后,与武器装备精良的日本精锐师团正面交锋,必然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导致失败,在固定战场上打防御战是行不通的;其次,“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大陆上四处侵略扩张,如入无人之境,特别是在攻陷南京后,更加骄纵轻敌,轻言只要一个步炮混合的大队,就能攻必克、守必固。

他判断,轻狂的日军一定会使用冒险轻进的作战方法,以少量兵力进攻徐州。他认为面对这样的敌人,我军应利用兵力的绝对优势和部队装备轻快的有利条件,大胆实行机动灵活的运动战,将没有形成合围之势的敌军逐个击破。即使敌军谨慎的整军会战,我军也可以机动防御,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击溃敌军,力保徐州。

之后的敌情演变,证实刘斐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日军两个师团各派一部,分别由津浦路和台潍公路对徐州实行分进合击,妄图以少数兵力攻下徐州。刘斐立即向蒋介石建议,将汤恩伯军团调到津浦路正面,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主动出击,歼灭敌军,打它一个措手不及。

蒋介石采纳了刘斐的意见,在军事上作了全面部署。为使各战区更好地贯彻统帅部的决策,同时考虑到整个的作战计划是刘斐拟定的,蒋介石遂派刘斐赶赴前线协助李宗仁指挥这次会战。

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当刘斐抵达前线时,轻狂的日军在汤恩伯军赶到滕县前,已经趁滕县守备薄弱之机,攻陷滕县,随后南下攻占峄县、枣庄,孤军深入,向台儿庄突进,企图一举攻占徐州。刘斐向李宗仁建议,抓住日军的战略失误,令汤恩伯率部让开津浦铁路正面,诱敌深入,伺机从敌军侧翼攻击。

李宗仁采纳了刘的意见,同时在刘的建议下,调作战经验丰富、擅于打防御战的孙连仲部固守台儿庄运河一线。这一时期,刘斐一直驻于孙连仲指挥部附近的一座小庙里。

3月23日凌晨,日军由枣庄南下,在台儿庄北侧与守军的骑兵部队遭遇,打响了台儿庄会战的第一战。24日起,日军反复向台儿庄猛攻,并多次攻入庄内。守军顽强抗击,与日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4月3日,孙连仲部发起全线反攻,激战四天,歼灭日军万余人。

4月7日李宗仁下令追击撤退日军残部。台儿庄会战历时半个月,中国军队投入了10个师,英勇抗击,不畏牺牲,歼灭日军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第一次最大的胜利。战后刘斐陪同李宗仁巡视台儿庄,并电告后方,扩大宣传,以振士气。

在台儿庄胜利后,刘斐回忆道:“我估计敌人一定不会甘心失败,必将增援反攻。我回到武汉后,经常同李宗仁通电话联系,提请他注意。我还对他说,如果汤军团不能乘敌援军未到以前一举将败退峄枣地区之敌歼灭,就应该及时调整部署,集结强有力的部队于适当地点,确保主动,准备以机动灵活的部署,再相机打击敌人。但任凭我怎样提醒他,李宗仁总认为不要紧,他甚至把增援到来的部队都投入第一线。....

因为我的想法是要有强大的机动兵力打破敌之攻击,才可免敌人打通津浦路。控制强大的总预备队于徐州以西,则一方面可对付敌从鲁西或皖北的迂回,另一方面纵使敌打通津浦路,我仍可由侧面截击它,使敌不能安全利用津浦路。

上面这个计划,是4月21日以蒋介石的名义命令战区执行的。命令下达以后,我就天天追问战区执行的情况,主要是问李宗仁已将预备队和机动兵团抽调出来没有。可是第五战区不仅没有抽调出机动部队来,而且把所有的部队都投到第一线或紧接第一线与敌作延翼竞赛。....

4月21日改取机动防御调整部署的命令,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不仅没有执行,还把应该控制的四十六军投入码头镇地区陷于苦战。汤军团也不仅没有集结,一直在邳县以北地区逐渐陷入阵地战状态。据情况变化,统帅部于5月11日给第五战区下达一个更加机动而不作死战硬拼的命令。

而且由于蒋介石很担心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在作战指导上和统帅部之间的分歧,于是派遣白崇禧、刘斐、林蔚前去督导撤军,蒋此时明确地交待:“你们去同德邻说,这个是敌人的大包围,不赶快想办法的话,几十万大军会丢掉的。

你们还要同各级将领讲明白,要他们贯彻统帅部的命令。只要大家齐心,首先各个击破淮北、鲁西方面的敌人,再对鲁南转移攻势,胜利是有把握的,有把握的。”而此时李宗仁根本没有执行4月21日命令,还轻松地对白、刘、林说:“部队拉上去了,这么容易能抽下来?”,直到“砀山东面的黄口车站已被敌一部装甲部队占领,这样,第五战区后方唯一交通大动脉被截断了,徐州已处在敌包围中。

李宗仁才着慌起来,立即通知各集团军总司令和有关的军长到台儿庄集合,由林蔚和我立即赶赴台儿庄传达蒋介石关于调整部署的决定....”至此,徐州大撤退才真正开始,但由于事前未作周密布置,撤退过于仓促,各军所受损失不小,象云南的第60军损失近半。

连五战区司令部的撤退都狼狈万状,这在李宗仁本人的回忆录中也未否认。如果是从容撤退的话,当不至于此。不过因为日军的包围圈尚未真正形成,大军总算大部分撤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