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理浩径结伴 麦理浩径旅游攻略

2018-03-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麦理浩径(MacLehose Trail)是香港西贡区东部一条贯穿郊野公园的远足径,于1979年10月26日启用,以当时港督麦理浩爵士命名.

麦理浩径(MacLehose Trail)是香港西贡区东部一条贯穿郊野公园的远足径,于1979年10月26日启用,以当时港督麦理浩爵士命名、并由麦理浩本人主持剪綵。麦理浩径是香港最长的远足径,全长100公里,共分10段。

麦理浩径共有200支标距柱,约每500米一支。它贯穿了西贡东、西贡西、马鞍山、狮子山、金山、城门、大帽山及大榄郊野公园,以屯门为终点。大部分的麦理浩径都是依山势而建。   麦理浩径路段  : 第一段‧  北潭涌 至 浪茄; 10.

6 公里 (3.5 小时)  >易行之路程 第二段‧  浪茄 至 北潭凹; 13.

5 公里 (4.5 小时)  > 难行之路程 第三段‧  北潭凹 至 企岭下; 10.

2 公里 (4 小时)   >极费力及难行之路程 第四段‧  企岭下 至 大老山; 12.

7 公里 (5 小时)   >极费力及难行之路程 第五段‧  大老山 至 大埔公路; 10.

6 公里 (3 小时)  > 难行之路程 第六段‧  大埔公路 至 城门; 4.

6 公里 (1.5 小时)   >易行之路程 第七段‧  城门 至 铅矿坳; 6.

2 公里 (2.5 小时)   > 难行之路程 第八段‧  铅矿坳 至 荃锦公路; 9.

7 公里 (4 小时)  > 难行之路程 第九段‧  荃锦公路 至 田夫仔; 6.

3 公里 (2.5 小时)   >易行之路程 第十段‧  田夫仔 至 屯门; 15.

6 公里 (5 小时)  >易行之路程 第一段 : 第一段 环绕着西贡东郊野公园内的万宜水库南部而行,是一个舒适的开始,大部分路径都是平坦的,只有小量略带坡度的段落。

此路径的起点设于北潭涌,沿着西贡万宜路走,经过万宜水库的东坝和西坝,路途上有很多支路直达沿岸的旧村,最令人讚叹的 是在终点处满佈奇石的海岸,和经过一段斜路才到达的浪茄沙滩,一个可能是全港最富乡土味的沙滩。

特色: 此段麦理浩径所途经的万宜水库,以巨大的容水量、倾斜的堤岸和宏伟的水坝驰名。它建于1979年,工程师们挑战了筑水塘的常规,将粮船湾洲与西贡半岛的大陆相连,沿海岸线建沉箱后,泵走了大量的海水,然后再建堤坝,这些堤坝今日亦已比从前的根基上升了超过100米,万宜水库储水量为二亿七千万立方米,超过大潭笃水塘的储水量40倍。

 大约有400个客家村民因水库的建造而须要迁徙,然而,水塘的建造开发了西贡东这个半岛,使游客有机会体验这宏伟的建设。

半岛的外围暴露于烈日和强风下,植被主要是草地和灌木丛,在隐蔽的河谷里却孕育着较矮的树木。 设施: 北潭涌巴士总站旁设有公共洗手间及小食亭。   交通: 巴士路线 92 鑽石山至西贡墟 299 沙田市中心至西贡墟 94 西贡码头巴士站至黄石 96R 鑽石山经西贡墟及北潭涌至黄石码头(只在星期日及公众假期行驶) 698R 小西湾至黄石码头(只在星期日及公众假期行驶) T6 香港仔至北潭涌(只在星期日及公众假期行驶) 专线小巴路线 1M 港铁彩虹站至西贡墟 9 西贡码头至麦理浩夫人渡假村 7 西贡码头至海下   第二段: 第二段 走过迷人的大浪湾海湾、山峰高地和半岛。

由西贡东郊野公园的北半部为起步点,沿郊野公园的边界而行,以北潭路为终点。

浪茄海滩攀上陡峭的西湾山后,你可以看到宏伟和辽阔的海岸景色,往北望可见到高耸入云的蚺蛇尖。往下走经过西湾,绕过海边的山径,沿咸田湾走进内陆,经过大浪村、大浪凹及赤径,便到达北潭凹。

沿东坝至吹筒坳的山径上安装有一些「建议休息点 」牌,让行山人士参考,作适当休息。 特色: 流纹岩是一种细小粒状的火山岩,在溶岩急速冷却下形成,流纹岩所做成的灰啡色六角柱体给浪茄一带的海岸带来一种独特的景象。

西贡半岛的对外部分是下沉海岸,在最后的一个冰河时期的末期,约公元前一万五千年,水平线比今天约低了100米。在公元前一万五千年至五千年间,地球的天气变暖,水平线上升,香港这个有丘陵起伏地貌和蜿蜒曲折海岸的地方亦大受影响,结果河谷变成海湾,山嵴变成岬,小丘变成海岛。

相对整个香港而言,西贡东半岛有着突出之不规则海岸线,沿麦理浩径而行,可眺望大小不同的海湾、海岛和山岬。另一热门路段由浪茄附近开始,但游人较多以西湾亭为起点。

设施: 西湾、咸田村及赤径村或有食物供应,小店舖亦有电话可供借用。咸田及赤径村设有乡郊厕所(非冲水厕)。   交通: 每逢假日,西贡墟有每小时开出的乡村小巴直达西湾路尾的西湾亭,于此走约1公里可达吹筒坳,然后选择逆走麦理浩径攀上西湾山或顺走到西湾。

本段终点为北潭凹,这裡亦是前往景观壮丽的大浪湾的热门入口,从西贡或黄石码头乘94号巴士可达。     第三段: 第三段 跨过香港较少人游览的高地 - 北潭凹至企岭下海之间的山峰,即西贡西郊野公园。

北潭凹攀登至岩头山,居高临下,四週美景尽入眼帘,东看一望无际的海洋,北临吐露港,西望大埔,南见马鞍山。

麦理浩径第三段需要远足人士攀过四个约海拔400米的山峰,它们就是岩头山、画眉山、雷打石山和鸡公山,极需体力才能完成。 特色: 今天的郊游人士可能不会相信在这既高且陡的环境下能种植出农作物来,然而,在这群山中的丛林深处,半隐蔽地还残留着梯田的踪影。

昔日的岁月里,茶和蓝靛(一种可製成靛青染料的植物)在较高的山坡生长,蔬菜及花生在较低的地方种植,而稻米则需要水源充足的低地。

这些高地远离新界大陆,是香港少数拥有乡郊景色的高地。由于客家村民曾在此定居和进行耕作活动,这裡一带的林木遭受破坏,野生动物因而减少,比较大型的如华南虎、黄麖及野猪尤其受到影响 ,较细小的野生动物则迁入仅馀的树林继续栖身,如豹猫、穿山甲及箭猪。

设施: 位于嶂上的小舖大多于假日营业,而平日则只间中开舖。嶂上附近有营地,本段终点水浪窝设有冲水厕所。   交通: 本段除可从北潭凹起步外,亦可从沙田或西贡墟乘299号巴士于企岭下水浪窝下车,逆走第三段。

第四段: 第四段 让人饱览扣人心弦的高山景色,崇山峻岭亦挑战攀山者的体能。以企岭下为起点,麦理浩径跨过马鞍山郊野公园,直往九龙群山进发。

越过崎岖的马鞍山东部,绕过海拔702米的马鞍山顶峰,跟着往南沿山嵴走,经过令人难忘的大金钟和丘陵起伏的昂平高原,继续往南走,沿乡村古道,经过水牛山可直往大老山。

特色: 马鞍山的分割植被现象在香港非常普遍,它的北面山坡林木丛生,它的南面山坡只有草地和灌木林。全年而言,南面的山坡有较长的日照时间,况且在较乾的南风影响下,土壤较为乾涸,亦常受到颱风的吹袭;相对来说,北面的山坡则较为隐蔽、潮湿,因此能孕育树林。

从马鞍山东面的林地伸延至北面较茂密的地方,那里有榕树、橡树、月桂树(五味子)、茶树和杜鹃,在较高的北面土坡、深坑和峡谷处,亦有丰富而变化多端的植物生长。

马鞍山南部的山坡只有草地和偶尔一小片的树丛,这片南面的高原给人一种辽阔、振奋的感觉。   交通: 攀登昂平的热门路径是沿马鞍山郊游径而上,起步不久即途经马鞍山村及废矿场。于耀安邨有疏落的村巴84R开往马鞍山村。

第五段: 第五段 从九龙半岛以北的山嵴伸延,是麦理浩径最近市区的部分,它横跨狮子山郊野公园。从飞鹅山道旁的大老山往西出发,沿着山路或车路翻山越岭,从慈云山攀过海拔495米的狮子山、458米的笔架山,再往下过鹰巢山,以大埔公路为终点。

  特色: 九龙山脉群由东至西伸延10公里,是香港其中一个主要的地型特色,今天凭着纵横交错的隧道,将市区和新界联在一起,我们会容易忘怀几个世纪以来,九龙山脉群是市区和新界的障碍。

这个障碍随着九广铁路于1910年通车而破──该隧道贯穿笔架山。 第五段怪石嶙峋,奇特有趣,最闻名莫如望夫石。传说中,从前一名背着孩子的妇人,站着等候远行的丈夫归来,但他始终没有回来,妇人思夫日久,最后化为石头。

望夫石的形成,其实是地质学上花岗岩风化的结果,从前望夫石被其他花岗岩所包围,随着风化和侵蚀,只有较为坚固的石头得以留下,它就是今天的望夫石了。

  交通: 本段以大老山为起点。由于无公共车辆往大老山,最方便登山之方法乃在慈云山沙田坳邨、港铁黄大仙或鑽石山站乘的士往沙田坳起步,这裡有厕所及小食舖。 第六段: 第六段 为麦理浩径中最短的一段,它从九龙水塘出发,攀过数个陡峭的山丘后便到达城门水塘,途经金山郊野公园,所目睹的景致大部分由人工开拓。

这条路径由大埔公路出发,沿着九龙水塘,蜿蜓曲折地经过数个小丘,过了金山后往西北走,随着孖指径(走私岭)下的山谷前进,然后急降走过战时遗下的防线,以城门水塘为终点。

特色: 第六段比大部分麦理浩径段落的海拔为低。九龙水塘于1920年代建成,这里曾有香港本土的猕猴群,由于生境的破坏和人类的捕猎,猕猴差不多在本世纪完全绝迹。

今天我们所看见的猕猴,是从外地带来香港所衍生的后裔。喂饲猴子是违法的,而且可能对喂饲者造成危险。 此段最后的数公里沿走私岭经过战时留下的遗迹、醉酒湾防线和城门碉堡。

在三十年代建成的醉酒湾防线,是一段横跨新界颇长的战壕,设有火药库及地下室,与之并建的是庞大的城门地下碉堡,它是整个防线的最坚固部份。充满神秘感的碉堡隧道入口由佈满碎石的群山向外伸展,雄视着城门河谷、铅矿凹,与前方的大帽山遥遥相对。

交通: 在港铁太子或深水埗站附近乘81号巴士可抵大埔道之起点。横跨大埔道之行人天桥下设有厕所。     第七段: 第七段 是全条麦理浩径的次短段落,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岭下景色,它位于城门郊野公园内,游人可在此段俯瞰整个沙田谷、城门谷与城门内谷的水塘。

城门水塘宏伟的堤坝起步,吃力地攀过数个崎岖和佈满碎石的山坡后,便到达针山;再从另一面陡峭山坡向下走,便到达车路,然后沿林道往海拔647米的草山进发,那里可四望辽阔的风光,最后从草山往下走至铅矿凹的终点。

特色: 游人可在此段欣赏到在1936年建成的城门水塘风光,它主要被两道水坝所包围,储水量为一千三百万立方米,在建水坝期间,八条客家村落及七十公顷农田被淹没,而855名村民更因此而须迁徙。

在水塘的西南端、近菠萝坝处建有郊野公园游客中心,那里的图片展示了政府在山谷广泛造林的成果。

昔日战时光秃秃的山头变成了今日伸展至大帽山山坡的茂密树林。大部分的树林都是当年大量引种外地品种树木而形成的,附近风水林内本地品种树木的自然繁衍,更提高了树林的物种多样性。   交通: 在荃湾近地铁站之兆和街乘82号专线小巴到城门水塘菠萝坝,下车处附近有小食亭及厕所。

走约1公里可到本段起点。针山往草山途中有林道往营地。   第八段: 第八段 跨越香港最高的大帽山,往西走穿过大帽山郊野公园,在风光明媚的日子,游人差不多可以鸟瞰全港景色。

段路从位于400米高度的铅矿凹开始,向上攀至海拔975米高的大帽山,途经巨石及梯形的茶田遗址。大帽山的山顶是禁区,但它附近的地方,都可俯览四周,经过这段路后,便开始迂迴缓降至荃锦公路。

特色: 大帽山位于香港群峰的中央,亦是地域内的气象中心,这个香港最潮湿的地方,年平均降雨量为3 000毫米,比九龙和中区高出2 000毫米。

它亦是全港最寒冷的地方,大帽山山坡是新界两条最大河流的起源,它们分别是城门河及林村河,河流的上游是爬虫类、两栖动物、澹水鱼、虾和蟹的理想栖息地。 大帽山北面山坡既凉且湿,为珍贵而罕有的植物提供了最适合生长的环境,在那里可以找到可爱的香港茶和其他茶花,在1955年首次发现的葛量洪茶亦在这里生长。

  交通: 在港铁大埔墟站乘绿色专线小巴或的士往元墩下,上走1.5公里可达起点铅鑛凹,这裡设有厕所。

大帽山往荃锦公路的半途可见到青年旅社「施乐园」。 第九段: 第九段 走过位于大榄郊野公园内、荃锦公路以西的山脉群。荃锦公路南接荃湾,北接元朗石岗。荃锦公路旁的荃锦凹起步,向西南面的群山前进,在半途可清楚看到右面深谷中的河背水塘;继续往西走,经过了茂密的植林,以距离大榄涌水塘两公里的田夫仔村为终点。

特色: 屹立在荃锦公路旁的一块纪念碑,纪念麦理浩爵士于1979年10月26日为麦理浩径开幕。

前港督麦理浩爵士非常积极地鼓励政府在七十年代成立香港郊野公园。 此段麦理浩径所经过的大榄郊野公园,是香港第二大郊野公园,这片广大而无价的郊野成为荃湾与元朗谷发展区之间的缓冲区。林中的小径,绕着高地修建,游人可向南远眺青马大桥,或向西北遥望后海湾地区。

  交通: 乘行走荃湾与锦田之间的51号巴士到荃锦坳下车,可逆走约100米到扶轮公园,该处有小食亭及厕所。荃锦管理站附近设有营地,沿林道多走约6公里可达位于田夫仔的另一营地。

    第十段 : 第十段 续在大榄郊野公园内往西走,是整条麦理浩径的最长段落,它沿大榄涌水塘的北部及部份引水道向屯门目的地延伸。

从田夫仔起步,通过狭窄的山谷往大榄,再沿大榄涌水塘北部迂迴而行,水塘中的小岛,清晰可见。远足人士可沿水塘平坦的引水道及山间小径直往屯门。 特色: 此段的三分之一路径在大榄涌水塘旁走过。

该水塘在1957年建成,是目前新界裡由河谷筑堤而成的最大水塘。 除了石壁水塘外,继后所有水塘都是由海湾筑堤而成的,从前围绕着水塘光秃秃的山岭,经过了多年绿化的功夫,现在已长成树林,这拜所选的先锋树种能成功地生长所赐。

它们包括中国松、湿地松、大叶桉和柠檬桉。 大榄涌水塘北岸印证了早年大量树木被砍伐而造成的严重冲刷现象。大榄是由断裂的花岗岩所形成,这些花岗岩经过风化,在地底深处慢慢分解,而大榄的原始树林又因村民砍伐作柴薪而消失,这裡深藏的和风化后的底土迅速侵蚀,下雨令表土流失更快,形成我们今日所见的风貌:碎石满佈、光秃秃的山嵴与深沟交织成典型的劣地地貌。

  交通: 从马鞍岗沿大榄涌郊游径或引水道走,可抵吉庆桥,接上麦理浩径最后一段。

离开本段有以下方法: 1. 从白石坑经扫管笏村离去,可乘专线小巴43号经青山公路到屯门市中心。 2. 从引水道旁P7场斜路离去,步行约30分钟到达青山公路黄金海岸,可转乘小巴往返荃湾/元朗。

3. 从引水道旁B4场沿楼梯级到达屯门锦晖花园,可转乘小巴往返荃湾/元朗。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