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盆突出用药注意事项 看中医如何治疗4种类型的腰伤

2017-11-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数有外伤史.多发于腰4-5间.典型病例可有如下表现: (一)突发腰疼,并连及一侧坐骨神经疼.站立.咳嗽.喷嚏均使痛加重,放射疼由腰.臀经大腿后方.腘窝至小腿后外侧及足底或足背部,疼痛有时非常剧烈,以致昼夜不眠.急性期过后可转为慢性,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二)腰各方活动均受限,背伸受限明显.伸腰试验阳性.侧卧患枝屈曲位,可使疼痛减轻. (三)压痛点在相应脊椎棘突旁,按压时可出现坐骨神经放射疼.坐骨神经经路压痛. (四)腰肌痉挛,腰椎正常生理前曲消失甚至后突,腰椎可有侧弯,大多弯向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数有外伤史。多发于腰4-5间。典型病例可有如下表现:

(一)突发腰疼,并连及一侧坐骨神经疼。站立、咳嗽、喷嚏均使痛加重,放射疼由腰、臀经大腿后方、腘窝至小腿后外侧及足底或足背部,疼痛有时非常剧烈,以致昼夜不眠。急性期过后可转为慢性,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二)腰各方活动均受限,背伸受限明显。伸腰试验阳性。侧卧患枝屈曲位,可使疼痛减轻。

(三)压痛点在相应脊椎棘突旁,按压时可出现坐骨神经放射疼。坐骨神经经路压痛。

(四)腰肌痉挛,腰椎正常生理前曲消失甚至后突,腰椎可有侧弯,大多弯向患侧。

(五)坐骨神经牵张试验阳性

治疗:手法治疗配合中药和痹通药酒

急性期可用推摩、斜板、牵抖手法。应用旋转、扳拿法。患者正坐于方凳上,一助手将其下肢固定,以右侧腰腿疼棘突向右侧偏为例说明。术者立于患者右侧,取半蹲位,右臂从患者右侧腋下穿过,手扣住患者颈后部,使其头略前倾,左手拇指按于向右侧偏之棘突,然后,右臂用力使患者上身尽力前屈至最大耐受限度(最好达90度),继而使上身弯向右侧并向右后方旋转至最大限度。在侧弯旋转过程中,左手用力向左推棘突,此时可听到腰部有弹响声,最后使患者恢复正坐。如无弹响声,可重复以上操作。发生弹响,可立感舒适,疼痛减轻。

中药治疗外伤性腰疼,必须辩证施治,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即应急慢性损伤性腰疼的症状和体征,综合归纳,弄清病机,辨证分型,然后确定治疗法则,处方选药。不加辩证,用一方一药治疗所有腰疼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常见的外伤急性、慢性腰疼分气阻血瘀型,气血瘀滞、筋络不舒型,慢性损伤腰疼兼风寒湿型,损伤腰疼兼肝肾不足型。

气阻血瘀型

有较明确的损伤史。腰疼聚作,疼痛剧烈,刺痛或胀痛,痛有定处,不敢俯卧转侧,动则痛甚。检查腰部活动受限,压痛点集中,肌肉挛硬高突,或肿胀瘀斑,或硬结肿块。此皆为损伤络脉,气血壅滞,瘀阻不通所致。可见于腰部肌肉、韧带扭挫伤,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肌劳损,腰椎后关节机能紊乱急性发作。治宜活血行气,化瘀止痛。选方:刘寄奴15克,归尾、元胡各12克,土元、红花、桃仁、姜黄、毛姜、灵仙、桂枝各9克,炒大黄6克。水煎服。瘀肿坚硬者,加山甲,地龙;瘀肿化热者,去桂枝加丹皮,赤芍;疼痛重者,加乳香,没药。配合痹通药酒每次10ml,每日2次。

气血郁滞,筋络不舒型

病程已久,腰痛隐隐,痛有定处,有时连背,臀,腿部,酸痛胀痛或刺痛,时轻时重,腰部拘急板硬不舒,活动不利,或者当活动后疼痛反见好转,活动过多疼痛加重。检查局部压痛,有时压痛范围较广,筋肉板硬或者有硬结,或呈条索状,腰活动有不同程度的障碍。乃由于气郁血滞,久阻经络,筋脉不舒所致。此型多见于陈伤,慢性劳损,慢性腰间盘突出,腰骶部先天性畸形,腰背肌纤维炎等。治宜活血行气,舒筋通络。选方:归尾、赤芍各12克,桃仁、红花、独活、秦九、牛膝各9克,大黄、桂枝各6克。可酌加灵仙,山甲,姜黄,川断,五加皮,伸筋草等。配痹通药酒15ml。

慢性损伤腰痛兼风寒湿型

慢性腰痛,时轻时重,酸胀重者,拘急不舒,遇冷加重,得温则减,甚至对天气变化有预感。腰部检查可具有气血郁滞,筋络不舒型之体征。此型多在陈伤或者慢性劳损的基础上,感受风寒湿邪,阻塞络道所致。选方:独活、羌活、秦九、川芎、红花、桂枝、姜黄各9克,寄生25克,细辛6克,归尾、赤芍、川断、灵仙、五加皮各15克,桑枝30克。寒重加麻黄,川乌,草乌;湿重加苍术,苡米,防己;湿热加黄柏,地龙,丹皮,忍冬藤,等去桂枝和细辛等热药。均可酌加全蝎,白花蛇,山甲等。口服痹通药酒20ml。

损伤腰痛兼肝肾不足型

病程日久,腰痛隐隐,酸软无力,遇劳加重,不能久坐久立,全身乏力,面色晄白,精神不振,或遗精早泄,或行经血少。检查腰部筋肉萎软,或呈细条索状,压痛不剧,腰活动范围无明显障碍,舌质淡,脉细弱,此型多见于虚弱型腰肌劳损。多为素体虚弱,或久病体虚,或产后过劳等,是因肝肾虚弱,筋骨不健,气血不和,复加损伤或劳损,久病正气亏虚所致。治宜补益肝肾为主,随症加减。选方:熟地18克,山萸肉、肉苁蓉、没药、红花、独活、杜仲各9克,枸杞子、补骨脂、归尾、菟丝子各15克。气血虚加黄芪、当归;脾胃虚加党参,白术,山药;虚寒重可加肉桂,附子。加痹通药酒15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