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忽略了她,她却献血给北京

2017-07-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北京,有一位来自安徽的小女孩,她叫吴琴,刚满十八岁的她,要做的第一件"大事",是去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献血.为此,她从芍药居跑马甸桥两趟,第一趟去时是中午,没人值班,第二次去献成了,她本以为献200CC,工作人员说献400CC吧,一般病人得用400CC,她就献了400CC.她的想法简单而朴素:我身体很健康,献一点血没什么.她要通过献血证明自己长大成人了.她来北京近两年了,一直帮我带小孩,早送晚接,做些家务事,其余时间就用来学习.她积攒了一笔钱,从今年开始念中专,要实现自己过去的梦想.

在北京,有一位来自安徽的小女孩,她叫吴琴,刚满十八岁的她,要做的第一件“大事”,是去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献血。为此,她从芍药居跑马甸桥两趟,第一趟去时是中午,没人值班,第二次去献成了,她本以为献200CC,工作人员说献400CC吧,一般病人得用400CC,她就献了400CC.她的想法简单而朴素:我身体很健康,献一点血没什么。她要通过献血证明自己长大成人了。她来北京近两年了,一直帮我带小孩,早送晚接,做些家务事,其余时间就用来学习。她积攒了一笔钱,从今年开始念中专,要实现自己过去的梦想。

三年前,她因家境艰难而辍学,出门打工后,第一站是北京的小红门。她在一个服装厂做工,每天做的事是缝扣子,一缝就是十五六个小时。可工厂说她是学徒工,得半年后才有工资,与她同来北京打工的一个女孩,没几天就忍受不了这残酷的工作,打道回家了。吴琴却想忍住,她想总会有拿到工钱的日子!可结果……吴琴说,在北京周边有许多这样的服装厂,一日三餐吃喝拉撒睡全在那儿,每天除了极其乏味的工作,就是睡眠不足;睡觉也是挤在一个大工棚里,姐妹们一字儿排开,谈不上什么条件。

在北京,有些服装为什么便宜?因为人工极其廉价或者说免费,所以服装也可以当布匹批发。可是,始终没有人把关注的目光,延伸到这些服装厂的女工身上。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北京忽略不计的女孩,却经常关注那些生活中的善行。

她在我家常念叨的两句话,一是要念书,二是十八岁生日后就去献血。她的一位叫梁红艳的朋友也来自外地,那天在西单逛街,看到献血车,就主动献了400CC.她们的血与北京其他献血人的血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北京血库,保障了北京市充足的血液供应。

我这样想:当吴琴在小红门的私营服装厂被盘剥,而且还有数以万计的“小吴琴”,也在那里的服装厂被无偿盘剥时,我们的社会为她们做了什么?小吴琴能主动把等同于生命的血无偿献给北京,北京又能主动为她做什么?

吴琴与梁红艳都是外地人,当外地人在京无偿献血时,是不是可以凭献血证到民政部门领一份人身保险,或一年的医疗保险?我们不让血液在市场上买卖,是为了保证血液的质量,而我们为无偿献血的外地人或本地人提供一份一年的医疗保险,这与无偿献血政策并无冲突吧?献血人是无偿供血了,但用血人并不是无偿使用,这一部分钱专项用于回馈献血人,为什么不可以呢?

何况,这种回报也是一种关怀,一种爱心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