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孟浩然 闻一多在《唐诗杂论·孟浩然》

2018-01-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孟浩然(689-740)(所附伍学藻 孟浩然寻梅图 与王维画的孟浩然像应该神似) 当年孙润夫家所藏王维画的孟浩然像,据<韵语阳秋>的作者葛立

孟浩然(689-740)(所附伍学藻 孟浩然寻梅图 与王维画的孟浩然像应该神似) 当年孙润夫家所藏王维画的孟浩然像,据《韵语阳秋》的作者葛立方说,是个很不高明的摹本,连所附的王维自己和陆羽、张洎等三篇题识,据他看,也是一手摹出的.

葛氏的鉴定大概是对的,但他并没有否认那“俗工”所据的底本——即张泊亲眼见到的孟浩然像,确是王维的真迹.这幅画,据张洎的题识说, 虽轴尘缣古,尚可窥览.观右丞笔迹,穷极神妙.

襄阳之状颀而长,峭而瘦,衣白袍,靴帽重戴,乘款段马——一童总角,提书笈负琴而从——风仪落落,凛然如生. 这在今天,差不多不用证明,就可以相信是逼真的孟浩然.并不是说我们知道浩然多病,就可以断定他当瘦.

实在经验告诉我们,什九人是当如其诗的.你在孟浩然诗中所意识到的诗人那身影,能不是“颀而长,峭而瘦”的吗?连那件白袍,恐怕都是天造地设,丝毫不可移动的成分.白袍靴帽固然是“布衣”孟浩然分内的装束,尤其是诗人孟浩然必然的扮相.

编《孟浩然集》的王士源应是和浩然很熟的人,不错,他在序文里用来开始介绍这位诗人的“骨貌淑清,风神散朗”八字,与夫陶翰〈送孟六入蜀序〉所谓“精朗奇素”,无一不与画像的精神相合,也无一不与孟浩然的诗境一致.

总之,诗如其人,或人就是诗,再没有比孟浩然更具体的例证了. 张枯曾有过“襄阳属浩然”之句,我们却要说:浩然也属于襄阳.也许正惟浩然是属于襄阳的,所以襄阳也属于他.大半辈子岁月在这里度过,大多数诗章是在这地方、因这地方、为这地方而写的.

没有第二个襄阳人比孟浩然更忠于襄阳,更爱襄阳的.晚年漫游南北,看过多少名胜,到头还是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实在襄阳的人杰地灵,恐怕比它的山水形胜更值得人赞美.

从汉阴丈人到庞德公,多少令人神往的风流人物,我们简直不能想象一部《襄阳耆旧传》,对于少年的孟浩然是何等深厚的一个影响.了解了这一层,我们才可以认识孟浩然的人,孟浩然的诗. 隐居本是那时代普遍的倾向,但在旁人仅仅是一个期望,至多也只是点暂时的调济,或过期的赔偿,在孟浩然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事实.

在构成这事实的复杂因素中,家乡的历史地理背景,我想,是很重要的一点. 在一个乱世,例如庞德公的时代,对于某种特别性格的人,人山采药,一去不返,本是唯一的出路.

但生在“开元全盛日”的孟浩然,有那必要吗?然则为什么三番两次朋友伸过援引的手来,都被拒绝,甚至最后和本州岛采访使韩朝宗约好了一同人京,到头还是喝得酩酊大醉,让韩公等烦了,一赌气独自先走了呢?正如当时许多有隐士倾向的读书人,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着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

在他这回,无疑的那成立默契的对象便是庞德公.

孟浩然当然不能为韩朝宗背弃庞公.鹿门山不许他,他自己家园所在,也就是“庞公栖隐处”的鹿门山,决不许他那样做.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这幽人究竟是谁?庞公的精灵,还是诗人自己?恐怕那时他自己也分辨不出,因为心理上他早与那位先贤同体化了.

历史的庞德公给了他启示,地理的鹿门山给了他方便,这两项重要条件具备了,隐居的事实便容易完成得多了.实在,鹿门山的家园早已使隐居成为既成事实,只要念头一转,承认自己是庞公的继承人,此身便俨然是《高士传》中的人物了.

总之,是襄阳的历史地理环境促成孟浩然一生老于布衣的.孟浩然毕竟是襄阳的孟浩然. 我们似乎为奖励人性中的矛盾,以保证生活的丰富,几千年来一直让儒道两派思想维持着均势,于是读书人便永远在一种心灵的僵局中折磨自己,巢由与伊皋,江湖与魏阙,永远矛盾着,冲突着,于是生活便永远不谐调,而文艺也便永远不缺少题材.

矛盾是常态,愈矛盾则愈常态.今天是伊皋,明天是巢由,后天又是伊皋,这是行为的矛盾.当巢由时向往着伊皋,当了伊皋,又不能忘怀于巢由,这是行为与感情间的矛盾.在这双重矛盾的夹缠中打转,是当时一般的现象.

反正用诗一发泄,任何矛盾都注销了.诗是唐人排解感情纠葛的特效剂,说不定他们正因有诗作保障,才敢于放心大胆的制造矛盾,因而那时代的矛盾人格才特别多.自然,反过来说,矛盾愈深愈多,诗的产量也愈大了.

孟浩然一生没有功名,除在张九龄的荆州幕中当过一度清客外,也没有半个官职,自然不会发生第一项矛盾问题.但这似乎就是他的一贯性的最高限度.因为虽然身在江湖,他的心并没有完全忘记魏阙.下面不过是许多显明例证中之一: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然而“羡鱼”毕竟是人情所难免的,能始终仅仅“临渊羡鱼”,而并不“退而结网”,实在已经是难得的一贯了.听李白这番热情的赞叹,便知道孟浩然超出他的时代多么远: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可是我们不要忘记矛盾与诗的因果关系,许多诗是为给生活的矛盾求统一,求调和而产生的.孟浩然既免除了一部分矛盾,对于他,诗的需要便当减少了.

果然,他的诗是不多,量不多,质也不多.量不多,有他的同时人作见证,杜甫讲过的:“吾怜孟浩然……赋诗虽不多,往往凌鲍谢.”质不多,前人似乎也早已见到.苏轼曾经批评他“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

”这话诚如张戒在《岁寒堂诗话》里所承认的,是说尽了孟浩然,但也要看才字如何解释.才如果是指才情与才学二者而言,那就对了,如果专指才学,还算没有说尽.情当然比学重要得多.

说一个人的诗缺少情的深度和厚度,等于说他的诗的质不够高.孟浩然诗中质高的有是有些,数量总是太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式的和“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式的句子,在集中几乎都找不出第二个例子.

论前者,质和量当然都不如杜甫,论后者,至少在量上不如王维.甚至“不材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质量都不如刘长卿和十才子.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孟浩然.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 甚至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有.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鸟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沼月棹歌还. 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盂浩然的诗,不,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在许多旁人,诗是人的精华,在孟浩然,诗纵非人的糟粕,也是人的剩余.

在最后这首诗里,孟浩然几曾做过诗?他只是谈话而已.甚至要紧的还不是那些话,而是谈话人的那副“风神散朗”的姿态.读到“求之不可得,沼月棹歌还”,我们得到一如张洎从画像所得到的印象,“风仪落落,凛然如生”.

得到了像,便可以忘言,得到了“诗的孟浩然”便可以忘掉“孟浩然的诗”了.这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诗如其人”或“人就是诗”的另一解释. 超过了诗也好,够不上诗也好,任凭你从环子的哪一点看起.反正除了孟浩然,古今并没有第二个诗人到过这境界.

东坡说他没有才,东坡自己的毛病,就在才太多. 庄子笑日:“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谁能了解庄子的道理,就能了解孟浩然的诗,当然也得承认那点“累”.至于“似之而非”,而又能“免乎累”,那除陶渊明,还有谁呢? 韇兯堲 201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