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生平如何 他有什么故事

2018-01-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向秀是竹林七贤之一,他爱好打铁,与嵇康感情很好.嵇康死后,向秀十分悲痛,为嵇康写了有名的<思旧赋>.向秀厌恶官场,却被逼迫不得不出任.在当时的背景下,实在是想避都避不开,现实的无奈将向秀狠狠地打了一巴掌.向秀字子期,河内怀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向秀喜爱读书,不喜做官,尤其喜欢老庄之学,曾经注<庄子>.后来向秀被迫出仕,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向秀少年时就因为文章写的好,在乡里有名气,后来在乡里讲学的时候被山涛听到了,山涛觉得向秀很有才华,两人成了忘年之交.山涛又介绍了阮籍嵇康给向秀

向秀是竹林七贤之一,他爱好打铁,与嵇康感情很好。嵇康死后,向秀十分悲痛,为嵇康写了有名的《思旧赋》。向秀厌恶官场,却被逼迫不得不出任。在当时的背景下,实在是想避都避不开,现实的无奈将向秀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向秀字子期,河内怀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向秀喜爱读书,不喜做官,尤其喜欢老庄之学,曾经注《庄子》。后来向秀被迫出仕,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向秀少年时就因为文章写的好,在乡里有名气,后来在乡里讲学的时候被山涛听到了,山涛觉得向秀很有才华,两人成了忘年之交。

山涛又介绍了阮籍嵇康给向秀认识,向秀与嵇康的关系最为要好,可能是两人都喜欢打铁的原因吧。后来嵇康遇害,向秀很难过,最后大彻大悟,心境更加趋于淡泊宁静,对庄子的思想更加能够体会。向秀的逍遥新义更是让那个时代眼前一亮。

向秀和郭象两人本来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但是因为一本注《庄子》让两人扯上了关系。《世说新语》中指认郭象抄袭了向秀的著作,并说是自己的,在文中都没有提到向秀一句。据说郭象在向秀死后发现了向秀这未发表过的注《庄子》,于是对其进行了一点修改就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郭象是否剽窃向秀,是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一桩极大的公案。现代学者基本上已达成一致的看法:郭象直接引用了向秀庄注的一些内容,但其主要的思想是属于他自己的。意思就是像现在的论文一样,向秀的文章是参考文献。但向秀的原稿没有流传下来,也就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子。

向秀与嵇康同为竹林七贤之一,而向秀与嵇康的关系最好,两人一起打过铁,又都厌恶官场,可以说是意气相投,两人都不喜欢司马氏对曹魏的胁迫,觉得如今的官场一片乌烟瘴气,都不愿出来做官,隐居在山阳打铁度日。

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两人名声太响,逃不过司马氏的眼睛,于是嵇康被人诬陷,惨遭杀害,向秀被迫出来做官。向秀在路上路上嵇康的故居,有听到了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笛声,有感而发,写下了名传千古的《思旧赋》。而向秀闻笛的典故也被后人拿来缅怀亡友。

向秀闻笛有感而发,写出了名传千古的《思旧赋》。思旧二字就是指被害的嵇康和吕安,三人本是志同道合的好友,如今却只剩向秀一人,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文中借用李斯受刑之事,隐约暗示朝代更迭带来的不公、不幸的遭遇。但是时局所迫,向秀也不敢明言。

魏晋交替之时,司马氏为了政权,开始了对不合作的人采取威逼利诱或是各种屠杀的方法,嵇康吕安二人就是其中的牺牲者,向秀无奈之下,只能参加州郡征召选举,从洛阳归途中路过嵇康旧居,心中悲痛更甚。

向秀从小除了读书,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打铁了。小时候没力气,就听打铁的声音,去拉风箱。后来长大了,遇到了嵇康,嵇康也是个喜欢打铁的人。两人一南一北,交流起打铁的工艺更是滔滔不绝,两人惺惺相惜。后来嵇康被杀,向秀便在在院子一角搭个草屋,起名红黑轩,意为红火与黑铁。

向秀和自己的妻子就在里面打各种农具,之后送给亲友邻居,这些亲友邻居送给他们铁和煤炭。向秀还在红黑轩的墙上写了一首诗:风箱喷出多彩云,碎花飞溅满堂金。黑锤砸扁旧世界,红火炼出新乾坤。这个故事如今一直还在向秀的故乡流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