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简历 王俊杰(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2018-02-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王先生涉猎广博,研究领域广及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其中,下述两个领域成就尤为突出:(一)清史研究.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王先生主要从事清

王先生涉猎广博,研究领域广及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其中,下述两个领域成就尤为突出:

(一)清史研究。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王先生主要从事清史研究。他曾应约参与了著名学者肖一山先生主持的清史的撰修工作,分担了清史艺文志、愉林、文范、艺术、畴人等列传和有关文教学术方面的资料搜集整理事宜。

期间,王先生著成《清代学者及其著述表》一书,对清代学者四百余家的主要事迹及其成果进行了总体研究,为清史有关列传的正式编写莫定了基拙。此书于1943年由经世学社以专刊印行于世。嗣后,王先生在西北大学及河南大学任教,仍然主治清史。

在此前后发表的主要论文有:《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中原》46年8月)、优校邓庐杭议中的革新思想》(((新潮》48年2月)、《中国近代政治演变的大势》(炙思潮》40年11月)等。

这些文章提出,应以明末中西交通的开始作为中国近世史的开端;以明末以来西方势力的侵入以及我国开始面向世界,议海防、讲自强、办洋务、习时务、实行维新、进行革命等一系列觉醒运动为中国近世历史的两条主线和基本内容。这一思怨不含为"当时的新鲜见解"。

(二)古代民族史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王俊杰教授调至西北师范大学工作,侧重于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史的教学与研究。在中国古代史中,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少数民族最为活跃的历史时期之一;古代民族史是这一时期研完的提纲竿领性内容。

王先生正是在这一领域形成了他的另一重要学术体系。他认为,我国古代的人们主要是以部落、军事联盟、军事行政的联合和政权隶属关泉来划分集团关来;中原地区对边远各部不芒了解,习惯于以地区方位或以较强大的部族为代表加以笼统的称呼;古代各部各族的形成发展与互相结合分化频繁复杂,古文献中同一名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所指往往并非同一民族。

围绕这一思怒,王先生又提出了一些新的具体见解。如“鲜卑”一名,曾是东汉中期句奴迁涉后北方各种游收部落的泛称,魏晋十六国时期在其名下又形成了一些互相独立的军事政治集团,至北魏初期才正式形成了解卑民族;古代的“羌”也曾是我国西方游收各部的泛称,商周的羌与秦汉以后的羌并非一脉相承等。

代表王先生观点的主要论文有:《魏晋南北朝的鲜卑是不是一个民族》(((西北师院学报》85年3期)、《商周的羌与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羌》(《西北师院学报》82年3期)、《西秦史钩沉》(《甘肃师大学报》81年3期)等。

这些文章发表后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多被《中国历史学年监》(82年、83年、86年)、《中国史研究动态》(82年12期、87年4期、《史学情报》(82年2期)等书刊摘要介绍。

日本《东洋史论丛》及美国《魏晋南北朝史学通讯》也曾加以评介。王先生的治学特点在于:1、博学多识、视野开阔。他史学功底深厚,学术兴趣广泛,谙熟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他立论深远、多有创见的重要原因。

2、重视经世致用。早在杭日战争时期他就发表有《中华民族的形成》(((经世》39年6月)、《热血忠魂侧《时事新报》39年11月25日)等文章,宣扬爱国主义,激励全民杭战。3、谨严持重、一丝不苟。王先生严格’悟宁科学的史学研究程序,考述精当、行文透辟,立论必求见解独到、无懈可击。这是他一贯奉行的治学原则,也是他指导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基本要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