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生以色列 刘庆生列席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在第二次全体会议

2017-10-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昨天,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在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后闭幕,会议表决通过有深圳质量"基本法"之称的<深圳经济特区质量条例>,并于7月1日正

昨天,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在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后闭幕,会议表决通过有深圳质量“基本法”之称的《深圳经济特区质量条例》,并于7月1日正式实施。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丘海,常务副主任罗莉,副主任蒋宇扬、刘恩、高振怀、乔家华,秘书长石岗出席会议。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刘庆生列席会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原来“深圳速度”的基础上,总结创新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深圳质量”的新理念,并在质量建设上交出一份不俗的成绩单,我市成为全国首个质量强市示范市。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我市有关深圳质量的重点工作和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以法规的形式予以确定,通过立法为“深圳质量”保驾护航,对于深圳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走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道路有重要意义。

昨天的会议表决通过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暂时停止适用《深圳经济特区出租小汽车管理条例》部分条款的决定,我市实施了20多年之久的出租车牌照“有偿使用,公开拍卖”制度被叫停。根据决定,今后我市投放使用的出租车将不对排量作强制要求,出租车价格也将不再政府统一定价。

会议表决通过15项法规修正案,包括12项特区法规和3项设区的市法规,涉及环保、人力市场、土地监察、会计师、公证等方方面面。根据修正后的《深圳经济特区公证条例》,市民在办理房地产赠与,企业在办理股权转让时,“强制公证”将被取消。

昨天的会议还表决通过了有关人事任免。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列席会议。

我市通过国内首部宏观质量管理法规

今后判断产品质量好不好,深圳市民有望通过一个简单的标准——是否贴有“深圳标准”标识来识别。

我国针对宏观质量管理的首部法规《深圳经济特区质量条例》昨日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中获通过,并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条例授权市市场和质量监管部门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深圳市标准,并建立深圳标准认证和标识制度,以发挥标准对质量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将深圳质量指数纳入地方统计 

从2010年首次提出“深圳质量”理念至今,深圳质量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今年是市委确定的城市质量提升年,出台一部深圳质量基本法,对于实施创新驱动质量引领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我市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条例》所称的深圳质量,是一个“大质量”的概念,指贯穿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满足高水平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城市管理和政府服务等各方面。

《条例》提出,创新质量统计方法,建立和完善深圳质量指数,并纳入地方统计。同时,建立深圳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制度,定期发布深圳质量统计报告。

建立深圳标准认证和标识制度 

《条例》的亮点之一就是明确了深圳质量和深圳标准的关系,提出深圳质量建设应当以国际先进标准为目标,构建覆盖深圳发展各领域的多层次、高水平的深圳标准体系。深圳标准是深圳质量的量化与规范。

为进一步发挥标准对质量的引领作用,《条例》提出加快完善和优化深圳标准体系,并建立一系列制度,具体包括深圳团体标准管理制度、深圳标准自我声明和公开制度、深圳标准考核评估体系、深圳标准认证和标识制度、深圳标准监督检查制度等,实现标准、质量、品牌、信誉相衔接。

《条例》明确提出,市市场和质量监管部门可以制定深圳地方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广东省地方标准的,可以根据本市实际,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制定引领性、创新性的深圳市地方标准;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广东省地方标准的,可以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广东省地方标准的深圳市地方标准。

市市场和质量监管部门还可以建立深圳标准认证和标识制度,对达到先进性的标准和符合该标准的产品或者服务赋予深圳标准标识权。对提供符合深圳标准的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适当措施予以扶持。

建立深圳质量大数据平台 

《条例》专章提出了一系列深圳质量建设的保障措施,具体包括:建立深圳质量大数据平台,归集经济、文化、社会、政府服务等方面质量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完善以市长质量奖为重点的质量奖励制度,对在推动质量提升取得突出成效的组织、项目和个人给予奖励;建立信用信息披露和诚信档案制度,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承担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管责任。

《条例》提出将每年9月定为深圳质量月,集中开展深圳质量建设宣传活动,以提升全民质量意识。同时,将质量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市区各单位未履行相关责任的,依法予以问责。

我市食用农产品抽检批次将增七成

今年,我市食用农产品抽检批次将增长七成,以更好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深圳市2016年度绩效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近日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根据报告,审计发现的8类33个问题,已经整改完成22个。相关单位按要求上缴财政资金3800多万元,依法依规处理3名责任人员。

问题:食品安全抽检率偏低 

整改:今年抽检经费大幅增长135% 

食品安全是当前民生热点问题,尽管深圳食品安全处于国内较好水平,但通过审计发现,我市食用农产品抽检量仍然偏低。针对这个问题,我市今年加大食用农产品的抽检力度。今年计划投入抽检经费1.03亿元,比2016年增长135%;计划完成食用农产品定量抽检67500批次,比去年增长70%。

针对部分不合格食品的经营者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的问题,我市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有关部门已对未处理的215宗抽检结果进行了处理,其中立案86宗,移送公安机关15宗。

问题:11条河流整治未达标 

整改:河流监测点增加至430个 

审计发现,我市11条河流重点整治河段未达标。为此,市人居委加大水环境监测的力度,今年河流监测点增加至430个,覆盖茅洲河、深圳河、观澜河、龙岗河、坪山河等五条河流一、二、三级支流。同时,严把环境准入关,在上述河流全流域实施行业限批、企业限批和区域限批,淘汰10%左右的重污染企业。

市水务局加大了河道综合整治,今年将完成茅洲河界河段综合整治工程,并推进支流综合整治;综合施策改善深圳河湾水质,完成深圳河干流剩余5个排污口整治。此外,该局将全力推进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工作,大力加强水环境综合管控。

问题:污水污泥处理能力不足 

整改:至2020年将建成4260公里污水管网 

污水、污泥处理能力不足是我市治水的一个硬伤。为此,市水务局采取以下措施整改:一是加快管网配套建设,计划投入200多亿元,在2020年前建设完成4260公里污水管网;二是合理规划污水系统布局,“十三五”期间计划新、扩、建19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24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3万吨/日;三是加快推进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和深汕共建污泥处置设施。

针对当前污水排放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市水务局正在起草深圳经济特区排水条例,加大处罚力度,增加查处手段,以法律手段严厉查处违法排水行为。

问题:“宜停车”执法效率低 

整改:工作人员巡查里程数提高近4倍 

审计发现,从2014年7月至去年4月,我市路边停车违章率高达六成。而同期市道路交通管理中心通过人工巡查执法完成取证偏低,有两成的车辆违停超过一个小时后仍未被取证。

针对上述问题,市道交中心强化队伍管理,现场执法人员每班次巡查由4.35公里提高到21.6公里,巡查里程数提高将近4倍。执法取证不合格率由7.21%下降至1.93%。执法巡查力度加强,使得路边违停率有所下降,目前泊位内违章率已减少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