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研讨《那年花开》:年代剧创作的新视角

2018-05-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日前,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导演丁黑.编剧苏晓苑.华视娱乐总裁暨该剧总制片人赵毅.艺术总监延艺云等,以及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易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李京盛,中国作协全委.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范咏戈等出席. IP盛行的当下,<那年花开月正圆>坚持原创,以清朝末年为历史背景,讲述秦商的奋斗故事,展现家国情怀.回忆起筹备经历,丁黑表示,影视作品就应

日前,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导演丁黑、编剧苏晓苑、华视娱乐总裁暨该剧总制片人赵毅、艺术总监延艺云等,以及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易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李京盛,中国作协全委、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范咏戈等出席。

IP盛行的当下,《那年花开月正圆》坚持原创,以清朝末年为历史背景,讲述秦商的奋斗故事,展现家国情怀。回忆起筹备经历,丁黑表示,影视作品就应该传达积极的正面价值观,所以好的带入方式极为重要,例如该剧就是用现代视角审视处于新旧交替的清末时代,“剧中周莹不服输、不认命,敢于打破常规束缚的新女性认知,让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能够登上生活和事业舞台的中心。尊重艺术规律,回归创作本质,就可以让当今女性在精神世界找到共鸣。”编剧苏晓苑则透露,为了迎合当代观众的习惯,剧中会加入一些现代理念,例如期货、现代金融、营销手段等,但不管怎样,核心都是为了用周莹的故事告诉大家“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赵毅则整体分析了该剧成功的原因,“《那年花开月正圆》有现代年轻人喜欢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兼顾普适育人的现实主义风潮,而将这二者融合,是我们一直坚持的造剧风格。”

不仅主创团队分享拍摄经历和创作背景,众多专家学者也表达了观点。其中,李京盛表示认为,该剧堪称“2017年现象级剧王”,“它格局大、容量大,是一部收视与口碑双丰收的经典剧目。”同时,也认为其从女性视角讲述商人成长历程很新鲜,“周莹身上承载的独立、平等、自由的新意识和力量体现了对女性解放的思想传递。”范咏戈则肯定了该剧的戏剧化处理,“不是人随事走,而是以人统事。”仲呈祥从电视剧创作大环境进行了总结,称赞《那年花开月正圆》在年代剧的创作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全新视角,“它用秦商将经商之道与人性大道结合起来,并且深挖其中的精神,剧中人物的塑造与关系发展,已经不是简单的生活体验,而是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生命体验。透过这部剧观众能够更好地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把握当下,面向未来。”此外,他也提到如今行业对颜值、流量的追逐风气,认为衡量一部剧的价值应该从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进行评判,而不能只看表面,影视创作者要遵循艺术规律,视听感官的快感是需要的,但是通过快感达到心灵深化为精神美感才是一流作品。(甜豆苞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