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太后生平资料背景介绍 跟袁世凯什么关系

2018-01-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隆裕,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统桂祥之女.光绪十四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她姿色并不出众,且性格柔懦,身为皇后既不得宠,在宫中也得不到慈禧太后这位姑姑的欢心,平日与诸命妇王妃见面时也不太有威信.清德宗光绪帝的皇后,宣统帝的隆裕皇太后.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后,也是最后一个太后.于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寿终正寝,终年45岁.葬于崇陵,谥号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 隆裕太后个人资料中 文  名:隆裕太后别 名:叶赫

隆裕,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统桂祥之女。光绪十四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她姿色并不出众,且性格柔懦,身为皇后既不得宠,在宫中也得不到慈禧太后这位姑姑的欢心,平日与诸命妇王妃见面时也不太有威信。

清德宗光绪帝的皇后,宣统帝的隆裕皇太后。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后,也是最后一个太后。于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寿终正寝,终年45岁。葬于崇陵,谥号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 

隆裕太后个人资料

中 文  名:隆裕太后

别  名:叶赫那拉·静芬

外 文  名:Multiple queens

民  族:满族

朝  代:大清

葬  处:崇陵

出生日期:1868年2月3日

逝世日期:1913年2月22日

父  亲:慈禧之弟副都统桂祥

丈  夫:爱新觉罗·载湉

历史地位:皇后,皇太后

姐  妹:二妹载泽福晋;三妹顺承郡王福晋

姑  姑:慈禧太后;叶赫那拉·婉贞

大清光绪帝的皇后,隆裕太后生前与丈夫圆过房吗?这个问题恐怕很难考证。

隆裕太后是慈禧的内侄女,亦为光绪帝的表姐,年长光绪三岁,他们俩的婚姻,属于慈禧一手包办的政治婚姻,光绪对此本就诸多不满,加之隆裕容貌不佳,性格保守怯懦,因而光绪帝对她更无爱意可言,一度专宠珍妃,而对隆裕倍加冷落,甚至拒绝与其同房,以此,隆裕直至四十六岁寿终,依然是膝下无儿。后世历史学家曾大胆猜测,隆裕太后与光绪只是挂名夫妻,从未圆过房,想来也不无道理。由于选隆裕为皇后,原本就是光绪迫于慈禧淫威的违心之举,因而大婚之后,光绪内心非常苦闷,不愿与皇后同床。

隆裕太后的新婚生活极其尴尬荒诞,夫妻二人的洞房花烛之夜,痛苦难奈的光绪竟一头扑在表姐隆裕的怀里号啕大哭说:“姐姐,我永远敬重你,可是你看,我多为难啊。”身为帝王却连自己的婚姻都无法左右,此种心酸滋味,绝非常人可以想象,而在今后的日子里,隆裕所要面对的宫廷生活,将是何等的空虚寂寞,亦不足为外人所道。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史可考的处女皇后,乃是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兼外甥女张嫣。假设隆裕太后与光绪从未有过夫妻之实,那这位满清末代皇后的悲剧命运,比起同样一生没有圆过房的汉朝张皇后来,只怕也不遑多让。

大清帝国谢幕的见证者——隆裕太后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毫无疑问,那是一个悲剧人物。

史书工笔之上普遍记载,隆裕太后其貌不扬,身材瘦弱还有些驼背,光绪帝一点也不喜欢这位年长三岁的表姐,拒绝跟她同房,因而她也没机会生下一男半女,这种事就连手段强硬的慈禧也帮不了她。作为慈禧的内侄女,隆裕太后自然也被归为“后党”一类,每每想到她有可能是慈禧派来监视自己的,光绪便对其更加厌恶,别说男女之间的爱慕,甚至于连最基本的尊重和善待也做不到吧。后人虽对隆裕太后坎坷寂寞的宫廷生活多有同情,然而亦不乏拿她与珍妃作比的论调,既然珍妃是美丽、知性、先进的代表人物,隆裕自然就是丑陋、阴暗、守旧的化身了,甚至有人猜测,珍妃受到慈禧的诸多凌虐,以至于最后将其投井处死,一概都是隆裕出于嫉妒在背后挑唆的结果,这显然是后人有意美化珍妃,妖魔化隆裕的结果。

其实隆裕只不过是个封建社会中比较典型的逆来顺受的妇女,她与光绪的婚姻固然是慈禧一手包办的政治婚姻,可是既然慈禧做此安排,她也只有顺从,并将她从小爱护的表弟光绪视为丈夫,真心真意地对待。光绪因对这段婚姻的不满与慈禧产生矛盾,转而迁怒于隆裕,在她来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然而她毕竟是皇后,有母仪天下的责任,说她嫉妒后妃,在慈禧面前挑拨离间,实在是冤枉她了。很显然,怯懦如隆裕太后,决计不是这样一个狠毒之人。

满清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王朝,统治神州大地长达二百六十八年之久。近代,大清朝终被北洋军阀所推翻,而作为光绪帝遗孀的隆裕太后,则无疑是为大清谢幕之人。

庚子年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而国内各地的革命运动也如星火燎原般势不可挡,满清统治势力已无力挽回日薄西山的败局。转眼辛亥革命爆发,摄政王载沣不得不重新启用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从此,手握北洋军队大权的袁世凯对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野心不再加以掩饰,索性以枪杆子为后盾,迫使隆裕太后接受“清帝退位,让位共和”。隆裕自知在政治手腕上无法与已故的姑母慈禧太后比拟,更况她与溥仪不过是一对无依无靠的孤儿寡母,无力于大厦将倾之时力挽狂澜,因而只得屈辱地同意签下退位诏书,成为亲手为大清朝敲响丧钟的谢幕者。

1912年2月22日,在乾清宫召开的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上,隆裕太后当着清室王公大臣的面,亲手颁布退位诏书,宣布“接受共和,退位让国”,一众大臣闻言当即失声痛哭,哀悼大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国运就此终结。作为大清的谢幕者,隆裕太后往后的人生亦凄惨不足为外人所道。下诏逊位后,有感自己是大清江山的千古罪人,隆裕内心颇多自责,终至疾病缠身,身体每况愈下。1913年2月22日,在亲眼见证大清朝谢幕仅仅一年后,46岁的隆裕太后于长春宫病逝,死后虽得享哀荣,却不过是北洋政府演绎的一场政治秀。

近代史上,隆裕太后是亲眼见证大清朝谢幕的末代皇后,那么隆裕太后为什么要退位呢?又是什么令她忍受满腹屈辱同意在交出权柄的诏书上加盖玉玺的呢?让我们将岁月的年轮倒回一百多年前,重新审视那个在军阀的铁蹄中已然日薄西山的满清王朝。

武昌起义爆发后,神州大地上各种革命运动已然越演越烈,军阀割据,派系斗争不断,北洋军阀取代满清王朝的统治势力,几乎是不可逆转的大势。彼时隆裕太后带着年幼的溥仪皇帝依然居住在紫禁城中,表面上虽然依旧是当时清朝的最高统治者,然而军政大权一概没有,说得更明白点,不过就是一对可怜的孤儿寡妇,任人摆布而已。由于皇族内阁早已解散,此时大清的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身为总理大臣的袁世凯手中。

袁世凯一直野心勃勃,欲先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恢复帝制,而当时软弱的革命派也希望早日建立共和,由此,经南北议和,双方终于议定:清帝退位、建立共和、优待皇室。命运终究将软弱的隆裕推上了历史舞台。隆裕太后为什么要退位?因为,面对虎视眈眈的满蒙王公,面对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宫,隆裕束手无策,除了退位,别无他途。亲手断送大清二百余年基业,隆裕痛心疾首,却无可奈何。公元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迫于北洋军阀的重重压力,终于含泪签发了大清朝的最后一道上谕-——《退位诏书》。至此,大清朝长达268年之久的统治宣告结束,不久之后,隆裕太后也在久病缠绵后郁郁而终。

隆裕太后是光绪帝的皇后,1908年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先后去世,年仅三岁的溥仪继位,溥仪的父亲载沣成为了摄政王与隆裕皇后共同执掌着大清的天下,但是这个时候的大清已经是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911年辛亥革命就爆发了,各地纷纷发电宣称脱离清政府的统治,赞成共和,隆裕太后被迫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宣告了清朝统治的结束。

清朝的统治结束之后,隆裕太后也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但是由自己签署了清帝的退位诏书,隆裕太后认为自己是大清的罪人,心理负担是相当重的,甚至是在颁布诏书的时候泪流满面昏倒在地。后来隆裕太后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抚育溥仪上,隆裕太后对溥仪的管教还是非常严格的。一次隆裕太后去看溥仪读书,但是到了溥仪读书的地方却没有看到溥仪和老师,经过打听才知道溥仪擅自做主给自己的老师放了假,自己跑出去玩了。

隆裕太后非常生气,于是就去找溥仪,发现溥仪正在一棵大树下看蚂蚁搬家,看得津津有味,隆裕没有打扰溥仪就站在溥仪的身后看着溥仪,谁知道溥仪在那里一看就是一个多时辰,隆裕也就在溥仪身后站了一个多时辰,后来隆裕太后狠狠的训斥了溥仪。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隆裕这个时候生活中的重心就是溥仪,隆裕在深宫之中没有任何的乐趣,没有什么事做,可以说生活的非常的苦闷。她可以在溥仪的身后一站就是一个多时辰,可见对溥仪是非常爱溥仪的,也可见生活是非常空虚的。

隆裕太后与溥仪的母子情分是非常短暂的,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长春宫病逝,年仅46岁,溥仪看到隆裕去世放声痛哭。

隆裕太后是清朝光绪帝的皇后,1908年在光绪与慈禧相继去世之后,溥仪继位,隆裕皇后于是变成了隆裕太后,但是这个时候的清政府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可以说内忧外患并存,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许多的省份都发电支持共和,清王朝大势已去,这个时候戊戌政变之后走上历史舞台的袁世凯走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位置。

袁世凯看到清朝大势已去于是也表明自己支持共和,于是一边与南方的孙文联系表明自己的立场与南方的革命党进行谈判,一方面威逼利诱相结合逼迫清帝退位。这个时候溥仪还是一个孩子,大权掌握在摄政王载沣与隆裕太后的手中,于是袁世凯先说服隆裕太后将摄政王载沣解除职务,这样清朝的最高权力就只是落在了隆裕太后手中。

清王室风雨飘摇,这个时候清朝可以依靠的只有袁世凯的北洋军,但是袁世凯却总是说经费不够不能出兵,隆裕于是咬咬牙将清朝国库中唯一的七万两白银拿出来给了袁世凯,但是袁世凯却在偷偷的与革命党联系,想要做共和国的大总统,革命党同意了袁世凯的要求,条件是清帝要退位,于是袁世凯让自己的亲信对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隆裕威逼利诱,这个时候孤立无援的隆裕在袁世凯的逼迫下被迫接受了清帝退位的条件,据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中记载,隆裕太后不停的哭泣,袁世凯也趴在地上哭,隆裕太后对袁世凯说:“务要保全我们母子二人的性命啊!”

1911年2月12日隆裕签署并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袁世凯当上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清王室可以继续住在紫禁城内,1913年隆裕抑郁而终,袁世凯后来想做皇帝,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在1915年病死。隆裕太后与袁世凯的恩恩怨怨都消失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之中。

隆裕太后到底长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照片中的这位清装女人就是光绪的皇后隆裕,我们看这位隆裕太后看起来还是非常端庄的,容貌虽然说不上非常的漂亮,但是一眼看去却让人觉得这个人性格比较柔软,看起来非常谦恭的样子,没有飞扬跋扈的气场,可能这与其抑郁的生活状态有关吧,1888年隆裕太后被慈禧钦点成为了光绪的妻子,1889年2月26日隆裕太后正式被册立为皇后。

隆裕皇后婚后并没有得到丈夫光绪的疼爱,由于不善于逢迎,隆裕太后也没有得到当时的权利掌握者慈禧的喜爱,可以说隆裕太后夹在光绪与慈禧之间活的战战兢兢,一点也不快乐。隆裕太后是慈禧做主为光绪皇帝定下的妻子,因为光绪与慈禧之间的关系后来变得很糟糕,于是作为慈禧太后的侄女的隆裕太后也受到了光绪的冷落与防备。

其实慈禧是想让自己的侄女监视光绪帝的,但是后来光绪帝根本对隆裕太后不感兴趣,所以两个人很少见面,光绪帝当时只宠爱珍妃一个人,对隆裕太后更是冷淡异常,慈禧看到自己的目的没有达到,于是对无用的隆裕也非常冷淡。隆裕太后既得不到丈夫应有的疼爱,也得不到自己姑母的欢心,只能是每天小心翼翼的过日子,甚至是连一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在深宫大内隆裕太后虽然是衣食无忧,但是精神生活说是煎熬着也不为过。

后来慈禧病重,光绪帝也生病了,据说是慈禧让隆裕太后亲手将毒药端给了自己的丈夫,光绪帝是被隆裕太后毒死的。光绪时候不久慈禧也死了。隆裕太后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与作为辅政大臣的摄政王载沣发生了矛盾,于是索性不再过问政事。

隆裕太后是光绪帝的皇后,原名叶赫那拉·静芬,是慈禧太后的弟弟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的女儿,1888年被慈禧钦点为光绪帝的皇后,1889年2月26日被册立为皇后,但是这个皇后做的一点也不舒服,隆裕太后生前没有得到过光绪帝的宠爱,死后却作为正妻与光绪帝合葬在一起,隆裕太后墓就在埋葬者光绪帝的崇陵。

1908年光绪帝去世后,慈禧也随着去世了,根据慈禧的遗命清朝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尊叶赫那拉·静芬为皇太后,上徽号“隆裕”,史称隆裕皇太后。隆裕太后生前最大的贡献就是签署了清帝的退位诏书,使得共和可以实现,所以各大媒体对隆裕太后的评价都还是比较高的,认为隆裕为历史车轮的前进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隆裕太后在1913年2月22日病死在长春宫,鉴于隆裕太后在清帝逊位上所做的贡献,以袁世凯为首的国民政府为隆裕太后举办了隆重的国丧,但是由于光绪帝的崇陵还没有完工,所以暂时将隆裕太后的灵柩放置在了河北易州梁各庄行宫内,后来光绪帝的陵寝修好之后,隆裕太后与光绪帝合葬。

崇陵位于清西陵泰陵的东南面约4公里的金龙峪。崇陵是中国历代皇帝中的最后一座陵寝,宣统元年(1909年)破土兴建,民国四年(1915年)竣工。崇陵的建筑物数量与规模完全依照同治帝的惠陵。建筑也非常的巧妙,陵园种植着大量的松柏,其中有罕见的罗汉松和银松。隆裕太后墓就在崇陵之中的地宫之中,隆裕太后生前没有得到光绪的宠爱,死后却可以与光绪相依相伴,不知道隆裕是否对这个结果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