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宽新年 中原老戏骨王宽卖唱育孤十余年 续写家风新传奇

2018-04-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新网郑州2月4日电 题:中原老戏骨王宽卖唱育孤十余年 续写家风新传奇中新网记者 门杰丹有"中原老戏骨"美誉的国家一级豫剧演员王宽,十余年来

中新网郑州2月4日电 题:中原老戏骨王宽卖唱育孤十余年 续写家风新传奇

中新网记者 门杰丹

有“中原老戏骨”美誉的国家一级豫剧演员王宽,十余年来卖唱抚育6名孤儿,其善举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近日,王宽接受采访时坦言,孩子们像白桦树一样茁壮成长,他们正直善良,懂得感恩和助人,自己的付出都值了,这辈子没什么遗憾了。

记者在郑州一普通民居见到王宽夫妇时,他们正和孩子们一起打扫屋子,迎接农历新年的喜悦挂在全家人的脸上,场面十分温馨,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完全看不出孩子们和王宽夫妇没有血缘关系。

情系孤儿 弱肩扛起一个家

1943年,王宽出生在河南省淮阳县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从小喜欢唱戏的他先后在西藏豫剧团、郑州豫剧团工作。在剧团,他唱腔嘹亮,任劳任怨,深受大家的喜爱,连著名豫剧大师常香玉见了他也赞不绝口,说他戏路广,是个难不倒的好演员,被人誉为“戏骨”。

1999年,退休后的王宽回老家探亲,偶遇6名孤儿,动了恻隐之心,以出钱救助、买轮椅等方式开始资助他们。之后的两年时间,王宽和老伴按时给孩子们寄去生活费,还经常带些生活用品和衣服去看望他们,每逢假期,就把他们接到郑州来和他们一起过。

2002年,这些孤儿的亲人相继去世,王宽夫妇决定把孩子们接到郑州和自己一起生活。这个决定几乎遭到了亲戚们的一致反对,可是,除了生活不能自理的荣华,王宽夫妇还是义无反顾地把其余的5个孩子接到了家里。当时,女儿女婿因为外孙王海龙罹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而离婚,3岁的王海龙也由王宽夫妇抚养。

从那时开始,这6名孩子便和王宽夫妇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为抚育孤儿 老戏骨卖唱十余年

6个孩子,单靠王宽夫妇一个月3000多元的退休工资,远远不够,家里的经济“窟窿”越来越大,走投无路的王宽,开始去新兴起的戏剧茶楼卖唱。虽然在豫剧行当干了几十年,生旦净末丑全能拿得下,但有时候也会坐冷板凳,无人问津。艺术家的清高和尊严被现实摧残得零落满地,他内心十分苦闷,有时还默默掉泪。

后来王宽卖唱育孤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当地关注,王宽坐冷板凳的情况才有好转。为了在表演中更受欢迎,有更高的收入,王宽还在66岁时专程去学习了川剧中的变脸,他把传统的豫剧和变脸结合起来,唱什么就变什么,得到了观众的极大欢迎,收入也日益可观。

后来,王宽为了赶场子,一夜要去十几个茶楼演唱,有时还要去外地演出,往往到家时已是凌晨两三点,有时刚躺下,剧场里一个电话“王老师有人点你的戏”,王宽便会赶紧翻身起来。长期高强度的生活让他的健康急转直下。他常常感到心脏不舒服,有时疼起来满头大汗,但想到几个孩子,他还是咬着牙强忍着不适继续演出。

2009年一次演出后,王宽病发倒下,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之后转院北京,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出院后不顾医生静养的嘱托,只休息了几天,便又开始了赶场的生活。十几年间,因为过度劳累,他住了10几次院,光病危通知就下了四五次。

爱如火炬 续写新风代代传

所幸,在王宽夫妇的倾力养育下,这些孤儿慢慢长大,虽然不是亲生的爷爷奶奶,孩子们却觉得分外温暖。生病了,爷爷会陪他们去打点滴,奶奶想尽办法给他们做好吃的,他们几乎不用为钱的事发愁。

除了抚养这几个孩子,王宽夫妇只要碰上需要帮助的人,总会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比如:义演为病友、为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等募捐,去医院或孤独症学校义演等。期间还多次拒绝爱心人士捐款。

“我们还过得去,钱应该给那些更需要的人。”这是王宽回绝爱心人士时常说的一句话。

十几年来,孩子们被王宽夫妇的善举和爱心潜移默化着。2015年,抱着为王宽夫妇举行一个盛大的金婚婚礼的梦想,孩子海龙携带弟弟妹妹悄悄报名参加中国梦想秀节目,让王宽夫妇意外又感动。

之后,海龙把赢得的25万元的梦想基金全部捐给了西安一个需要换肾的病人。之后,海龙在酒吧找了一个驻唱的工作,拿到第一个星期的900元工资后,马上买了两辆轮椅,送给两个在街上卖唱的病人。

在王宽夫妇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也都成了正直善良的人,他们自食其力,懂得感恩,懂得珍惜幸福,并像爷爷奶奶一样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人。在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上大学的时候,每到暑假,汪雯娜都会和爷爷奶奶回到淮阳老家,教当地的留守儿童唱戏、乐器演奏和舞蹈。而每当爷爷奶奶说哪里有个义演需要他们时,孩子们都会毫不犹豫地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