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一个中国的乔布斯

2017-07-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乔布斯为自己的人生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也被不少人称为"不可复制的人物".他的去世几乎震动了全世界,记得上一次全世界为一个人的逝世而悲痛,还是09年麦克·杰克逊的死.为什么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几乎都来自美国?为什么拥有庞大人口的中国没有诞生这样的偶像?当悲痛散去,大家开始议论谁会是下一个乔布斯的时候,宁波急大家所急,出台了一份关于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培养的<意见>.从今年开始,宁波市将宁波市将以5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培养1400名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一个周期经费超5000万

乔布斯为自己的人生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也被不少人称为“不可复制的人物”。他的去世几乎震动了全世界,记得上一次全世界为一个人的逝世而悲痛,还是09年麦克·杰克逊的死。为什么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几乎都来自美国?为什么拥有庞大人口的中国没有诞生这样的偶像?

当悲痛散去,大家开始议论谁会是下一个乔布斯的时候,宁波急大家所急,出台了一份关于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培养的《意见》。从今年开始,宁波市将宁波市将以5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培养1400名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一个周期经费超5000万元。

这个“乔布斯量产计划”着实匪夷所思,地方政府的初衷毋庸置疑,虽然我们不差钱,但是培养伟大的企业家,靠的不光是钱,还需要机会和土壤。

乔布斯是一个私生子,在他出生之时便被父母无情的抛弃了。收养他的养父母都是穷人。17岁时他上大学,仅读了一个学期便退学。22岁跟朋友花1200美元在车库里注册了一个公司,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乔帮主卖萌照

这些不那么精彩,甚至不那么光彩的简历,如果搁在中国,没有人会看好他。如果乔布斯是一个中国人,他会因为他私生子的身份而遭人白眼,中辍生的学历又让他背上不学无术的恶名。而在车库开公司则更会让人贻笑大方,更何况车库这种奢侈品在中国这种房价动辄3、40潘的地方,还是可望不可及的。

上世纪70年代末,Apple II诞生,这开启了乔布斯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他成为美国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仅仅5年时间,苹果公司从车库变成收入规模达十亿美元的大企业,跻身世界500强。

而此时的中国,“文革”中动员式的发展模式扼杀了创造的思维,阻挡了计算机发展的道路。当时中国的计算机设计水平极其低下,电路板上电子管像灯泡,还有一些电容,二极管等辅助器件,焊好后一块一块插起来,最后弄到一间房子那样大。这种电子管的寿命只有两三天时间。

Apple II

当时有这么一个故事,某著名高校研制的第一天电子计算机虽然能工作,但只会计算加法,不会减法。也可以做乘法,因为乘法就是重复的加。这样的计算机运行结果让人哭笑不得。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部队来人重金买下了这台能力有限的计算机。教授们很高兴,也很不理解—只会做加法的计算机,怎么用啊?

后来才听说,原来部队同时还买下了另一家著名高校的试制产品,正好相反的是,这台计算机光会做减法,不会加法······

80年代初苹果一位雇员来到上海,随身带了一台Apple II,发现中国人对此一无所知,失望地将其留在了中福会少年宫。这台电脑就像普罗米修斯留在人间的火种,为刚刚步入科学的春天的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当邓小平亲切的摸着李劲的头,说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改变了李劲的命运,也让更多的中国孩子进入了计算机的世界。

在中国,史玉柱一度被认为是最接近乔布斯的人。1986年,长城公司让中国的电脑产业化。而此时,IBM推出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不过几年的时间(1981年)。就是说,中国的电脑产业几乎与世界同步。25年过去,ipad征服了消费者,IBM进入了云计算;而巨人做了脑白金和房地产。

两个人都是特立独行,且具有商业敏感的完美主义者。当巨人集团飞速成长为一个利润千万的大型企业时,人们以为他就是中国的乔布斯没跑了。

史玉柱

可剧情急转直下,当史玉柱发现房地产和保健品更加暴利时,他果断中断技术创新,转头金钱的怀抱。也许是他们的梦想不一样,乔布斯是要改变世界,而史玉柱的梦想相对平凡一些。

中国人喜欢赚安稳钱,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便希望避开风险较高的实业,而将资金投放到较为平稳甚至是暴利的房地产商。从某种角度说,房地产行业绑架了中国的制造业经济,从侧面桎梏了中国企业的发展。

幼年乔布斯

实业风险较高,而投资房地产稳赚不赔。再加上抄袭、剽窃等行为,没有一个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下,中国的制造业实属不易。

资本生钱的天性已经掩盖了扶植创新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