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介近照 汤一介:做一个能照亮别人的发光体

2018-02-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李正穹 实习记者 康佳)2014年9月9日晚8时56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李正穹 实习记者 康佳)2014年9月9日晚8时56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汤一介在北京北医三院逝世,享年87岁。

本网在8月19日曾刊发《选择哲学,“做一个能照亮别人的发光体”》一文。彼时,汤先生在不便直接接受采访的情况下,热心地将自己的学生推荐给记者,使采访顺利完成。为了表达对汤老的缅怀之情,特附旧文再次刊发。

选择哲学,“做一个能够照亮别人的发光体”

“我想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愿意为《儒藏》编纂工程竭尽全力。”2014年6月,87岁高龄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在《儒藏》“精华编”百册出版发布会上说道。

简短的一句话,掷地有声,也是汤一介甘坐冷板凳,愿为“一介书生”,不畏高龄,呕心沥血主持《儒藏》编纂的明证。这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火炬传递者的热情,正源于汤一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珍视,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使命的责任感。

出身书香世家 “一介”彰显醇厚家风

1956年,汤用彤(右)给汤一介(中)讲授国学。 资料图

1927年2月,天津南开大学文科哲学系系主任汤用彤教授家中,迎来了一个新生命。

在世代以读书为本、以教书办学为业的书香门第,这个刚刚诞生的男婴将要传承的是汤氏家族“视读书为本分”的家风,而取自“一介书生”的名字,就是汤用彤教授对他的期待:一生读书做学问,传承汤氏家族家风。

“我们上的都是现代学堂,现代学堂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太重视。为了让我补上中国文化这一课,父亲先让我读一些诗词,因为诗词比较好读。读了一段时间诗词之后,再让我读历史,读《史记》和《资治通鉴》,了解中国历史是怎么回事。再后来才让我读《论语》、《孟子》这类古代哲学思想方面的书。”汤一介在回忆父亲汤用彤对其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时,这样说道。

据汤一介回忆,父亲汤用彤很少过问自己的功课,却十分重视“家风”的传承,而从小的耳濡目染和对书本天然的亲近,也使得读书、藏书成为汤一介一生的爱好。

“十五岁以后,我大量地读俄国文学,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普希金的诗,之后更喜欢法国文学,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安德烈·纪德的《窄门》《田园交响曲》。”出生于中国传统文化世家的汤一介在青少年时期,怀揣的却是对西方文学的热爱。

此时正是抗日战争战火纷飞的20世纪40年代,汤一介随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的父亲汤用彤,南下来到昆明,之后又辗转至重庆南开中学读书。这段颠沛流离、艰难困苦的生活,成为日后汤一介走上哲学之路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