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渠开国大典 主持开国大典的林伯渠

2017-11-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林伯渠(1886-1960),原名林祖涵,湖南临澧人.早年加入同盟会.中华革命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实践中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

林伯渠(1886—1960),原名林祖涵,湖南临澧人。早年加入同盟会、中华革命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实践中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1921年1月经李大钊、陈独秀介绍加入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我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林伯渠参加了南昌起义。1933年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财政部部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7年冬至1948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他领导边区军民,建立三三制政权,实行精兵简政,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进行经济文化建设,把边区建设成为模范抗日根据地。

1937年起,多次担任国共谈判的中共代表,后又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主持开国大典。1954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他是中共七大、八大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党内,他被誉为“自辛亥革命以来,总是站在革命最前线的老战士”。

【故事】

“房子只要能住就行了”

长征途中,黄镇曾为林伯渠画过一帧“夜行军中的老英雄”的素描:一手高举小马灯,一手拄着棍子,打着绑腿,穿着草鞋,正和大家一起跋涉行军。

长征开始时,林伯渠已是50多岁的老人了,为照顾他的身体,组织上给他分配了一匹马。但他的马不是用来骑人的,而是用来驮背包和文件的。白天是这样,到了黑夜,他手中总是提着一盏小马灯。每遇溪流隘口,他都要用小马灯为大家照明,引导大家安全通过。

大家担心林伯渠的身体,坚持要他骑马,林伯渠则风趣地说:“大家都是用两条腿走,我已经多了一条‘腿’(指拐杖),为什么还要用四条腿呢?”林伯渠坚持用自己的双腿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大雪山,走过了茫茫无际的大草地,走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到了延安,身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住的是最普通的土窑洞,有关方面考虑到他的年龄和身体情况,曾经专门为他砌了三孔石窑洞,但他坚决不肯住。

延安的冬天相当寒冷,一般同志每天也要一早一晚各烧一盆火取暖,像林伯渠这样一位年事已高的党的高级干部,多取一点暖也是应该的。但林伯渠坚持和大家一样,一天只烧两次火。他睡的床,是用两个三角凳支起来的最简陋的木板床。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盖一床白粗布打补丁的棉被,枕一个包着衣服的包袱当枕头。一件带补丁的大棉袄,腰间扎一根草绳,是林伯渠在延安的冬天最常见的装束。

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家住在中南海怀仁堂后面,因房子年久失修,不但墙坯掉了,而且还透风漏雨。管理局的同志多次建议要对房子进行修理,但林伯渠坚决不同意:“我们的住房比农民住的不知好多少倍,房子只要能住就行了。”

结果此事一拖就是10年,最后,因房梁再不加固就有可能发生危险,他才同意修理,但又一再强调修理费用不能过高。结果,管理局的同志只能根据他的要求,对房子作了最简单的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