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视节落幕 大剧滞销天价片酬等成市场毒瘤

2018-01-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8月25日,第十四届北京电视节拉开序幕,首都的初秋艳阳高照,一大群人聚拢在北京展览馆门口,闲侃着动辄几个亿的大生意.据说,今年北京电视节的门票被炒到了1200元.“但谁买啊!”展览馆门口的保安人员一不小心戳破了真相,他正在和一个打听情况的媒体聊天.下面一起看看事情的原委吧!今年的北京电视节参展的影视公司一共也就三.四十家,除了TVB请来了一些港星站台,整个展会基本没有大腕儿,到了第二天和第三天更是冷清.而在北京电视节的另一个主战场新世纪酒店,各家公司的电视剧立牌今年都被统一搬到了一楼,到了下午五

8月25日,第十四届北京电视节拉开序幕,首都的初秋艳阳高照,一大群人聚拢在北京展览馆门口,闲侃着动辄几个亿的大生意。据说,今年北京电视节的门票被炒到了1200元。“但谁买啊!”展览馆门口的保安人员一不小心戳破了真相,他正在和一个打听情况的媒体聊天。下面一起看看事情的原委吧!

今年的北京电视节参展的影视公司一共也就三、四十家,除了TVB请来了一些港星站台,整个展会基本没有大腕儿,到了第二天和第三天更是冷清。而在北京电视节的另一个主战场新世纪酒店,各家公司的电视剧立牌今年都被统一搬到了一楼,到了下午五点人群还没有散,但前来看展的大多都是媒体,“谈项目的一般都约了饭局”。

很多中小型影视公司他们没有在北京展览馆设展台,只在新世纪开了个房间,主要目的就是与业内沟通交流,混个熟脸。原以为今年的北京电视节会这样平淡如水地结束,没想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于26日公示了一则《中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内容涉及了电视剧监管、演员片酬、劣迹艺人等方方面面,顿时为此次电视节增加了诸多热议话题。

在这三天的北京电视节上,有记者观察、探析到了四大疑云:大剧滞销、IP枯竭、天价片酬、网台联动伸向港台等多个现象,分别从不同角度显露出当下国内影视市场存在的问题,亟待探讨和解决。

不出所料,今年北视节展出的剧目仍然以老剧霸占版面,在为数不多的新剧中,又以古装剧、IP剧继续担当主流。范冰冰主演的《赢天下》,唐嫣、罗晋主演的《锦绣未央》,由网络小说改编的《蔓蔓青萝》、《长相思》、《金城阑州》、《楼外楼》等古装IP剧均出现在北京展览馆的户外巨幅广告上,显得分外抢眼。

唐德影视、慈文影视、梦幻星生园等手握大量IP版权的影视公司,也都在展台上摆出了大量IP剧项目,例如,《东宫》、《紫川》、《那片星空那片海》、《回到明朝当王爷》、剧版《左耳》等一一亮相,引人驻足。就连现代生活剧方面,由侯鸿亮班底打造的《欢乐颂2》、《如果蜗牛有爱情》等备受瞩目的剧目,也是由IP改编而来。在部分公司的站台上,还出现了一些游戏动漫的改编项目,可以说,整个北视节已然被IP全面包围。

“但真正的好IP早就被抢没了”,一位负责影视项目开发的工作人员一语道破真相,“现在虽然看似IP经济依旧繁盛,但实际上真正的好的内容屈指可数。”自从2014年开始,国内影视圈兴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网络小说IP改编热,在为行业带来红利的同时,也制造了不少麻烦。经历几轮IP哄抢之后,不止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市面上最好的网络小说版权已经被抢购殆尽了。

事实上,IP热到达临界点即将枯竭的情况业内早有前瞻,呼吁重视原创的声音也一直不绝于耳。但即使如此,还是有很多影视公司每天泡在小说网站,“大IP没了,小IP大伙儿也往上冲,但有些IP买的意义都没有,有几个人知道呢?”一位影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他们也很无奈,“因为现在很多演员,不是IP剧根本就不接,没有演员电视台不认,就开不了机。所以我觉得IP枯竭是好事,因为现在内容真的非常单一!”

但同时,也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IP热不会就这么过去,“IP不会枯竭,IP故事本身还是个原创”,Vlinkage创始人彭福利如是说。

相比上文提到的那些位于显眼位置的热门剧目,一些播出平台已经尘埃落定的大剧,例如《如懿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琅琊榜2》等,相反被陈列到了不起眼的角落,“因为这些顶级剧根本不愁卖。”

大剧不愁卖,根本无需在电视节上花大力气,是以往参加电视节的媒体们总结出来的经验。但在本届北京电视节上,这条定律却要被划上一个问号。此前业内口碑很好的谍战剧《风筝》(柳云龙、李小冉主演),就面临滞销窘境。

自从去年年初“一剧两星”政策(一部剧只能同时在两个卫视播出)实施后,业内人士原本普遍认为该政策可以扩大市场容量,但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影视行业供大于求的困境似乎还是无法解决。今年三月份,导演郑晓龙曾称,去年一年国内一共拍摄了16000部剧,但播出只有8000多部,“有一半的资源都浪费了。”

“主要的问题出在电视台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线卫视有钱就拼命抢大剧、争收视,位置也就那几个。二三线卫视没有钱就只能靠买低成本剧,或者干脆买大剧的二轮来勉强分一杯羹。强台越来越强,弱台越来越弱,形成恶性循环。”一位不愿具名的电视台工作人员无奈感叹,现在电视台购剧只会越来越“谨慎”。

买方市场不景气,处于上游的影视公司也跟着遭殃。贺盈时代总经理张珺涵告诉记者,现在日子最难过的就是中小型的影视公司,“为什么今年电视节非常冷清,其实也就是少数几个上市公司在那边做宣传,好多的中小的公司已经不会再设展台了。”张珺涵说,诸多处于市场中游的电视剧,卖相不错但又不够拔尖,就处于大电视台看不上,小电视台又买不起的困境,“电视台甚至都不会仔细看的,其实这是整个行业蛮大的悲哀。”

此外,一个从事发行工作的人士分析,这些卖相不错的电视剧之所以一直没卖还有一种可能,“片方有可能只是在评估发行情况过后,觉得还可以更好,就再拼一拼,不着急定下来。不过这些都要看项目的具体情况,谁也说不清楚。”

关于演员“天价”片酬的讨论近期也非常激烈,8月26日,央视播出“天价片酬”专题新闻,片中就国内演员高片酬的事情做了报道和批评,引发很大关注。而从此次的北京电视节的展出剧目来看,周迅和范冰冰两位一线大咖各坐镇一部大剧,王凯、靳东、陈晓、唐嫣、郑爽、贾乃亮、李小璐等中生代演员是电视剧圈的中流砥柱,张若昀、杨紫、张一山等新生代演员也纷纷成长起来,表现也很亮眼,此前业内提及的电视剧演员断层现象似有明显改善。

“演员的更新迭代,可以从一定程度缓解了制片公司的成本压力,但并不能完全解决演员的天价片酬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它将永远成为这个行业的毒瘤。”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北视节上仍有许多项目还处于未定演员的状态,不排除是受到演员天价片酬的影响。

在广电总局26日发布的《中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中,针对明星天价片酬问题有如是阐述:(总局)即将下发通知,要求各级电视播出机构在电视剧购播过程中不得指定演员,不得以明星大腕作为论价标准,在电视剧宣传工作中不得对明星进行过度炒作;并出面指导行业协会联合大型影视公司抓紧制订抵制天价片酬的行业自律公约。

通报发布后,一位影视行业从业者向记者直呼“大快人心!”他认为,从通报内容可以看出,广电总局已打算从多方面入手对国内影视行业乱象进行整改,“以往我们得到的很多信息都是网传,但近期广电总局发布这则通报,央视网、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媒也都开始旗帜鲜明对演员天价片酬、唯收视论进行了批评,这就传递出一个信号,现在上面已经开始集体正视这些问题,让人很欣慰。”

实际上,针对演员高片酬、不敬业等一系列问题,此前业内就流传过“演员打分制”等管控方案,但一直未得到官方证实。

在此次北京电视节上,来了黄宗泽、陈展鹏、胡定欣 、苗侨伟、陈豪、田蕊妮、郭晋安、陈凯琳、许绍雄等20多位艺人的TVB展台,可谓是大抢风头。在发布会上,TVB携重要资源响亮出手,宣布与腾讯视频联手打造《使徒行者2》,彻底颠覆了TVB以往参展电视节只发布自家剧集的固定模式,正式宣告港剧将在内地视频网站上再启征途,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如今网台联动的触角正式伸向港台。

腾讯视频近两年在网台联动上大有作为,前有先网后台的《班淑传奇》,后有采用“免费跟播卫视,会员提前更新”的《九州天空城》和《青云志》。这种前所未有的排播模式打通了台、网两大平台。

而相比视频网站的大步发展,电视台的处境就显得分外尴尬。一方面是前方收视连连下跌,另一方面,后院又因为人才流失不断起火:谢涤葵、李炜、廖珂、甘琼、何小庭等昔日芒果干将都纷纷出走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原频道总监夏陈安、《奔跑吧兄弟》(在线观看)总导演岑俊义也到了体制外;上海方面,苏晓、杨文红、陈梁等也纷纷离开了SMG。“原因在于电视台的机制和内容创新不力,人才流失又使电视台的内容优势空心化。”剧评人李星文分析。

“电视台现在都跟着新媒体买片,但是电视的观众群跟网络的观众群其实是不一样的。尤其是现在网台联动之后,制片方更多会考虑到网络需求,而不是电视台的需求,所以你看现在电视台播的好多小鲜肉剧,收视都不好。”一位业内人士建议,电视台应该提高自主选择的能力。

李星文在《内忧外困的电视台,出路在哪里?》一文中提到,深化体制改革,游到产业上游去,或是电视台的主要出路,“但对于电视台来说,成立公司容易,但真要市场化运营,恐怕又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甚至是电视台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李星文表示,电视台期望的电视新政,绝不是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短期药方。“能够改变竞争态势的,是制作体制上破局、人才奖掖上自由、播出尺度上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