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正月初四看《舌尖上的中国3》导演给我们讲述中国故事

2017-08-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品味中国"系列海报 羊城晚报记者 王莉 "菊花茶的搭配是有讲究的,每一杯里一朵菊花配六颗枸杞子.菊花是中国养生文化中最基本的食材,但是在不

“品味中国”系列海报

羊城晚报记者 王莉

“菊花茶的搭配是有讲究的,每一杯里一朵菊花配六颗枸杞子。菊花是中国养生文化中最基本的食材,但是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域,我们该如何喝、如何搭配?这就是养生文化的一部分,它背后折射的是我们中国传统的生活观和价值观。这也是第三季其中一个分集的主题,叫‘食养’。”《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以下简称《舌尖3》)总制片人、总导演刘鸿彦说。

时隔四年,央视经典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再度归来。第三季共8集,每集50分钟,将于2月19日正月初四晚8时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纪录频道首播,每天一集,连播八天。优酷、爱奇艺等网络同步开播,央视其他多个频道也将从20日起跟进播出。

一个主题,八个分集

2012年,一部讲述中国美食文化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至今在豆瓣上保持9.3的高分。该片做到第三季,能否在保持品质的同时有所创新呢?总导演刘鸿彦表示:“筹划这一季时,我们首先确定了一个大的主题,就是‘品味中国’和‘品尝人生’,希望能够近观食物之美,远眺我们的文化渊源。”

在这个主题下,节目组确定了八个分集的主题,分别是器具、宴席、厨人、小吃、点心、食养、时节、融合。刘鸿彦介绍:“大家都会说,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这个博大精深的东西到底是什么?除了这个食物是怎么切的、怎么煮的,背后肯定有更深层的东西,我们希望把背后附着的东西挖掘和呈现出来。”

人物故事,美食器具

《舌尖3》开播发布会上播放了三个节目片段:“小吃”一集的“陕西水盆羊肉”、“器具”一集的“河南穿山灶”和“融合”一集的“辣椒的前世今生”。在刘鸿彦看来,节目首要的是讲好故事:“食物、人物和文化不可分割,人物就是要讲故事,否则就变成了教人做饭的片子。比如‘陕西水盆羊肉’片段中的主人公老白,他每天熬汤、煮肉、打馍,定时关门,几十年如一日。这个故事就是想让大家看到老白一生坚守所成就的匠心。”

“河南穿山灶”讲述的是河南三门峡特有的地坑院内穿山灶。一个灶台七口锅,蒸煮炖焖还能保温,非常高效,能够很快做出当地著名的十碗席。刘鸿彦介绍,以往的美食节目都将注意力主要放在美食、人物或故事上,而对于参与创造美食、盛放美食的器具却关注较少。《舌尖3》就开辟了新方向,将“器具”独立成篇,讲述了灶、刀、坛、锅、盘、碗等美食器具的故事。

▲ 制作团队里包括年轻人和外国人

年轻气息,国际视角

如今文化类节目盛行,受众群体也越来越年轻化。刘鸿彦坦言:“我们也知道,文化和历史讲多了,可能有枯燥感。怎么表达得更生动、更能被年轻群体所接受,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克服的挑战。”为此,制作团队在配置上更加注重年轻化、国际化:“团队里有很多90后,导演团队中就有一位90后导演王申。我们还邀请了一些外国团队,比如来自荷兰的摄影师和剪辑师,希望把我们日常的东西通过外国人的新鲜视角呈现出来。”

为了与观众有更多互动,节目同期将推出“舌尖上的中国年”主题线上活动,包括《舌尖3》“字字有味”互动活动以及“我的舌尖美味”、“舌尖上的年夜饭”网友互动分享活动等。此外,《舌尖3》还以各种方式向海外传播。据悉,前两季已成功发行到164个国家和地区,译制成16种语言,登陆全球25个电视频道。《舌尖3》将进一步面向全球讲好中国故事,包括参加戛纳电视节等国内外重大纪录片展、举办大型宣传推广活动等。刘鸿彦说:“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有一些东西是相通的,可能是食物,可能是悲欢离合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