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之谜:神秘肉团到底是什么【图】

2017-10-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去年6月30日,陕县张茅乡苏村少年苏伟在河道里发现一个神秘的"肉团",而至今全国已发现 20多个类似的"肉团",它们是否为传说中的"太岁"?而关于"太岁",民间有"不可在太岁头上动土"的说法,又被<本草纲目>等称为"肉灵芝",食用可长生不老,秦始皇曾派三千童男童女寻觅."太岁"究竟为何物?能否延年益寿?人类对它究竟了解多少?河道惊现神秘肉团正午阳光下,陕县

去年6月30日,陕县张茅乡苏村少年苏伟在河道里发现一个神秘的“肉团”,而至今全国已发现 20多个类似的“肉团”,它们是否为传说中的“太岁”?而关于“太岁”,民间有“不可在太岁头上动土”的说法,又被《本草纲目》等称为“肉灵芝”,食用可长生不老,秦始皇曾派三千童男童女寻觅。“太岁”究竟为何物?能否延年益寿?人类对它究竟了解多少?

河道惊现神秘肉团

正午阳光下,陕县张茅乡张茅村村南的河道鲜有人踪,萋萋荒草中,仅有一两个孩童嬉戏其间。这与一年前的7月份相比,情景迥异:因为一个少年偶然发现了一个神秘的肉团,当时这里引来了很多人。

神秘肉团的发现者为16岁的苏伟,家住离张茅村不到三里的苏村。苏伟的父亲苏和平在张茅村公路边开设了一家煤球厂。6月30日,放假的苏伟来到煤球厂玩耍。中午时分,连续三天暴雨后的天气逐渐放晴,趁大人们休息的时间,苏伟一个人悄悄摸到河道里玩耍。

他跑到河边,兴致勃勃地摸鱼。正摸得高兴的时候,突然间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他回过头看,似乎淤积的冲刷物中埋藏着一个东西。扒开冲刷物,一个硕大的蘑菇状的东西露出头来。“能有这么大的蘑菇?”苏伟有点惊奇,用脚踢了踢,感觉肉乎乎的,蘑菇怎么会这样?他有点好奇,又用手摸起来,的确像一团肉,冰凉冰凉的,根本不是蘑菇。

难道是水里的“怪物”?突然而至的想法让他打了个寒战。他有点害怕了,赶紧后退了几步,以防遭到攻击。

但肉团纹丝不动,丝毫没有攻击的迹象。苏伟胆子大了起来,用一根棍子朝肉团戳了戳,还是没有反应。这让苏伟意识到,肉团并不具备攻击性。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想弄明白肉团到底是什么东西,他走过去,扒去肉团周围的杂草,发现肉团有水桶粗细,而且深深地陷入淤泥当中。

挖了半天淤泥,还没有看到肉团的底部。似乎很深,下边也无法用手挖起来。苏伟赶紧跑到煤球厂,找到父亲苏和平,说他在河道里发现了一个神秘的肉团。

正在睡午觉的苏和平睡意正浓,并没有放在心上。苏伟只好自己拿了把铁锨,回到河道重新挖起来。挖了半天,终于看到了肉团的底部,比上半部细了许多。这种椭圆柱的形状,让整个肉团看起来像是一个孩子们玩的陀螺。

看了半天,苏伟也没有看出什么名堂。苏伟把肉团扛到煤球厂,找了辆摩托车,把它带回了苏村。

神秘肉团卖了一万元

正在家忙活的苏伟的母亲令狐俊丝,被苏伟突然带回来的这个大家伙吓了一跳。“是什么东西啊?你从哪儿弄来的?”令狐俊丝有点奇怪地问。苏伟将经过告诉了她。她仔细打量起来这个被淤泥弄得黑乎乎的肉团,也看不出是什么东西。

令狐俊丝找来一个大盆,倒满水,把肉团抬进去。刚开始,她并不敢去碰它,等苏伟告诉她并没有危险后,她才仔细地冲洗起来。

冲洗十来盆水后,肉团终于被洗净。令狐俊丝发现其外皮如牛皮一样,内有一层层似肌肉的组织,半腰处还围着一圈花纹,看起来十分好看。

令狐俊丝找来大秤,称了称,有46公斤重;又找来尺子量了量,高116厘米,胸围达60厘米,真够庞大的。

令狐俊丝找来村里几位80多岁的老人,老人们看了也连连称奇,都说活了一辈子,还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奇怪的东西。

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令狐俊丝一筹莫展,只好把它搁在有水的盆里,放在西屋靠门的墙角。

老苏家挖了个神秘的肉团怪物。这个惊人的消息很快在当地传开,很多人跑来看稀罕,连陕县县城和三门峡市区的人也利用下班的时间开着车来看。许多天,令狐俊丝早上一开门,就看见门口站了不少人,到了晚上10点多,人还没有散去。小院里经常挤满了人,拉着她问这问那,连下地的时间都没有。一遍遍的重复回答和无法下地,让令狐俊丝烦恼无比,想尽快处理掉肉团。

几天后,从外地过来两个人,说是看了当地报纸,特意过来看稀罕。两个人自称是山西人,但听口音更像河北人,他们想买下肉团。这正合令狐俊丝尽快处理掉肉团的心意。

两人出价5000元,说还不知道是不是药材,恐怕不是药材赔钱。看令狐俊丝有点犹豫,就马上加价到1万元。

令狐俊丝并不清楚肉团到底值多少钱,想着反正放在家里也没有什么用,再说1万元钱也不少了,就爽快地答应了。

两人付完钱,还让她签订了一份不许反悔的协议,并告诉她:他们正在搞研究,准备推广养殖,等将来成功了,会第一个通知她。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令狐俊丝才从三门峡、洛阳甚至外省前来看稀罕的人们口中得知,肉团经过专家初步鉴定叫“太岁”,很稀罕。

曾是秦始皇寻找的“长生不老药”?

“太岁”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东西?令狐俊丝弄不明白。“太岁”被卖掉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她陆续接到上百封信和无数电话,除了好奇想看和想要高价收购的之外,还有不少希望借此治病或延年益寿的。

怎么能治病和延年益寿呢?令狐俊丝想不明白,不过她很早就听说过一个说法:不要在太岁头上动土。说的是农村盖房子,发现“太岁”之后就不要动工了,不然会招致灾祸。

令狐俊丝从来访的求助者口中得知,外地发现的“太岁”有神秘的治病功能。

最著名的,当是陕西周至县农民吴凤莲1992年8月22日在渭河发现的一个20多公斤重的太岁,放在屋子里,本来很多蚊蝇一只都没有了,她还割下二两多的一块,倒了一瓢水在锅内熬化成面糊糊一样的汤,喝了以后几天内神清气爽,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无独有偶,2004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民张永平发现的太岁泡过的水,有人喝了之后困扰多年的头痛病消失了;还有传说称一个肝癌晚期的病人在喝了泡过肉灵芝的水后竟然奇迹般好了。

这样的传闻,让“太岁”显得更加神秘。其实早在几千年的中国古籍《山海经》中就有过“太岁” 的记载,称之为“视肉”、“聚肉”、“肉芝”,也就是“肉灵芝”,是古代帝王喜欢吃的一种可以长生不老的东西,“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吃着长着;明代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也提到了这种“肉灵芝”,并把它列入“菜”部“芝”类,与灵芝并称为“本经上品”,对疑难杂症有特殊的疗效,并且“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所以古代帝王都想得到这种“长生不老药”,秦始皇就曾经派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到古代瀛洲(现在的日本)寻找这种“肉灵芝”。

据河北省农科院遗传研究所王朝江研究员统计,近几年在国内发现的“太岁”有20多个,分别分布在东北、内蒙古、陕西、河南等地。在河南发现的除了令狐俊丝的以外,还有在商丘永城发现的2公斤的等几例,本报有两三位摄影记者曾拍摄过。

将来像种蘑菇一样种“太岁”?

“太岁”究竟是什么东西,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不少研究者。

陕西周至县的太岁被发现后,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曾经切下一块进行研究,他发现这个没鼻子没眼的肉块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说明它是一个生物体;通过呼吸指标测试,发现它能够产生二氧化碳,这表明它能够产生呼吸作用,还活着;它还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变大,证明它一直在生长。

至于它是否像传说中的那样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杨教授通过检测发现,它含有50%的蛋白质和核酸,后者进入人体可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从这一点来说,它还是具备药物的功能的。

但王朝江认为,目前发现的“太岁”当中,并不完全都是黏菌复合体,至少还有另一种真菌。

王朝江曾将一块“太岁”样本切割成两三毫米大小的接种块,分别放到30个试管的培养液中。24小时过后,他在显微镜下发现它们竟然长出了5毫米长的菌丝,菜豆形的孢子和一条条菌丝清晰可见。这表明该“太岁”是真菌构成的组织体,而非黏菌复合体。

据此,王朝江认为,虽然各地发现的类似的东西都叫“太岁”,但它们只是质感一样,形态上差距很大,“太岁”至少应包括黏菌复合体和真菌两种。

这些研究无疑揭开了“太岁”神秘的面纱,但离看到它的真面目还有一定的距离。比如它为何能快速生长,需要什么样的生长环境,含有什么成分,是否所有的太岁都具有开发价值等,还是一个谜团。

目前,不少研究人员正着手深入研究,并正在试验开发推广的可能。也许有一天,人们可以像种植蘑菇一样随意种植“太岁”。

 1992年8月22日,陕西周至县农民吴凤莲和儿子杜战盟到渭河边上去打捞因山洪暴发而冲入河中的浮柴, 

采访 吴凤莲:我们这没有柴火烧,只要河里一发水,河里就从山里飘下来树枝,我们就到河里去捞柴火烧。 

上午9时许,他们突然看见湍急的河水中有一大块黑乎乎的东西,儿子杜战盟跳入齐腰深的水中一把抱住此物,将其拖到岸边,将它放在沙滩上仔细察看和触摸。 

采访:吴凤莲 大概就是圆的,长长扁形的,黄黄的好像牛身上的皮,就那样子,端起来就像河里的鹅卵石。当时我把它当成是牛腿上的一块肉,在泥里水里不敢动,我拿脚踏。 

由于渭河经常发大水,有时就从上游冲下死牛死猪等动物尸体,开始的这次发现并没有引起吴凤莲母子的注意。所以她们没有把发现的不明物带回家。但是过了三四天,吴凤莲改变了主意。原来在村里人们经常把动物的死尸,埋到地里当肥料使用。吴凤莲觉得那个肉团可以拿回来埋到自己地里。于是决定再去看看。然而没想到那里的景象让他们大吃一惊。 

采访 吴凤莲:后来时间长了,水落下去了,在干河滩上搁着,已经隔着四天了,三天以内河的死鱼就已经生虫了,那个东西旁边光溜溜的,什么东西都没有。 

看到这个东西在三伏天里既没有烂掉也没有招蚊虫,吴凤莲母子觉得这个肉团有点奇特。于是她们把东西搬回来以后,并没有把它埋到地里,而是把它洗干净以后,放到一口大铁锅里。一个星期以后,令人没想到的事情再次发生了。 

采访 吴凤莲:(一个星期以后), 发现它大了,有些人就猜想它可能长,这是个活物,大小据我来看,周围一圈大了两寸。 

据吴凤莲回忆,当时刚搬回来的时候她们称的重量是20多公斤,这次称过以后,发现长到了35公斤。几天时间竟然长了10多公斤。看来他是块活肉。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既然是肉的话,能不能吃呢? 

采访 吴凤莲:我拿了刀子割开了它 ,一割,一看里面,像是白肉,我跟我的孩子说:这怎么像肉一样。我和我孩子一商量,割了一块,放到炉子上熬。割了一块肉,有二两重,倒了一瓢子水,熬了一个多小时,就熬化了,提起来就像面糊糊,是粘稠的。孩子搁点糖,喝了然后就对我说没有什么味道,我说没有什么味道,就没有什么坏处,只有好处,要是有坏处,人心里就发恶心,这个可没有。 

据吴凤莲介绍,后来他们在食用了“肉团”后的几天时间里,都神清气爽、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而且,在蚊蝇多如牛毛的三伏天,放置这个“肉团”的屋子里一个蚊蝇也没有。没过几天,吴风莲家发现宝物的消息传遍了当地。许多村民都来割肉。其中有个村民切下来100克重的一块,没想到几天时间就长了一倍。更为奇怪的是这个“肉团”原来割下来几块肉的地方没过几天便又重新长好。有的人就说这是传说中的太岁,谁吃了就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那么这个肉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生物体,它是否是传说中的太岁呢? 

陕西周至县发现不明生物体的消息,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传开,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而这些报道也引起了西安一些科研机构和院校的重视。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因为当地村民传说这就是太岁,因为太岁本来就是一个带有迷信色彩的一个东西,然后各种各样的说法很多很多。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社会上打电话的,各界打电话的,问询的人特别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西安)市科委指示西北大学尽快拿出科学结论来。 

1992年9月的一天,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受命前往吴风莲家进行科学调查。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因为系上当时给我交代说是发现了一个动物,但是我去了以后根据这个动物的特性一看,没头,没身子,当时的形态它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中间比较厚,边缘比较薄的,这么一个椭圆形的一个东西,表面带有褐色,然后腹侧带了一些纯白色,当时用水一拍就跟肥猪肉差不多的那种感觉,所以当时我们非常吃惊,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是根据外形,根据形态结构,当时初步判断这有可能是一个生物,有可能是一个生物,但是究竟是不是,所以当时我提出来必须得做一个,就是说得取一点材料,带回我们生物系得做一些实验, 

由于当时在现场无法判定这个生物体的种类特性,所以杨兴中在征得吴凤莲的同意后,从肉团上切割了一块当作实验材料,马上赶回西北大学进行科学鉴定。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首先是不是一个生物,那么从它的一个生命的特征再来做判断,如果是生物的东西,就有细胞结构,那么这个细胞通过细胞的结构以后,就可以判定你是植物,还是动物,还是其他的东西。 

通过对这个不明生物体细胞学的鉴定,发现它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这就证明它确实是一个生物体。但是它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变大,是因为它自身生长的缘故,还是像死去的生物死尸一样在水里泡大的呢?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在实验室简单测了一下呼吸的指标,通过仪器测了以后,这个东西有呼吸作用,就是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直接测定,就证明了它有一个代谢过程,有二氧化碳的产生,那就证明它是活的。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董兆麟:它繁殖的很快,它没有鼻子,没有眼睛,什么都没有,它就那么一块肉,肉呢,它是死的,放了三天以后它就发臭了,但是它不发臭,所以认为它是一种活的生物体,但是这个生物体目前的话,人们在整个生物界又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没有对它进行鉴定。 

虽然科学实验证明这个肉团是一个活的生物体,但是由于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社会上关于太岁的传说愈演愈烈。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太岁这个词,在农村里面一直是源远流长的,一直有这个太岁这一说,所以一旦土里头挖出一个肉乎乎的一团的这个东西,老百姓都认为是太岁。从我小的时候人们就说,老人经常给我讲这些事情,讲过去谁家盖房子的时候,挖地的时候挖了个太岁,从此那一家就败落了,还有死人的,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所以这个在关中这一带老百姓广为流传的一个事情,所以一旦河里挖出这么一个怪怪的,像个肉,又不腐烂没有任何味道东西,他们第一印象可能是太岁。 

据中国一些辞书的解释,太岁是古代民间对木星的一个别称,木星它每12年要围绕太阳转一圈,它每一年有一个位置,地下相对应的就有一个太岁出现。民间传说盖房子兴土木的时候门不能正对着它在天上的星位。不然地上的太岁就会动怒。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太岁头上不能动土“的说法。如果按照民间的说法,人们对太岁是十分避讳的,但是为什么又把它与长生不老联系在一起呢? 

其实在中国几千年前的古籍《山海经》中就有关于太岁的记载。在<山海经>中太岁也被称为 “视肉”、“聚肉”、“肉芝”。你看都带个肉字,说明可以食用。据《山海经》记载,“视肉”最早是作为古代帝王生前喜欢食用的物品出现在古帝陵前的。具有 “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 的特点,也就是说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长,这和陕西周至发现的“不明生物体”似乎一样,具有自生自长的能力。至于吃了以后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说法,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确有记载。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把它叫做肉芝收入“菜”部“芝”类,与我们现在见到的灵芝,并称为“本经上品”。《本草纲目》里还列举了几部以“芝”为主的药方,说明对一些疑难病症有着特殊疗效,其共同的特点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而且由于它具有自生自长的特点,显得更加珍贵.所以历代帝王都千方百计去寻找它,其中据说古代帝王将相寻找肉灵芝的故事,以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找药最为著名。 

据《史记·秦本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听说东方有一种仙药,食用以后能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在秦二十八年亲自率将东行寻找仙药,他来到了山东省的琅琊镇,寻访到了非常出名的方士名医徐福,命为其寻找到长生不老的仙药,并赐给徐福大量的人力、物力。徐福随即率五百童男童女东行,来到了山东蓬莱寻找仙药不成。于是徐福又修造船只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扶桑,到达了古代瀛洲、方丈也就是现在的日本列岛一带继续寻找仙药。据说秦始皇让徐福寻找的仙药当中就有肉灵芝。然而2000多年过去了,徐福和他的寻找船队消失在历史长河里,而它梦寐以求的仙药也化为了历史传说。但是在陕西周至县发现的这个不明生物体,却再次把人们与肉灵芝联系在了一起。 

采访 陕西省中医研究院 副院长 米家烈:古代的肉灵芝上面的描述呢,本草纲目上它描述的比较详细一些,我去看的时候 它的形状就是像描述的,它的这个黄的像紫金,这个切起来就像一块肉,那个紫金你看起来就像那个紫金颜色又发黄又紫。而且,它的外圈上还有,一圈一圈好像在那个增生,一圈一圈的在那里发展,发育这个过程中留下的一个痕迹都比较很清楚,那个手摸到上头光光的,而且摸下来还一点黏度感,就好像咱们那种椒盐蛋白那个在上面出现的那种现象,感觉到非常的宝贵,我也没敢用手很有劲的去摸,就轻轻地看了一下我感觉到这是一个宝贝,我可以断定地说它就是肉灵芝。 

米家烈的说法源自《本草纲目》对肉灵芝的描述。据《本草纲目》记载“肉芝状如肉,乃生物也。白者如截肪,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这些描述似乎与陕西周至所发现的不明生物体的特征非常相似。再加上它自我生长迅速的特点,不得不令人怀疑它是否就真的是传说中的肉灵芝?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这个不明生物体,在各地进行了公开展出。由于人们纷纷传闻这就是古书上记载的太岁肉灵芝,观看的游人络绎不绝。就连在海洋生物研究方面有着很深造诣的日本天皇明仁,在得知此生物体发现的消息后,特地参观了这个“不明生物体”,并称它为:“稀有的宝物”。 

为了判定陕西周至发现的这个不明生物体是否就是传说的肉灵芝,杨兴中对这个不明生物体又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近一个月的紧张科学观察,杨兴中发现这个生物体具有两根鞭毛 结构的游动细胞,并可看到游动细胞鞭毛的一端无选择性的摄取食物颗粒。根据这个特点,杨兴中确定, 这个不明生物体的身份,是一种生命演化过程中介于原始菌类向植物动物演化过程中的粘菌复合体。 

其他地方虽然这个粘菌的普遍存在,但是这么大的复合体来讲,这又是第一次发现,因为当时我们研究完了之后,形式一个初步结论就是说它是处于原生动物和植物之间的过度类型,这本身就是说明了它在生物界里面进化方面的一个奇特性,所以当时价值体现的比较大一些,所以就引起了很多学者的一些关注吧,科学界的一些关注,尤其是像当时在日本先皇参观了以后,他是一个海洋生物家,他参观完了说了一句话,说这是生物学界的一大发现,这个价值初步肯定的。 

根据杨兴中他们的结论,这个不明生物体是一种生命演化过程中介于原始菌类向植物动物演化过程中的粘菌复合体。这个结论说明了什么呢?你看这是一株植物,这是一个动物,这是一株真菌,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祖先。它们是由几十亿年前一种原始的鞭毛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这种生物叫做原生质生物,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原生质生物生活在水中能够游动,它既可以像动物一样通过吞噬其他的生物生活,也可以像植物一样通过光合作用生活。前一种叫异样功能,后一种叫自养功能。后来随着演化按两个方面发生分化:一部分原生质生物自养功能加强,运动功能退化,进化到单细胞绿藻由之发展成植物界。另一部分原生质生物运动功能和异养功能加强,自养功能退化进化到单细胞原生动物,由之发展到动物界。这个粘菌复合体,它的细胞结构和原始的鞭毛细胞的结构非常相似,不同的是这种细胞不含光合色素,按《生命起源及进化谱系图》分析,它的位置应在菌、(藻)类植物和原生动物之间。也就是说处于生命演化的一个岔道口上,左拐呢就会发展到植物界,右拐呢就会向动物界发展,原地不动就变成了像蘑菇灵芝一样的真菌类。由于非常少见,一直是生物演化研究的一个盲点,所以它对研究生命演化过程十分有意义。 

但是这个大型粘菌复合体是否具有像人传说的延年益寿的功能呢?为了进一步揭开里面的秘密,杨兴中进一步观察了它的物质结构。他发现这个大型粘菌复合体体内含有将近50%的蛋白质和核酸,这些物质对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十分有帮助。而且有时在它表面会形成一种类似塑料薄膜一样的物质。那么这个薄膜,而且在手上捻就是光光的,黏黏的那种感觉,至少是一种多糖类的物质,可以蕴含多糖类,那么这个多糖类,这个在免疫这一方面有非常大的作用,就是至少作为一种药物开发,或者保健品开发,它这个如果进入人体以后,可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你的免疫功能,那么这个从一个侧面来说,那就达到了一个保健的作用,所以还是有一定道理,至于里面含有其他物质,这个没测量。 

但是对于这个大型粘菌复合体,为什么可以快速的生长,它生长的具体环境是什么样子,它的年龄有多大,是否真的具有可以开发的利用价值,杨兴中介绍由于当时只是做了一个初步的研究,这些未解之谜没有揭开。所以它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至于它是不是古书上描写的肉灵芝,他不敢肯定。然而就在事隔12年之后,他听说又有人,在黄河边上拣到了一个与《本草纲目》记载更加相像的肉团,于是他马上到收藏者张安君家进行调查寻访。 

根据了解,这个不明生物体是张安君在2004年9月从黄河边上的一个农民手中收购的。 

而经过对这个不明生物体的外观观察,杨兴中认为它比1992年周至县发现的那个粘菌复合体,更像传说中的肉灵芝。 

杨兴中:《本草纲目》里面曾经这句话说,就是肉汁状如肉,那么在这个里面外形体现在好多的纹理上,和边上一些肌肉束的一些结构上这个是符合的,《本草纲目》曾经对颜色记载,其中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就是“黄者如紫金”,那么这个也可以从表面的颜色上有可以体现出来,另外还有一句话“动辄如尖兵”指的是内部结构,那这里面断层上我们可也可以看出非常白的一些结构,这个也是符合《本草纲目》里面的记载,另外《山海经》里面的记载有这么一句话“与彼马勃,颇相仿佛”,就是说跟一个扭曲的马脖一样,这个从整体上来看,这个从扭曲的,而且外表上像马皮肤差不多这种结构,那么这个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又很相似,所以从这两个古籍记载,以及咱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情况来看,它是一个菌类可能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而且是在纯自然的状况下自然生长出来的,但是现在究竟它是一个什么样一个具体的菌种,就是一种什么样的物种,必须经过严密的科学实验和一些细致的工作,才能得出一个比较科学的结论来,就是说这个结论说,但是可能预言这个东西的价值,体现的学术价值,体现其他方面的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因为它比较少见。 

虽然只从外观进行了鉴定,但是杨兴中认为这个菌体与1992年周至县发现的那个粘菌复合体无论从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都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这个肉感更强,更接近于动物。那么它是不是也是粘菌复合体,他认为必须在进行更严密的技术鉴定后,才能得出一个比较科学的结论。同时杨兴中认为如果第一个肉团出现是偶然的,那么再次出现的这个肉团就证明这些都是大自然的产物,而不是传说中的神明。他希望这一次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最终通过科学的手段,揭开太岁和肉灵芝的不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