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毕业 陈力丹给人大毕业生的最后一课

2017-11-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原标题:陈力丹给人大毕业生的最后一课6月12日在人民大学第三教学楼的教室里,深受学生爱戴与景仰的陈力丹老师给新闻学院的毕业生们上了"最后一课

原标题:陈力丹给人大毕业生的最后一课

6月12日

在人民大学第三教学楼的教室里,深受学生爱戴与景仰的陈力丹老师给新闻学院的毕业生们上了“最后一课”。在这堂课上,丹爷送给了大家5句话。

(1)“认识你们所处的社会位置。”

毕业在即,很多人要离开校园,告别象牙塔,开始步入社会。陈力丹老师首先提醒毕业生们,清醒、正确地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2017届毕业生的“社会位置”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即“青年”与“未来”。

马克思说,“人民生命的源泉——青年”。毛主席也曾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20多岁,应该是最具朝气、最看得到希望的年纪,我们暂时告别求学生涯进入社会,身上载着的不光是前几年积累下的知识和技能,还带着师长赋予我们的期望。

“谁害怕思想之宫所在的密林,谁不敢持利剑冲进密林又不敢以热吻来唤醒沉睡的公主,谁就得不到公主和她的王国……只有这样的热情才是真正的热情:它像苍鹰一样,不怕思辨的乌云和抽象顶峰的稀薄空气,朝着真理的太阳飞去。

”丹爷认为,恩格斯这段话所反映的对真理的执着、勇敢,是我们离开学校、走进社会以后同样应该具备的。因此,作为青年的我们,走出校门时,既要揣着希望、带着朝气,也要身负责任、胸怀勇气,对于“真理”的追求,是不应该随着告别校园而降低的。

(2)“希望大家一生都要有所作为,有一种要做事和把事情做好的信念。”

“有所作为应该是一个基本的要求,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名家,而是要求大家能在一定的领域里成为行家里手。”陈老师回忆,1979年与他一起到光明日报社报到的同事当中,除了他自己后来离开了光明日报,其他三人虽然调过部门、换过岗位,但都在光明日报干了一辈子。这是他们那一代人的一个“特征”。现在人们的“三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有一点始终没有变,那就是不要“混日子”,要“有所作为”。

陈力丹老师从1964年就开始写日记,当时自己每本日记本的第一页都有两段话。

“青春呵,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

这一段话让陈老师印象深刻,“力争上游”四个字更是一直记到现在。在给同学们写寄语时,他永远都是写“力争上游”四个字。“在做一件事时,你要争取60分,就要拿出80分的功夫,否则你很可能不及格;要争取80分,就必须做到100分;要争取100分,那就得拼命。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不是说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做到100分,但是你要知道‘力争上游’这个词的含义。要比你的目标,更高一倍地去努力,才能达到你的目标。”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

这段话,很多人烂熟于耳,但能践行于心的又寥寥无几。回望自己奋斗过的30余年,陈力丹老师认为自己实现了“力争上游”这一目标,没有“虚度年华”,也没有“碌碌无为”,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努力做到了最好。“如果以后能有人超过我,我非常高兴。因为我已经‘停止’了,那么如果有人超过我,这才是很好的事情。”

(3)“要永远继续学习”

“几乎所有的同学进入社会工作以后,就会很快地感觉到,自己原来学到的东西都被‘掏空’了。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面对自己所遇到的困难,这同样是自己在面临不同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时的要求。在当今的环境下,应该多利用最先进的传播手段看点有文化含量的东西。从‘中国人民大学’文科类专业毕业学生,一定要有文化素养、人文精神。”

在陈力丹老师看来,“我们”这一代人掉到了知识的蜜罐里,没有像他们一样在十七八岁的年纪进兵团、扛麻袋、修理“地球”。但是对于知识却普遍没有他们那么“渴望”。比如,陈力丹老师在刚刚进入光明日报社时,发现报社有一个小图书馆,无比高兴,在那里的2年里,他将小图书馆内的书籍全部都翻遍了。

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环境,造就了他们对知识的“饥渴”。陈老师曾在参与录制凤凰大视野的节目《我的大学》,与李银河、梁晓声一起分享大学的生活,而对知识的“如饥似渴”是他们的共同点。当今时代下的我们,或许可以通过这个节目,感受一下前辈们年轻时对知识的狂热追求。

(4)“关于谈恋爱”

“恋爱”,是大多数人一生中不可回避的关系。恩格斯曾说,“两个人比一个人更人性一些”。而现在的很多人打着“爱情”的旗号,追求过多的物质。

“你们这一代,与我们那个时代相比,在经济条件上好了许多,大部分人没有经历过太艰苦的日子,因此最好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女同学也不要过多地依赖男同学。在恋爱或者婚姻关系中,双方是平等的,可以共同创造未来。”

(5)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法律是行为的底线,法律上面还有一条内在的底线:道德。道德形成于法律之前,道德无形法律有度。法律约束行为,而道德约束的是内心。

“对于我们来说,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说谎’。‘说谎’或‘造假’这些由记者制造的看点,如果不坚决加以制止,传媒的公信力将丧失殆尽。马克思曾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是一种内心认同,如果没有这种认同,我们讨论来讨论去,可能会走回道行政他律方面,而我们新闻界更加需要的是自律。”

道德是具体的,对于文科毕业生而言,不说“空话”和“套话”(包括那些高调的美文学煽情词句)应是基本要求。空话套话的实质是形式主义,虚情假意。党中央反对“四风”,第一个反的就是形式主义。

讲真话,则是触及道德底线的要求。现在一些情形下似乎不讲假话不行,而陈力丹老师在几年前给本科毕业生提过几点“底线以下”的无奈要求:

第一, 讲真话;

第二, 不主动讲假话(沉默);

第三, 不得不讲时,则不要为假话添枝加叶。

“有道德”是基本追求,“有益于人民”则是更高的追求。陈力丹老师提到,2013年旧金山空难发生以后,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中有这么一段话:“如果她们在世,知道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在关注她俩,王琳佳也许会惊喜地睁大了眼睛,笑眯眯的,而叶梦圆也许不敢相信地跳了起来。”后来在人大新闻学院的一次考研复试中,这篇稿件被作为考题。

但考试过程中没有一个考生指出来这段话在行文上存在问题。考官们不由得失望叹气,现在的学生为何连基本的“人性”都没有了……“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首先就应该做到对他人及他人生命的尊重。”

“我来自人民,要回馈人民,现在毕业了,不论到了哪里,不要忘了读书的那个大学,叫‘人民大学’。”

陈力丹老师在毕业生离校前上的这一堂课,从“青春”说到了“理想”,从“恋爱”聊到了“学习”,从“有所作为”谈到了“有道德”。他将自己丰富的经历和经验浓缩成5句话传授给晚辈,而我们也感受到了丹爷对我们事业上的谆谆教诲和生活上的叮咛嘱咐。

胡百精老师说,向陈力丹老师的君子人格、学术精神以及所有的学术成果致敬,虽然这堂课名为“最后一课”,但这不会是陈力丹老师给大家上的“最后一课”,也不会是毕业生们听的“最后一课”。

也许,这就是师者对学生们的祝福、期冀与传授,而下面几段话,则是即将离开校园的学生对师者的崇敬与感恩。

“丹爷的最后一课,像个朋友在跟你讲述他的人生故事。青年,职业,道德,娓娓道来,深入浅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出现频次依旧很高,很亲切,仿佛回到了一切刚开始的地方——为了进入人大新闻而努力拼搏的考研时光。接下来的人生,听丹爷的,力争上游!”

“景仰着丹爷的光辉来到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听着丹爷的最后一节课离开这里。比著作等身更令人敬佩的是严谨治学、一以贯之,丹爷给毕业生最大的忠告就是立身行事,德为先。”

“有些话力丹老师说,就会感觉很真,别人说就感觉很假。要是别人跟我讲马克思,估计我撒腿就跑,但丹爷讲,我竟然还能感动到眼里含泪。他的思想够真,他的行为够真,因此他能真的令人信服。这就是君子人格吧,由内而发,发而幽芳,装是装不出来的。”

“在新闻学院的课堂上,老师们对于‘道德’的讨论甚至比采写编评等业务内容还要多,这也是我认为学到的最为珍贵的东西。从新闻学院走出去的人,即使没有进入相关行业,仍然不会轻易抛弃曾经学到的信念与原则;即使进入新闻行业,有时候身不由己,也会努力在心中维持正确的判断。”

“陈老师讲的那些理儿,其实没有什么你没听过的,但践行那些理儿却要用一生的时间。比如不说假话,听着很轻巧,但很多人为之改变了命运,甚至失去生命。与时间长河相比,我们只是沧海一粟,回望人生时不要求它闪闪发光,但求能经受住这些简单道理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