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校对员怎么变成奥巴马最喜爱的艺术家?

2017-11-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格伦·利贡<Third World>,2018年 ©Thomas Dane Gallery 当社会给予的压力无法表达出来,或许艺术创作就是最好的解压方式.尽管美国国会于1964年正式以立法形式,结束美国黑人受到的在选举权方面的限制和各种公共设施方面的种族歧视,但这并不代表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会消失. 格伦·利贡<Black Rage>,2015年 格伦·利贡(Glenn Ligon)原本是一家律师事务所校对员,闲暇时间,他把绘画作为生活的放松良剂.1985年,利贡参与了惠特尼美国艺术

格伦·利贡《Third World》,2018年 ©Thomas Dane Gallery

当社会给予的压力无法表达出来,或许艺术创作就是最好的解压方式。尽管美国国会于1964年正式以立法形式,结束美国黑人受到的在选举权方面的限制和各种公共设施方面的种族歧视,但这并不代表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会消失。

格伦·利贡《Black Rage》,2015年

格伦·利贡(Glenn Ligon)原本是一家律师事务所校对员,闲暇时间,他把绘画作为生活的放松良剂。1985年,利贡参与了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的独立研究计划,把之前的解压疗法最终变成了一件更有仪式感的事情。

艺术家格伦·利贡,1960年出生于纽约。

受到之前工作的影响,利贡擅长使用文字诉说政治愿望,为绘画创作找到了有力的平衡点。他表示,自己的绘画受两位抽象表现主义大师: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和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所启发。通过文字绘画,利贡给予对种族问题以重视。

格伦·利贡《Stranger #20》,2004年

《Stranger #20》细节

不论是作为背景还是文字本身,黑色都是利贡绘画作品中最常出现的颜色。重复的文字与模糊不清的内容,似乎有种“黑上加黑”的意味。对他来说,色彩搭配并没有文字内容与作品名称重要,单色反而可以将观众的目光聚集在文字上,以理解其中情感的表达。

格伦·利贡《Four Untitled Etchings》,1992年

利贡将重点放在陈述上,利用引用的文字转换作品。他使用直接的段落或重复的语句,向观众传达具有挑衅性的信息和环境,那么这些文字都出自哪里?

格伦·利贡《Figure #25》,2009年

举一个有趣的例子:2009年,奥巴马将下图的作品《Black Like Me. #2》添加到白宫收藏,挂在自己的住所。油画的文字来自约翰·霍华德·格里芬(John Howard Griffin)1961年的一本回忆录《我这样的黑人》,内容大致讲述白人记者格里芬在旅行南方时把自己伪装成黑人所遭到的经历。

格伦·利贡《Study for Black Like Me. #2》,80.6×38.1cm,1992年 ©MoMA

再比如在作品《Come Out #4》《Come Out #5》中,利贡引用了哈林起义(The Harlem)中六名黑人青年的供词。白人警察对黑人男孩的制止射杀,使当时社会更加关注警察的暴力执法,也激发了一代民权主义者的崛起。

格伦·利贡《Come Out #4》,90.5×123.5cm,2014年

格伦·利贡《Come Out #5》,2014年

其它文本材料包括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理查德·戴尔(Richard Dyer)等作家的文学文本,喜剧演员理查德·普赖尔(Richard Pryor)的笑话,以及19世纪的奴隶叙事以及《纽约时报》的调查性犯罪报道等内容。

格伦·利贡《Niggers Ain't Scared》,76.2×76.2cm,1996年

利贡始终认为,只有与更大的社会图景有关,才会同他人产生共鸣。所以对于文字材料的运用,他始终在从流行到神秘、从历史到现代之间来回跨越。在创作中,利贡思考自己的身份如何被融合、过滤,并最终被塑造成美国黑人文化的过去与如今的社会政治叙事。

Art21《Glenn Ligon:Layers of Meaning》,影像静帧,2014年 ©ART21

从2005年开始,利贡对于文本的另一个应用是在霓虹灯装置上,这也是他的作品标志之一。霓虹灯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或许有些频繁,但利贡将黑漆涂在灯管上,或将灯管倒置以破坏本身功能性,使其作品及内容变得特殊。

格伦·利贡《One Black Day》,2012年

《America》是利贡最让人铭记的霓虹灯系列作品,他将灵感归功于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双城记》的开场白:“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利贡将“America”翻转,而这个翻转的版本代表的是美国人中的美籍非裔。

格伦·利贡《Rückenfigur》,2009年

《Double America》将翻转的“America”再加以倒映,下面一行字全部涂成黑色,这可以让白色的霓虹灯光反射在墙壁。这种安排暗示两件同时发生的事件: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选举、国家参与两场战争造成的政治动荡。

格伦·利贡《Double America》,2012年

无论是霓虹灯装置还是油画,利贡都在幽默与令人吃惊的叙述之间,呼吁社会认同与平等,提醒观众无法容忍的现象无处不在。其作品已经被不计其数的博物馆收藏展出,这说明利贡已经得到认可,并对主流艺术群体有着积极的影响力。

格伦·利贡《Another Country》,2016年 ©Glenn Ligon

格伦·利贡《A Small Band》,2015年

曾有记者问过利贡:“你认为艺术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他说:“艺术帮助我们想象并实现生活在自己想要的世界”现在的利贡依旧为理想不断努力,在世界各地举办展览,将自由、平等带到每个角落。

▲▲▲正在展出▲▲▲

[编辑、文/陈美彤]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