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成语故事里主人公的身份及事件经过(五)

2017-09-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草木皆兵用来形容人在十分惊恐之时,稍微有些风吹草动,便紧张害怕得要命,常形容失败者的恐惧心理.其主人公指的是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坚.东晋时,强

草木皆兵用来形容人在十分惊恐之时,稍微有些风吹草动,便紧张害怕得要命,常形容失败者的恐惧心理。其主人公指的是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坚。

东晋时,强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九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带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可是,谁料到先头部队的前锋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苻坚慌了手脚。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线视察,他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士气高昂,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呢!接着,在淝水决战,秦军被彻底击溃,损失惨重,秦王苻坚自己受伤,弟弟苻融也阵亡了。苻坚仓皇而逃,他听到风声鸟声也以为是敌人的追兵又到了。

画龙点睛用来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其主人公指的是梁武帝时期的著名画家张僧繇。

在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叫张僧繇。一天,梁武帝要张僧繇在寺庙的墙上画四条金龙。张僧繇用三天的时间就画好了,并且画得非常像真龙。大家听说后,都去观看,发出阵阵赞叹声。可是,当人们走近一看,却发现每条龙都没有眼睛。张僧繇解释说:“如果我给龙加上眼睛,它们就会飞走的!”大家都不信,坚持要他加上眼睛。张僧繇没有办法,只好给两条龙加上了眼睛。奇怪的现象出现了:霎时间,电闪雷鸣,点了眼睛的两条金龙腾地一声飞上了天!

一字千金用来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其主人公指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商人、政治家和思想家吕不韦。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资助过秦庄襄王,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

身在曹营心在汉用来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其主人公指的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

东汉建安五年,曹操打败刘备,关羽也兵败下邳与刘备失散。关羽因立誓保护哥嫂,在与曹操约法三章后不得已降曹。曹操十分敬重关羽,此后对关羽礼遇有加,但始终无法改变关羽的择主之心。曹操见此,便派遣张辽前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遂而张辽询问关羽为何不愿归入曹操帐下,还一心想回到刘备那去。关羽叹息后告诉张辽,自己知道曹操待自己不薄,但刘备对自己更有恩情,且自己与刘备曾发誓同生共死,不可能违背誓言。在报答曹操后就离开。张辽将关羽的话转告曹操,曹操大为感叹。等到关羽杀了颜良后,曹操知道关羽必定要走,便给他众多赏赐。但关羽将这些赏赐都封锁起来,并上书请辞离开投奔刘备去了,曹操的手下打算去追,却被曹操拦下,说:“大家都是各为其主,不用去追了。”

约法三章用来比喻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其主人公指的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

秦末,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四十六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法律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们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东山再起用来比喻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其主人公指的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谢安。

东晋人谢安,年轻时曾做过官,曾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八万军队抗击80万前秦军队,取得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的指挥者之一。后来觉得无趣,便辞去官职,跑到会稽东山隐居起来了。隐居后,他整天游山玩水,吟诗作画。朝廷屡次要他出山做官,他都不去。到了四十岁时,谢安终于应召人朝,再度做官,直到任宰相之职。更因此后来人们都称谓他“东山再起”。

口蜜腹剑用来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其主人公指的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李林甫。

李林甫,唐玄宗时官居“兵部尚书”兼“中书令”,这是宰相的职位。此人若论才艺倒也不错,能书善画。但若论品德,那是坏透了。他忌才害人,凡才能比他强、声望比他高的人,权势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他都不择手段地想方设法给以排斥打击。对唐玄宗,他有一套谄媚逢承的本领。他竭力迁就玄宗,并且采用种种手法,讨好玄宗宠信的妃嫔以及心腹太监,取得他们的欢心和支持,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李林甫和人接触时,外貌上总是露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嘴里尽说些动听的“善意”话。但实际上,他的性格非常阴险狡猾,常常暗中害人。李林甫凭借这套特殊“本领”,他一直做了十几年宰相。

风声鹤唳用来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其主人公指的是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坚。

东晋时,一位前秦的首领叫苻坚,他请汉人王猛当他的宰相,一心要让国家变得更强盛。为了完成统一中国的心愿,苻坚就带着八十万大军攻打南方。晋朝的君臣一听到消息都非常害怕,只有丞相谢安十分镇定,从容不迫地安排打仗的事情。就在淝水这个地方,谢安趁前秦军队还没集合好,迅速派兵渡河去偷袭前秦的军队。前秦因此输得很惨,士兵到处逃命,只要听到风声或鹤叫的声音,都以为是晋军要打来了,非常的害怕。在这场战役中,前秦的士兵伤亡惨重,同时决定了南北日后长期对峙的局面。

百步穿杨用来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其主人公指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将领,中国著名神射手养由基。

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练成了一手好箭法。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一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采声。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大近、太大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唆”的一声射去,结果箭链正好贯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连发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这一来,喝采声雷动,潘虎也口服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