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平孩子 王君平:善款不能装进“黑匣子”

2017-10-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公益慈善的"钱袋子",应该是个"玻璃缸",而不是"黑匣子".只公开"结果"不公开"过程"的做法,无疑过于简单化,既让捐赠者感到失望,也给社

●公益慈善的“钱袋子”,应该是个“玻璃缸”,而不是“黑匣子”。只公开“结果”不公开“过程”的做法,无疑过于简单化,既让捐赠者感到失望,也给社会监督带来困难

日前,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陷入一场“洗钱”风波。该基金会解释,这是因财务人员在人工操作时,误写小数点所致,将4.75亿元写成47.5亿元。虽然经第三方审计证明,该基金会并没有“洗钱”行为,但此事极大地损害了慈善事业的公信力。

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5.75万个,2011年我国社会捐赠总额达845亿元。随着慈善组织数量快速增长,慈善捐赠规模的逐年扩大,公开透明问题日益凸显。

透明度是慈善公益组织的生命线。如果说公信力是慈善组织的“软实力”,那么透明度就是其“软组织”。慈善组织的“软组织”经常受到攻击,透明度不足是重要原因。一项调查显示,全国2213家基金会平均“透明度”得分仅为45.79分,约占总分129.4分的35%,行业整体透明度得分“不及格”。有20多家基金会有名无实,还有46家基金会竟然没有任何联系方式。

记得青海玉树地震之后,东南亚华侨施乃康曾不惜体力,亲自驾车48小时前往玉树。他想实地考察一下,亲眼看着捐出去的钱,是否变成了一所学校。这说明,捐款者希望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所以,公益慈善的“钱袋子”,应该是个“玻璃缸”,而不是“黑匣子”。

但实际上,在信息公开上,目前的慈善组织并未回应公众的期望,缺乏对公众关心细节的公开,无法让每个捐助者查询善款的流向。在信息披露上,社会公众通常只能看到一个个“总数”,无法具体到“小数点”,更没有途径获知受赠的具体信息。这种只公开“结果”不公开“过程”的做法,无疑过于简单化,既让捐赠者感到失望,也给社会监督带来困难。

一个点错的小数点,暴露出管理上的巨大漏洞。连网友都能轻易发现的账目问题,却在该基金会内部长期“潜伏”,不由得让人对其内部管理产生质疑。目前,我国的基金会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基金会只管接受捐款,只管如何将接收的钱花掉,却没有信息公开和接受公众监督的意识。而信息披露不及时、不主动,就难以做到公开化、透明化,这是导致慈善公益组织丧失公信的根本原因。

一场“洗钱风波”,引发了全社会对慈善组织透明度的关注。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最好的“保护绳”。但愿更多慈善公益组织敞开大门,接受监督,以透明度赢得信任度,让公众的爱心不再受伤。

(原标题:善款不能装进“黑匣子”(不吐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