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福诗歌将军是谁 叶文福起伏跌宕的诗歌人生

2017-09-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内容摘要:1.内幕:<将军>诗毫无悬念的高票当选;2.轰动:颁奖会场叶文福风光尽占;3.旧闻:小平批评"诗人"在北师大"放肆";4.奇缘:困境中遭遇感天动地的爱

内容摘要:1、内幕:《将军》诗毫无悬念的高票当选;2、轰动:颁奖会场叶文福风光尽占;3、旧闻:小平批评“诗人”在北师大“放肆”;4、奇缘:困境中遭遇感天动地的爱;5、复出:《绿风》破冰《人民文学》解禁;6、歌会:朗诵诗歌惊天地泣鬼神;7、乡情:热情帮扶家乡文学新秀;8、诗心:“我要书写正楷人生”。

我与当代著名诗人叶文福是同乡,都是湖北赤壁人。因为诗歌,我与叶文福神交已久。

叶文福这个人,也许在今天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在三十年前文学狂热的时代,“叶文福”这三个字可谓如雷贯耳,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那可是当时最为耀眼的“明星”。可以说,那种“红”的程度,今天的任何一位明星,恐怕都难以与之相比。

让叶文福一时间声名鹊起的是那首发表在《诗刊》上的著名诗作《将军,不能这样做》,也就是这首诗,彻底改变了叶文福原本平顺的人生命运,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当代诗坛上一个特别有个性特别真实特别桀骜不驯的诗人,他那起伏跌宕的人生悲喜,也同样让人特别感怀。

插絮:《将军》诗毫无悬念的高票当选

(叶文福(前排左二)与当代著名诗人杨牧、梁南、陈仲义、李老乡、潘洗尘、舒婷在一起)

1979年,《诗刊》社评选年度全国优秀诗歌,采取专家评审和读者投票相结合,叶文福的《将军,不能这样做》因读者的巨大热情和专家的一致好评,毫无悬念的高票当选,但是在正式公布时,叶文福的获奖作品却意外的换成了他另一首同样广获好评的诗作《祖国啊,我要燃烧》。

尽管《将军,不能这样做》未能评为全国优秀诗歌奖,但丝毫没有影响叶文福在诗坛的地位。十年动乱结束后,叶文福发表的诗作确实给萎靡不振的诗坛带来了一种阳刚之气,一股壮骨雄风,也让读者有了眼前一亮的激动和喜悦。

正如有些大学中文专业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读》等著作的介绍评价:《将军,不能这样做》这首诗首先引起读者关注的是诗的题目以及那段简洁的序文。诗的内容也涉及到部队高级干部,它在诗坛乃至整个社会引起的强烈反响——褒贬的严重对立。

全诗给予读者最深刻印象的是抒情的真诚。这是一首维护革命神圣性的诗,作者对将军的指责出于革命,对将军的期望也是出于革命。《将军,不能这样做》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中最有争议的作品之一,自有其文学史上的地位。

轰动:颁奖会场叶文福风光尽占

(1986年在成都举行“中国十佳青年诗人”颁奖大会时叶文福(左二)与北岛、杨炼、舒婷、叶延滨等人合影)

1986年,《星星》诗刊评出“中国十佳青年诗人”,叶文福以高票当选。颁奖大会在成都举行。此前,他还荣获全国中青年诗人奖以及第二届全国优秀诗集奖。他出版的诗集《天鹅之死》《雄性的太阳》,深受读者的喜爱,成为当时最为畅销的文艺书籍之一。

著名诗人、原《星星》诗刊主编叶延滨对当时的情形至今记忆犹新。著名作家韩作荣也曾撰文生动地描述了这次颁奖大会的火爆场面:狂热的文学爱好者为了一睹叶文福的风采,黑压压地把会场围得水泄不通,大会组委会的同志怎么也想不到,叶文福竟然赢得了这么多青年学生、工人的青睐和崇拜,特别是女青年、女大学生们,在颁奖会后还不让他离开会场,像一大群马蜂一样冲上去,吻得他满脸都是口红。

工作人员好不容易把他架到车中,一只只藕白的手臂又把小本子递到车中请他签名。由于人太多,叶文福便龙飞凤舞地在一个个本子上只写一个繁体的“叶”字,随后抛出车外。女孩子们对只写一个“叶”字不满意,坐在一旁的叶延滨说:写全名吧,一个“叶”字人家还以为是叶延滨,此叶非彼叶也。

这场好戏还没有完,发奖大会的当晚,叶文福的住处几乎被踢破了门坎,人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求其签名的,请其指导的,甚至只想看看他的男男女女,送走了一批又来一批。当时在全国颇为走红的,一同被评为十佳青年诗人的北岛、杨炼竟受到冷落,在叶文福的“光芒”下黯然失色。

旧闻:小平批评“诗人”在北师大“放肆”

(叶文福(站立者)与著名诗评家李元恪应邀出席长沙毛泽东文学院的文学讲座嘉宾)

《将军,不能这样做》这首诗,1979年在《诗刊》发表之后,一些报刊转载纷纷转载,读者争相传阅,像一股飓风刮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其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诗歌本身,远远超出了文学界。直到今天,仍然有叶文福的许多崇拜者在回忆起自己当初读到这首诗时,神情还是那么亢奋。

后来,叶文福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时针砭时弊,“大放厥词”,引来众多大学生的捧喝,消息不胫而走,迅速在首都传播开来。后来这件事被作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典型,反映到中央。邓小平对对上报的“材料反映”非常关注,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批评叶文福在北京师大“放肆的讲了一篇话”,后来这个意见被《邓小平文选》收录。至于传闻邓小平曾找来《诗刊》,在这首“将军”诗上留言:“诗人,不能这样写”,是否确有其事,不得而知。

叶文福终于为自己率直的个性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央发文通报全国,报纸上公开批评,长时间的隔离审查,也没有一家报刊敢公开发表他的诗作。一个曾经风靡全国的优秀诗人,突然之间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奇缘:困境中遭遇感天动地的爱

(诗人叶文福和他的患难与共的妻子王粒儿旅游留影)

1964年当兵入伍,成了一名工程兵战士的叶文福,1966年开始诗歌创作,1978年出版了诗集《山恋》,因其脱颖而出的诗歌才华,1972年被借调到刚刚复刊的《解放军文艺》杂志社,在诗歌组做文学编辑。也由于“将军诗”事件,在1986年被迫脱下军装,以副营职干部的身份转业安排到北京煤炭干部管理学院,不久便“下岗”了。在这以前,叶文福遭遇过一次失败的婚姻。

叶文福沉寂下来了。他在思索自己的心路历程之际,也没有停止写作,尽管他的诗作在当时还没有那一家刊物敢发表。也就在他处在人生极度困窘时候,他遭遇了又一次爱情——一位对诗歌充满浪漫情怀的年轻女兵疯狂般地爱上了一个比自己大一倍的他,这位年仅22岁的女兵就是他现在的妻子王粒儿。

叶王之爱在当时多少有些惊世骇俗,也正是这段“惊世骇俗”的爱情值得人们圈点。不说两人年龄相差大,单就叶文福当时的处境,将来结合在一起意味着什么;虽说叶文福是享有盛名的诗人,但那时的他却是一个“伤痕累累”别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人,这一点王粒儿不是没有考虑。

但她就是看上了叶文福的诗才,看上了他格外真实格外透明的性格,其他的没有多想。她只知道要不顾一切去爱,这自然无法得到自己的父母理解。但不管父母意见如何,她都要“生生死死”嫁给叶文福。无奈之下,老人只好由着心爱的女儿了。

当叶文福被“带走”隔离审查时,王粒儿正身怀六甲。这段日子里,我们实在无法想象这位柔弱的女子所承受的种种艰辛,多少个日日夜夜,她是怎样腆着肚子在翘首盼望丈夫的归来,又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她在为清苦的日子打理着柴米油盐。当叶文福恢复“自由”之身,回到家徒四壁的家中,看到自己的妻子和刚刚呀呀学语的女儿,这位血性男儿扑在妻子的怀里,嚎啕大哭,历经艰难困苦考验的爱情使他对妻子更为倾心。

而今,人们看到王粒儿与她的丈夫叶文福相互搀扶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看到这对幸福的伴侣相濡以沫,恩爱如初,与世无争地过着虽然清贫但很平静的日子,看到她无怨无悔一脸满足的神情,不禁肃然起敬。(未完,待续详见叶文福起伏跌宕的诗歌人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