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点之乐 一代传人“宗圣”曾参之父 曾点严教子女

2018-03-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曾点,字皙.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人.系儒家一代传人"宗圣"曾参之父,他自己也是孔子的学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其名为"茂".曾点被列为孔子

曾点,字皙。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人。系儒家一代传人“宗圣”曾参之父,他自己也是孔子的学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其名为“茂”。曾点被列为孔子门徒七十二贤人之一,故后与颜回之父颜无繇、孟轲之父孟孙激等人并祀于曲阜孔庙后部的崇圣祠。史籍对曾点的记述极少,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与举止在当地被传为美谈,并有鲁之狂士之称。

曾点对子女教育之严堪称第一。据《孔子家语》载,有一次,曾点叫曾参去瓜地锄草,曾参不小心将一棵瓜苗锄掉。曾点认为其子用心不专,便用棍子责打曾参。由于出手太重,将曾参打昏。当曾参苏醒后,立即退到一边“鼓琴而歌”,以此告诉父亲,作为儿子的他并没有因为被误打而忿忿不平。

孔子知道此事后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今参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安得孝乎!”曾参说:“参罪大矣!”据《孟子·尽心章》载:“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以上史实被当地人总结、后形成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棍棒之下出孝子”之说。

曾点在谈论志向时,将他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据《论语·先进篇》载,他和子路(仲由,字子路)、冉有(冉求,字子有)、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坐侍于孔子旁谈论各自的志趣,当孔子问曾点时,正在弹瑟且近尾声的曾点铿的一声将瑟放下,站起来答道:“亦乎二三子者之撰。

”孔子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曾点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叹曰:“吾与点也。”对曾点的想法大加赞赏。等子路、冉有、公西华走后,曾点向孔子请教这三个人志向的长短时,孔子指出了子路的不谦、冉有的不实、公西华的过谦。

对待朋友,曾点也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情感。鲁国大夫季武子死后,曾点前去吊丧,“倚门而歌”,以悼死者。

曾点死后,以孝著称的曾参为其举行了简单的丧礼,被历代奉为厚养薄葬的典范。汉代三符在《论侈丧》中说:“南城之家,曾子非不孝。“南城之家’即指在鲁国南武城的曾点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