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继宝身价 邱继宝:补鞋匠出身的亿万富翁

2018-03-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新浙江网10月31日电 邱继宝本是个其貌不扬的人,一个农民的儿子,但他如今却是一个身价亿万的富翁.他创办的中国飞跃集团拥有10多亿元资产.年产各类缝纫机60多

中新浙江网10月31日电 邱继宝本是个其貌不扬的人,一个农民的儿子,但他如今却是一个身价亿万的富翁。他创办的中国飞跃集团拥有10多亿元资产、年产各类缝纫机60多万台。可是,在十多年前,他只是个一文不名的补鞋匠……其实,他不想走得太远,可是有缝纫机的地方就有他的足迹———

邱继宝,1962年7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飞跃缝纫机集团公司董事长,浙江省第九、十次党代会代表。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厂长、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浙江省突出贡献企业经营者、浙江省功勋乡镇企业家。

走向世界的民营企业家

虽说如今邱继宝是个不折不扣的亿万富翁,这一点,别人比他清楚。对此,他总是笑着说:“我从来没把自己当什么富翁,我就是个农民的儿子。”想起那些艰苦的岁月,邱继宝丝毫没有感到难过和羞于启齿,他不停地吸着烟,对记者讲出了那些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1977年,因为家里穷,邱继宝初中毕业只读了三天高中就不得不离开了他深爱的校园走上了社会。为了吃饭,他弄了一辆自行车来载送客人。但三天后,他连人带车被送到了公社,一连关了三天,公社勒令:停止载人。理由是:自行车载人属于地下运输户,要割资本主义尾巴。

回到家里,邱继宝冥思苦想了几天,但还是没有想出什么好主意来。实在没办法,他只好背上补鞋的小箱子,含泪告别父母,走南闯北去了。几年的补鞋岁月,邱继宝走过最繁华的城市,也走过最偏僻的乡村。遥远的东北三省,也留下了他的足迹。

1980年,邱继宝带着补鞋的积蓄回到了家乡浙江。一到家乡,他就闻到了某种新鲜的气息,几年前连用自行车载客都不行的地方,这时候竟冒出了一个个家庭小作坊!邱继宝心中压抑了许久的创业的欲望开始萌芽了。他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

但自己什么都不懂,怎么能创业呢?1980年下半年开始,他在附近的缝纫机零件厂等企业做了一年多的学徒。

1982年,邱继宝用尽了自己的积蓄,又贷了300元款,租下了大队的三间旧房,办起了椒江市水陡电器仪表厂,生产喷雾器零件。在他的努力下,一个小作坊似的工厂很快走出了萌芽期,渐趋成熟,并有继续赢利和扩大规模的可能。但是,在关键时刻,邱继宝毅然作出决定——转产缝纫机零件。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飞跃集团的前身。

他做梦都想要办的工厂办起来了,但白手起家的“飞跃”面临着严峻的市场形势。当时,国内缝纫机市场已被四大工厂把守,海外市场则被日本、美国和台湾实力雄厚的公司瓜分。面对这种形势,初中文化程度的邱继宝在钻研了大量的资料后,作出了这样的分析:衣食住行,衣当首位,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完全具备成为缝纫机生产大国的条件。

那个年代办产业,应该说难度是巨大的,而周边人对其的不理解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个补鞋匠,只有初中文化程度,还想做成大型企业,简直是不自量力!可邱继宝愣是憋了一股子劲儿,非要做出点名堂来。

干!邱继宝一锤定音。

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认准的目标一定要达到。这是邱继宝一贯的风格。

10年前,邱继宝背着自己厂里生产的拷边机,赶到外商云集的广交会。但广交会的大门拒绝了这位无名的小厂之长。围着会场转了好几个圈,邱继宝终于找到了一条沟,他毫不犹豫地钻了进去……那时,他就暗暗发誓:“总有一天,我要在这里拥有最漂亮的展位。”

几天后,邱继宝又出现在深圳罗湖口岸。

从潮水般的回港人流中,他拉住一位面相忠厚的香港人,掏出500元钱请其代买一本香港电话号码簿。这本电话号码薄上所有的缝纫机经销商,邱继宝一一发信去电。这一年,他接到了第一笔几千美元的订单。

如今,那台在简陋的平房里、用二手设备敲打出来的拷边机,仍与25个系列70多种新产品列于一室。相形之下更显粗糙的外表,恐怕难以吸引客商,但它的存在,无言地证明一位企业家神奇的力量——产品陈列室里的79面国旗,标志着“飞跃”产品几乎覆盖所有发展中国家。

邱继宝决意叩开欧美市场大门,他要让“飞跃”缝纫机接受最严格的市场检验;他要告诉世界,“飞跃”能造出最好的缝纫机。

“你就像天上的云,飘啊飘啊飘个不停留。”用这句歌词来形容邱继宝是恰当的。在往返世界各大城市的飞机上,这位农民企业家“啃”下了英语会话。他时时告诫自己———做人做事,没有停靠站,只有加油站。邱继宝一年中有100多天出国考察,可这些国家有哪些风景名胜,却一问三不知。

就在乘飞机的空档,这位仅读过3天高中的农民企业家学会了英语会话——他用汉字把音节注明,一句句硬“啃”下来。从修鞋匠到中国缝纫机大王,邱继宝的变化举不胜举,而熟悉他的人说,惟一没变的是他匆匆的脚步。

一台缝纫机能卖9万多元

这种昂贵的锁眼缝纫机,已经正式“走”下了飞跃集团公司的生产线。可董事长邱继宝仍不满足:“世界上最贵的缝纫机价值100多万元呢!”

在深圳高交会上,“飞跃”摆出了惟一的缝纫机展台,四大系列100多个品种,与周围的电脑软件、网络家电、基因药品一同亮相,引得人们纷纷驻足。一看还真服了,光是“自动穿线”功能就让人开了眼;只需一揿按钮,细细的线就乖乖地钻出针眼,再也不需劳神费力。连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也赞叹:“浙江人真聪明,了不起!”

邱继宝远远地站在展台外,舒心地笑了:这一项功能,就为缝纫机增值1000多元,外销订单还源源不断。而技术创新带给“飞跃”的,又何止这1000元呢?

今天的喜悦,萌生于昨日的磨难。

1996年那个黑色的岁末,“飞跃”人至今仍记忆犹新:订单骤减,货款难收,老客户避而不见……金融危机使得苦心经营的东南亚市场面临“崩盘”的窘境。连续三天三夜,除了吃饭睡觉,公司决策层都是在会议室里度过的。正是在那次会议之后,邱继宝决定挺进欧美市场。

虽然,仅仅凭借以往的价格优势,是无法拿到发达国家市场“通行证”的。邱继宝提出,技术创新是“飞跃”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进行脱胎换骨式技术改造的同时,邱继宝在日本收购了一家小型工厂,吸纳了5名日本专家。在北京组建的研究所里,聘请的则是来自德国和意大利的专家。他们的任务,就是紧盯世界缝纫机行业最前沿的动态,并及时提出设计思想。

如今,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已占“飞跃”总销售额的70%以上。

邱继宝已从一个传统型创业者完成了向现代型创新者的转变,但不变的是匆匆的脚步。他从德国飞回来,“飞跃”的第18家海外分公司,他就选在这个世界缝纫机制造业的“圣地”。

没有不赚钱的产业

邱继宝领导飞跃集团,从300元起步,历经十多年的发展,成长为资产10亿元的大型现代化民营跨国企业集团,行业的排头兵。“飞跃”把高新技术引入到传统产业,应用高新技术、新型材料对国内传统缝纫机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革命,开发的多个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60%的产品成功打入了欧、美、日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结束了日本缝纫机单向出口中国的历史。“飞跃”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飞跃”多功能家用缝纫机入选国家外交礼品”。

2000年12月中旬,朱镕基总理在听取邱继宝关于“飞跃”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汇报后,给予了高度评价:“‘飞跃’很了不起!你把高新技术引入到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脱颖而出,一枝独秀,为中国缝纫机行业在世界上争得了一席之地。”朱镕基总理还风趣地对邱继宝特别称道:“你邱继宝是个‘宝贝’,是‘国宝’。”

缝纫机制造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产业。长期以来,我国的缝纫机行业发展缓慢,产品始终在中低档徘徊。而世界缝纫机制造,更新换代速度很快,特别是近年来超高速、多功能、机电一体化的各类缝纫机层出不穷。

邱继宝认识到,要实现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造一流产品,拓一流市场。邱继宝坚信:没有不赚钱的产业,只有不赚钱的企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几年来大规模的技术改造,“飞跃”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空前提高,每年都有10~25个新产品诞生,已经实现了产品由中低档向高档转变,由单纯生产工业机向工业、家用机并举的转移。技术改造后,“飞跃”生产的超高速包缝机、绷缝机、全自动高速平缝机和机电一体化家用缝纫机已达140多个品种。不仅如此,“飞跃”应用高新技术、新型材料对国内传统缝纫机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革命。

民企的责任感

2002年,一直把工人和农民奉为权力基础的中国共产党,把吸收民营企业家入党写进了党章。

2002年11月15日晚,参加完十六大,邱继宝从北京连夜赶回浙江台州,他立即召开集团高层会议,传达十六大精神。

他的那辆黑色轿车里时常装着整包的十六大报告单行本。他先后作了30多场报告,直接听众超过了2万人。

2003年2月19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征求企业界人士对将提请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意见征求稿)的意见,国务院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邱继宝是被邀请的14位企业负责人中浙江省唯一的企业家,也是此次座谈会中唯一的民营企业家。

邱继宝被安排在第八个发言,朱镕基亲自点名:“邱继宝,现在你发言。你先给他们讲讲故事。”邱继宝说:“总理,今天我不讲企业情况,主要谈报告。”朱镕基便向其他领导介绍起邱继宝和飞跃的有关情况。

去年11月6日至7日,珠海。由我国首次倡导举办的世界经济发展宣言大会系列活动隆重举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劳伦斯·克莱因宣读了为世人瞩目的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经济发展宣言——《世界经济发展宣言》(即《珠海宣言》)。邱继宝作为代表,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邱继宝实际上有相当好的演讲才华,只要他发言,便能吸引人们的眼球。

邱继宝这个汉子,已经感觉到了自己作为民营企业家的一分子,所承担的重要职责。而他一直认为,中国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就应该从行业的高端入手,做真正有产业话语权的企业--这是中国经济富强的正道。

谁说人一阔脸就变

“飞跃”飞起来了,但它的当家人没变。创业15年后,他仍住在厂区库房的阁楼上。

他的理由是:从家到办公室只有3分钟的路,这有利于工作。在邱继宝的家里和办公室,只有简单的生活用品,除了一个硕大的地球仪、一个有卫星接收装置的电视机和他上班穿的“西装革履”外,几乎没有什么“奢侈品”。

他说,自己这样做决非为了表明风格高,他这样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安静和方便。

如此“抠门儿”的邱继宝,几年来,却有几十名儿童在他的帮助下重返校园;用于赞助希望工程和帮助少年犯改造资金达200多万元;用于帮助修路造桥、改水、通电、扶贫、敬老院的建设资金近700万元。每年,各级政府都有几十万元奖励给邱继宝个人,但最后他都分发给企业有突出贡献的职工或用于公益事业。

邱继宝很忙,一年365天,除了出差在外,他的时间表从早7点一直安排到晚10点。他说:商海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事业的理想要变成现实,就须日夜兼程。邱继宝在贫穷中生长,经历过屈辱,因此他理解员工的需求,也更关心员工的生活和思想文化建设。

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邱继宝支持党、工、团、妇先后办起活动室、体育文化中心、学习培训中心,还拨出专款解决困难员工婚丧嫁娶等资金不足的问题。目前,公司还实行了全员社会保险。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邱继宝这位血脉中流淌着中华民族美德的汉子,邱继宝用人格魅力打出"飞跃"人永恒不变的创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