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宜昌之父 谁还记得宋宜昌?——谁还记得《祸匣打开之后》?

2018-01-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蕤冰按:下面的文章<谁还记得宋宜昌>是我在西祠胡同找到的一贴,原作者署名" 住在海边的星期三".其实宋宜昌完全没有被人遗忘;他还在写,只不过

蕤冰按:下面的文章《谁还记得宋宜昌》是我在西祠胡同找到的一贴,原作者署名“ 住在海边的星期三”。其实宋宜昌完全没有被人遗忘;他还在写,只不过不再写科幻,他在军事爱好者中威望极高。 下面的文章里,作者谈到了《祸匣打开之后》给他的感受:“那是八十年代中期,当时的我惊叹于作者的脑袋里竟然能装下那么多的知识和那么多的奇思妙想”,“那种熟悉的感觉依然存在,那是壮美——如同一个人在一个分外晴朗的夏夜看到的星空的壮美”。

当我看到这两句话,尤其是后面一句,我有一种神秘主义般的狂喜,又像卡尔维诺在小说《宇宙奇趣》中的短篇《恐龙》中描写的那样,外形已经与人类无异的恐龙后代忽然在人群中发现了自己的同类。 许多年了,我对《祸匣打开之后》几乎怀有一种宗教般的感情。

【谁还记得宋宜昌 这是一个六十年代生人的记忆 从中学的时候开始迷科幻。有两部小说是我到现在也非常喜欢的——《星球大战》和《祸匣打开之后》。前者是1983年买的,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后者是八十年代末买的。

这两本书我都一直保存到现在,都看过很多遍。 宋宜昌在八十年代也算一个比较响的名字,不过,那时他是以二战战史小说闻名的,比如写美日太平洋战争的《燃烧的岛群》,写德国潜艇战的《北极光下的幽灵》,写纳粹王牌战舰“提尔皮茨”号战斗历程的《北方的孤独女王》。

那是中国人写的最好的二战战史小说。 据我所知,宋宜昌写过两部科幻小说《V的贬值》、《祸匣打开之后》。我只看过后者。

但是,那给我的震撼是别的科幻小说所不能比拟的——这里别的小说是指《珊瑚岛上的死光》、《飞向人马座》还有叶永烈的那些当时能看到的国产科幻,当时引进的国外科幻凤毛麟角。 《祸匣打开之后》写的是地球上的一次大地震,无意中激活了深埋海底的外星“西米”种子,他们来自大麦哲伦星系,因为本星系太阳的毁灭而向其他星系派出了庞大的移民舰队,其中的一个分支在几万年前选中了地球。

于是,地球人与外星人争夺生存权的战争开始了。

即便以现在的眼光看来,那仍然是一幅无人超越的波澜壮阔的全景式战争画卷——从南极到斐济,从海参崴到广州,从复活节岛到科罗拉多大峡谷;元首、军官、科学家、商人、战士、平民、土著的个人际遇与地球的命运关联;从直接摧毁物质文明的定向能武器,到针对人体免疫力的病毒武器、针对农作物的生物武器,到摧毁人类意志的思维波,双方斗法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而每一次应对失误都意味着人类的灭绝。

在抗争中,人类开始对自身和自己的文明作出反思——人类该向何处发展? 那是八十年代中期,当时的我惊叹于作者的脑袋里竟然能装下那么多的知识和那么多的奇思妙想。

可是过了20年,今天看来,这个看起来很俗套的外星人入侵的故事依然让我能一口气读下去,毫不过时。

那种熟悉的感觉依然存在,那是壮美——如同一个人在一个分外晴朗的夏夜看到的星空的壮美。 我一直认为,在中国科幻界,依然没有人能够超越这本书。如果宋宜昌一直写科幻的话,绝对可以达到金庸在武侠小说界的地位。

那之后,我一直在找他的另一部小说《V的贬值》,可惜,未能如愿。 原以为再也看不到那么好的国产科幻小说了,直到有次无意中在一个军事网站看到了大刘的小说,突然有种“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的感觉。

很多年以后,在够够上搜索,看见宋宜昌的名字与军事专家、战略专家的名字连在一起,分析伊拉克战争什么的。最新的一篇文章是发在人民网强国论坛的《三线建设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