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

2017-06-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中医诊断学是中医院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学科,是中医专业课程体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中医诊断学是中医院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学科,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195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原广州中医学院)成立。1974年,随着第3版《中医学基础》教材问世,于1975年组建了中医学基础组。当时的知名学者、教授包括邓铁涛、关汝耀、林建德、沈炎南、彭胜权、何志雄、李皓平等。1978年以第4版《中医学基础》教材出版为契机,分化出中医基础教研室(含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两门课程)。此后当代中医学泰斗、科技部“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邓铁涛教授先后主编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诊断学》第二、四、五版教材,尤其1983年出版的具有国内外影响的第五版教材,影响既大且远,长期以来为国内许多高等中医院校广泛使用,颇获赞誉。

教材建设所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奠定了本学科学术水平及其影响力在国内同行业的领先地位,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诊断学课程建设。以此为契机,中医诊断学教研室于1987年从原中医基础教研室中分化出来,而中医诊断学课程也因之成为独立课程。
1997年本课程被广东省教委评为省重点课程,2000年被广州中医药大学评为校重点学科,2003年成为广东省精品课程。
1978年第一批成为中医学专业硕士授权点,2001年又成为博士授权点,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生50余名。

2004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0年以来,先后主(或副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21世纪课程教材(即七版)《中医诊断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面向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七年制及研究生用教材《中西医结合诊断学》、研究生用全国规划教材《中医诊断现代研究》以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用创新《中医诊断学》教材5部。尤其2006年本课程组修订的邓铁涛教授主编的五版教材出版后,畅销海内外,受到一致好评。这是其他任何一版教材所无法比拟的。使教材建设达到新的高度。
本课程组还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2006年作为主任委员单位成功举办了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医诊断学术研讨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同年增开了中医诊断学实验选修课,与理论课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诊断学课程建设。
另外,成功申报了国家及广东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中医诊断学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2007年再次申报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获得成功。使中医诊断学课程建设步入一个新阶段。
目前,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省级重点课程学术带头人、校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全国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陈群教授担任学科学术带头人;邓铁涛教授担任教学总指导、教材总编,首席科学家。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阐述中医诊察疾病和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由基础理论与向临床各科过渡的桥梁,在中医学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医院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我校近年来每年招收本科生规模均在3000名以上,而培养面向临床、教学、科研及生产一线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市场经济和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学校办学的一贯宗旨。据此本课程秉承“注重思维训练,重视技能与素质培养”的科学理念,坚持“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和“教学与科研并举”的方针,着力培养学生收集临床病症信息资料和对已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动态辨别、分析、概括及处理的能力,强化中医临床诊断与辨证思维,同步培养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为后续中医课程尤其是临床各科课程的学习,乃至日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等奠定坚实基础。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本课程总计81学时(教材:邓铁涛主编《中医诊断学》五版修订版教材)。其中:理论课77学时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第二章 四诊35学时:望诊18学时、闻诊3学时、问诊8学时、切诊6学时
第三章 八纲6学时
第四章 辨证31学时:病因辨证3学时、气血津液辨证6学时、脏腑辨证18学时、其他辨证方法4学时
第五章 诊断与病案3学时
实验课:脉诊实验4学时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课程的重点:整体上讲,是四诊、八纲、辨证。分言之,是望诊、问诊、切诊、八纲以及气血津液辨证和脏腑辨证。
课程的难点:望神、色、形、态,望舌,脉诊以及证候分析等。
解决办法:
⑴ 利用教学录像、CAI、网络教学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紧密贴近临床,同时通过中医舌诊、脉诊实验课以及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望诊练习或交互诊脉,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培训诊法基本技能的操作方法,提高实际诊病能力。
⑵ 通过典型病例分析讨论,培养临床诊断思维,提高辨证分析能力。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中医诊断学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双重特性,因此,在讲授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必须重视实践环节,尽量缩小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为了贯彻落实知识传授和运用与技能培养并重的方针,我们在课堂上理论讲授过程中,适时穿插望诊图片、播放闻诊录音和问诊录象,还突出实践环节,设计了病案分析讨论及临床模拟:课堂上学生交互望诊练习或诊脉等实践性教学法,并且为五年制本科班、七年制硕士班和非医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班开设了舌诊、脉诊等实验课。
2006年又面向全校开设了中医诊断学实验选修课,内容包括舌苔脱落细胞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红外热像以及阴证、阳证、湿阻气机、气虚证、血瘀证、寒热证体质检测等实验,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开阔了视野,培养了科研创新意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广大学生欢迎。


4-2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中医诊断学实践性强,对基本技能的掌握要求高。因而教学过程必须重视实践环节。为此面向全校开设了舌苔脱落细胞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红外热像以及气虚证、血瘀证等中医诊断学实验课,增强动手能力、巩固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深对诊法和辨证理论的科学认识。 这些实验课激发了学习兴趣,拓展了思路,训练了思维,培养了科研意识,与理论课学习形成良好互动,提升了教学水平与质量。
今后将不断更新、扩充实验仪器和设备,进一步增加成熟的实验项目。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⑴ 红外热像图实验观察 3学时
⑵ 舌苔脱落细胞检测及粘液染色 3学时
⑶ 脉搏波图分析、脉象模拟手的诊法练习实验 3学时
⑷ 阳证、阴证的实验观察 3学时
⑸ 寒证、热证体质检测实验 3学时
⑹ 气虚证实验观察 3学时
⑺ 湿阻气机的实验观察 3学时
⑻ 血瘀证实验观察 3学时
⑼ 血热证实验观察 3学时
⑽ 脾虚证实验观察 3学时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⑴ 组织形式:将学生分成6个实验小组,每组5人。统一讲授,分组实验。
⑵ 指导方法:首先,由主讲教师简要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方法以及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然后,由实验室专职教师协助主讲教师具体指导学生完成整个实验。并随时根据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必要的解答和技术指导。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⑴ 每次实验课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根据对实验结果分析程度以及实验技术掌握情况进行评分。
⑵ 实验课全部结束时,让学生撰写设计性实验方案进行评分。最后两次成绩综合。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⑴ 教材使用与建设及扩充性资料、配套教材的教学使用效果
现使用邓铁涛教授主编《中医诊断学》五版修订版(2006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教材。
教材是教书育人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知识载体,也是培养人材的重要工具。因此,历来对教材建设格外关注与重视。当代中医学泰斗、终身教授邓铁涛教授先后主编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通用的二、四、五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与中南五省《中医诊断学》教材。尤其是五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作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通用教材长达20余年,颇获好评,影响深远。

另外,五版《中医诊断学》教材还是唯一获得国外中医药院校认可的中医学类教材。2006年修订再版后,畅销海内外,受到人们一致好评。教材是时代的产物,它承载着具有时代特征的许多新学说、新理论的全部内容或其精华要旨。所以近年来学科学术带头人陈群教授又相继主(或副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21世纪课程教材(即七版)《中医诊断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面向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七年制及研究生用教材《中西医结合诊断学》、研究生用全国规划教材《中医诊断现代研究》以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用创新《中医诊断学》教材,使教材建设提升到一个新层面。
为配合教材讲授,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扩展相关领域知识面,分别编写了《实用中医诊断学》(邓铁涛教授主编,1999年由英国伦敦CHURCHILL LIVINGSTONE 出版社出版英文译本,2005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著作)奖三等奖”,)、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诊断学》(邓铁涛教授主编),《现代科学全书?中医诊断学》(陈群教授主编,2005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著作)奖二等奖”)、《中医临床诊断全书》(杜坚副教授参编,2004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著作)奖三等奖”)、《中医诊断学补充教材》、《中医诊断学中英双语教学参考资料》、《中医诊断歌诀新编》等系列教学参考书和资料。

极大地方便了学生课后自学,有助于加深对本科程内容的理解,促进了师生之间“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为保证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实验教学方面,编写了《实验课***设计》,内容涵盖了舌诊、脉诊以及红外热像望诊等内容,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正常舌象、脉象,如何分析异常舌象、脉象,如何利用红外热像仪观察寒证与热证的客观变化,并对结果加以处理和分析。对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加深课本知识的理解,培养科研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理解能力,均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⑵ 实践性及网络教学环境
实验(践)教学环境优良,教学实验(践)课全部在省级中医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医基础教学实验室完成。该示范中心总面积达200m2,配备有智能脉象仪、脉象模型手、SAT-HY6000红外热像仪、电脑等中医诊断学实验用仪器、设备,以及红外热像图谱分析软件和舌象模型、腹部按诊“仿真标准化病人”等实验用品(具),方便学生学习和操作。
网络教学环境居全国同类学校前列,所有教室及实验室均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投影仪、幻灯机等,全校有互通的网络中心,完全满足于多种教学形式尤其是多媒体CAI的教学要求。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等教改举措)⑴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采用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辅以录像、实验、CAI等丰富多样的现代教学手段,变单一的“灌输式”授课模式为灵活多样的多位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取得了直观生动、形象,节省教学时间,教学信息量大等良好效果。
为突出实践环节,加强诊病基本技能训练,我们曾率先在全国开设了中医舌诊、脉诊实验课。

还适时组织学生分组交互诊脉,或进行望诊练习,巩固掌握的诊法,加强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掌握中医诊疗思路与方法,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实现了知识向能力转化,为学生将来学好临床课程,走上临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辨证内容,常进行典型病例讨论,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自身素质。
近年来,本教研室立足教学改革,大力推广CAI教学,编写了全程电子***,并针对不同的班种进行了不同的***,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另外,面向全校增开了包括舌苔脱落细胞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红外热像望诊等中医诊断学实验课,深化了对中医诊断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客观认识与掌握,培养了科研创新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开阔了视野,受到学生们普遍好评。


⑵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水平与质量
为适应现代高等中医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整个教学过程中均采用教学录像、实验、CAI、远程教育课件等丰富多样的现代教学手段,强调学生尽可能充分利用课程网络资源,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直观形象,真实生动,激发了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枯燥、抽象且零乱的中医诊断学内容变得不再难于理解和掌握。
目前,全校所有课室均为多媒体课室。中医诊断学教研室现有:幻灯机(6台),投影仪(2台),电视机(4台),录像机(1台) ,电脑(4台);舌诊、脉诊幻灯片(各1盒);望诊光盘1盒、按诊光盘1盒、八纲辨证光盘1盒、舌诊光盘2盒、脉诊光盘1盒、全身体格检查光盘1盒、针灸方法光盘1盒、中风的康复治疗光盘1盒;中医舌诊CAI教学软件1套;中医诊断远程教育课件。


⑶ 顺应高等中医教育发展,适时进行***改革
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便是其中重要一环。为此我们嫩采取“1+1”的***方式,即平时测验:让学生在指定范围内自选题目、查资料,撰写论文,旨在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成绩的积累;加期末试卷***。改变以往单一的试卷答题***形式。***命题严格采取“教考分离”原则,从题库随机抽题;采用“交互方式”进行评卷,以期全面、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水平。评卷结束后,还及时对试卷做认真细致的分析,结合教育测量学原理,纠正试题内容、结构、难易等方面出现的偏倚,确保下一学期试卷质量。一系列改革取得相应成效,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试卷质量也日益提升。

4-5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我校建立了各级教学督导制度,根据校、院督导反馈意见,本课程教师***认真,内容熟悉,授课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信息量大,基础理论的推理发挥逻辑性强,电子***与板书相结合,图文并茂,课堂气氛好,老师与学生的
互动性强,补充了必要的案例讨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在院校相互交流的学术活动中,各校同仁们一致盛赞本教研室在教改和科研等方面走在前列,尤其在中医诊断学全程使用电子***、开设舌、脉诊实验课、制作望诊、舌诊CAI等方面成绩突出。
近几年来,中医诊断学这门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授课教师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教务处反馈的学生对主讲教师授课效果评估结果显示均为优秀。学生对学科学术带头人陈群教授讲课给予极高评价:起点高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课堂载量大,重点突出,论理透彻、清晰,逻辑性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课件精美,教态高雅,亲切感人——非常喜欢听这样的老师讲课。由于陈群教授在工作中的优异表现以及所取得的突出业绩,多次被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2003年荣获“广东省教学名师奖”,并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继而在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评选活动中,从几千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喜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即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05年获“基础医学院优秀多媒体课件特别奖”;同年陈群教授指导的博士生分获“一方奖学金一等奖”和“新南方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学生对本课程组教师授课总体评价:仪态端庄,精神饱满,***认真,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际,重点突出,举例恰当,讲解生动明了,条理清晰,详略适度,课堂气氛活跃,授课效果好。
近年来本课程多位教师获教学方面奖励:杜坚老师2004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心目中好老师提名奖”;修宗昌老师2005年获“基础医学院第四届教师讲课比赛第一名”、2006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届教师讲课比赛优胜奖”;张进老师2005年获“基础医学院优秀多媒体课件奖”;郭锡全老师2006年分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优秀教学软件二等奖”(第2名)、“广东省医学会优秀网络课程一等奖”(第1名)和“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教育技术成果三等奖”(第1名)。


校外专家对我校中医诊断学课程建设取得的成绩同样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医诊断学学科带头人陈群教授带领下,经全体教师共同努力,课程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构建起良好的教学平台。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注重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硕果累累,主编或副主编一系列质量高、影响大的《中医诊断学》教材。还相应出版了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教学理念前卫,教学方法、手段先进,教学设施完备,教学条件良好,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优秀,在国内同类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居于领先地位。


课堂教学录像资料是本课程信息占有量大、教学效果优秀的基本保证。本教研室目前除望诊、舌诊、按诊、脉诊录像、自制的多媒体CAI教学软件外,还有大量从临床拍摄的第一手图片资料,丰富了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需求,使学生在没有接触临床的第一年内,即对有关内容有了感性认识,为学生今后学好临床各科打下基础。
鉴于本课程建设处于国内外同行业的领先地位,故常有国内外兄弟院校的同行来我处参观学习和交流。近三年分别接待了来自云南、湖南、辽宁中医学院以及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的老师们。我们在中医诊断教学工作中所取得的不斐成绩,令各位专家、同行赞叹,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4-6课堂录像(课程教学录像资料要点)㈠ 陈群教授
第一部分 脉诊实验
1.脉象模型手的实验
【教学要点】
⑴ 介绍脉象模型手一般情况,示范操作与讲解;
⑵ 学生进行脉象模型手具体实验练习;
⑶ 学生分组交互摸脉练习。
2.脉象仪的实验
【教学要点】
⑴ 讲解脉象仪的使用方法及其要点;
⑵ 描记两位同学关脉的浮取、中取、沉取脉象图形,据此讲解常脉与病脉的区别。
第二部分 病案教学--病因辨证:疫疠证候
【教学要点】
1.介绍病案;
2.请同学从病因病机证候等方面谈及自己的观点;
3.教师从病因病机、病位、证候分析、治法方药等进行分析病案,并讲述相关概念积粉苔的定义及其临床主病;
4.

讲授疫疠的概念、病因、特点、临床表现、辨证要点、治则方药。
㈡ 杜坚副教授
舌诊
【教学要点】
1.简介舌诊的原理和意义;
2.简介舌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3.讲授正常舌象;
4.讲授望舌质和舌苔。
㈢ 陈启松副教授
问诊
【教学要点】
1.问诊的注意事项;
2.问一般情况;
3.问现在症 ⑴ 讲解“十问歌”;
⑵ 问寒热 ①“恶寒”及“畏寒”的概念及产生机理,② 表证发热的特点,
③ 但热不寒,④ 寒热往来;
⑶ 问汗 ① 汗的生理功能,② 表证辨汗:表证有汗与无汗的机理,
③ 里证辨汗:自汗与盗汗的机理及特征,④ 战汗的临床意义。
㈣ 修宗昌副教授
脾病辨证
【教学要点】
1.介绍脾脏的生理与病理;
2.讲授脾气虚证、脾阳虚证、中气下陷证和脾不统血证:概念、病因病机、表现与分析、立法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