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陈飞波 陈飞波:当下 是设计师最好的时代

2017-10-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莫干山上的民宿"山水谈",是陈飞波刚刚完成不久的一个项目.如果你来过杭州,去过蜜桃咖啡.ABC集合店,爱逛SoLIFE,在UTT买过家具,尝

莫干山上的民宿“山水谈”,是陈飞波刚刚完成不久的一个项目。

如果你来过杭州,去过蜜桃咖啡、ABC集合店,爱逛SoLIFE,在UTT买过家具,尝过食课的文艺范儿包子,那你一定听说过陈飞波。他就是这些型格店铺背后的设计师。

陈飞波学的是服装设计,毕业之后做了平面设计,2004年创办陈飞波设计事务所。2010年,他成立了设计师家具品牌触感空间(Touch feeling),设计室内空间,譬如“江南布衣”“速写”的店铺;他也是产品设计师,触感空间的主打之一就是他设计的木面铁脚三角凳。

一直在多维的设计师身份里自由转换,陈飞波会用“不确定状态”这样的字眼描述自己。他喜欢自己的一路变化,通过商业项目实现自我表达;也会通过作品来表达来自内心的人文关怀。

这样的设计师像是一个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懂得生活,关心社会和个体生活的演变,思考一些审美传达的事情,用创新点亮人们平淡的生活。

走得慢一点,设计的生命线更长

陈飞波出生在1979年的冬天。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经济逐渐回到正常发展的道路上来。

他学的是服装设计,毕业后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做了十几年的平面设计。当他发现平面设计已经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便希望用更大体量、更有体验感、能够和更多的人发生关系的设计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空间设计也成了他工作的一部分。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创业土壤及无限的可能性,这是属于他这一代设计师的机会。

2004年,陈飞波组建了设计事务所,刚开始自己既是员工也是老板,仰仗很多前辈和朋友的扶持,慢慢做出一点成绩,有了一些口碑。以后,业务渐渐地开始自己找上门,一切进入正轨,才有了今天的陈飞波室内设计事务所。

大众总是想听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成功人士也愿意回味当年的奋斗期有多么苦涩。但陈飞波不是,他更愿意说现在的黄金年代。设计这个行业,他一走就是十几年,市场环境从抄袭到模仿,从粗放到精细,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品牌和企业愿意为好的设计买单。

“最早的时候,设计和印刷全部交给你,在客户眼里,设计的价值可能和印刷工人的价值差不多,但设计其实是一个无形的东西,价值远远大于印刷。”现在,设计的优势越来越彰显,80后、90后的消费群体不喜欢千篇一律,而见多识广的中产阶层也不再会在家里竖一根突兀的罗马柱——国内流行的设计风格回归到不浮夸、最原始且接近本质的状态。尤其是这两年,陈飞波所坚守去做、去钻研的那一种风格也渐渐地变成了一种潮流。

陈飞波的设计所呈现的就是他和他这个族群的生活,这种表达方式因为从自身需求出发,所以特别自然。这是一群城市工作族,他们喜欢农村的空气、水源、绿色食物,厌倦了朝九晚五的城市生活,渴望拥抱自然。他们不怎么爱外出,休假也是宅在屋子里,所以客厅必须是有壁炉的,还要有咖啡、茶和酒。

最重要的是,卫生间要干净舒适,冬天必须足够温暖。壁炉边的高背沙发,座位下设计成收纳架,整整齐齐码着劈好的柴火,是装饰也是实用派。普吉岛买回来的老圆木板,架上三根黄铜脚,就是一个文艺又古拙的茶几。

在给甲方做室内设计的时候,陈飞波就经常自己设计家具,因为很多想法只有自己动手实现才最准确。空间设计中需要很多家具或者相关的装饰配置,所以在2010年,他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师家具品牌触感空间Touch Feeling。当然在动手前,他对于木材和金属的喜爱已经研究持续了很多年,很多工艺都是他早就花了心思在学习的,这些学习对于他之后的工作起到不少帮助。

陈飞波对那些新材料、新工艺总是格外关注。“如果我发现了一个新的工艺或者材料,我就会尝试。这样的事情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做,但是我觉得这是必须做的,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空间变得不那么平庸,变得好玩起来。我们自己一直玩得很开心,一直努力接受各种新的思想,所以也希望这种想法能够传达出来。”这些原创的东西让他的作品总是显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特性。

所以,在“山水谈”,你也可以看到很多独一无二的“高定”家具。客人会用茶几上那把看似不起眼的日本茶壶喝茶,用云南手艺人做的铜盆洗脸……在各种细节之间,享受主人的审美。

很多客人能从陈飞波的设计中体会到感动,陈飞波向来也只做感动自己的作品。他认为,设计和商业不是简单的植入,而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好的设计必须基于某种对商业和生活方式的深刻理解,设计师就是那个营造出生活方式的人。

比起前十年的喧嚣,现在大家都慢下来了。走得慢一点,顺其自然,才能让设计生命线健康长久,听到内心真正的诉求。

营造一场人与自然的对谈

经过十余年在设计和艺术领域的探索,陈飞波通过创新资源整合模式,致力于搭建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现代设计语言交融的平台,并以其独特的设计感染力引领消费观念的提升。他认为,无论在何种文化语境和时代潮流的影响下,设计关怀的始终是人的需求。2013年、2015年,陈飞波两度入选AD安邸杂志100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设计精英;2015年又入选“福布斯”中文版最具发展潜力设计师30强。

而对于山水谈民宿来说,陈飞波的身份不仅是设计师,也是合伙人。其实这个项目的缘起要追溯到十几年前,他与山水谈的另一位主人海哥是一对好友,二人相识于少年时,同样来自于山村,喜欢置身乡野,“山”“水”一直是他们心中的桃花源。

在徒步和露营还不那么流行的上世纪90年代,少年海哥经常背着棉被进山,在原始森林里用塑料棚膜搭帐篷,渴了煮山泉水,饿了吃松木虫。后来,海哥和陈飞波各自成立家庭之后,两户人家也常常结伴带着孩子们去游山玩水,露营野餐。

陈飞波是一个兴趣特别广泛的人,也就是跨界达人。当朋友们听说他在山林间做了两栋民宿,谁也不会觉得意外。其实最开始萌生做民宿的想法,就缘于他和海哥的一次野外露营。

那次在莫干山露宿,深林竹叶,淡霭山风,低头就能闻到草汁和昆虫的味道。山下,海哥跟随一只珍稀的蝴蝶闯进竹林怀抱处,发现了两幢断壁颓垣的老屋,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大度。

陈飞波和海哥都是对乡土有情结的人。既然城市里的空气、食物,越来越让人想远离,那么,就去乡野创造另一种生活吧。

不完美主义怎么做设计?

身兼设计师和合伙人双重身份,陈飞波对于设计在民宿中的作用颇有心得。他认为,设计从审美、功能、心理诉求等各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民宿行业也不例外,“住宿”只是其中一个基本功能点。“客人从进入民宿之前,就已经开始进行民宿品牌精神消费;进入场地的那一刻,五感被打开,进行色、声、香、味、触等消费,因此,设计师实际上在设计阶段都已经进入过这些状态的模拟,并且用专业的手法表达出来,不露痕迹,以触动人心为上。”

此外,他还注重设计在精神层面的氛围营造,对于艺术、音乐、文化、情感等各个领域的诉求,他认为设计师都需要融会贯通到整个项目的服务中。“设计赋予了民宿新的生命,也为这个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具体到实际的项目中,对大多数民宿来说,速战速决、早日开业,才能早日收回成本。但是山水谈一做就是两年,经历了几番敲打,才有了现在的模样。附近比它晚一年动工的民宿都已经开门营业了,陈飞波却一点都不着急。一开始,他试图辩解:两年时光,不算久——有半年时间在下雨,没法施工;再说,山里工作节奏慢。

到后来,他说,要按自己的想法,两年时间也还是太匆忙。山水谈在改造前,就是村里最普通的旧屋。不仅是旧,边边角角几近倾颓,简直已经完全没法用了。在工作中,陈飞波素来以严谨著称,为了固定一根管线,打四五个电话是常态,最后施工队放弃了,他还是会坚持自己来解决。早些年刚刚从平面转做空间的时候,他更是不停跑工厂,也不断地学习、试错,一遍遍来回地调整,然后把控住细节来提升最终的完成度。

“必须完美主义啊!不完美主义怎么做设计?”陈飞波说。如今亮相的山水谈隐匿在水杉耸立的林荫小道边,背靠大山,屋前是一整片浓密的竹林,夏天枝叶茂密的时候,把两栋小屋盖得严严实实,只留下一条石板小路,指出林中另有洞天。正如陈飞波所希望的那样,山水谈不那么传统、不那么现代,有肌理、不夸张,让农民觉得这房子和原来差不多,让热爱生活的人享受每个细节的设计感。

至于名字为什么叫山水谈,陈飞波有自己的答案。山水,是回归自然,回归心灵的源点。谈,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对话。而设计师就是创造这场对谈的人,从一个空间开始,从无到有,从平淡无奇到美轮美奂。设计的过程不是在办公室坐等着灵感源源不断地涌现,而是亲自去一个又一个工地实地考察,量墙角,做设计图,解决施工中的各种问题。

对话

Q=城市周刊

A=陈飞波

Q:有人说设计师要像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懂得生活,关心社会和个体生活的演变,您是怎么理解这个观点的?

A:一个好的设计需要直指人心,产生共鸣。人对美的事物的感受是共通的,而且这些感受又随着时代在变迁,如何去体会并且用专业的手法传达,需要设计师懂得生活,关心社会和个体生活的演变,并且洞察人们心理、精神等领域的觉知与反应。

Q:最近看到了很多您设计的民宿和餐厅项目,下一阶段的设计工作重心会聚焦在哪些行业?

A:有位哲人曾经说过“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这个观点我特别认同。设计师是为大众服务的一个行业,服务内容取决于市场的需求变化,设计师要做的是敏锐地捕捉市场,并且在专业领域内适应变化甚至引领变化。因此,我从来不对自己的工作重心做任何预测,只是静心观察,适时改变。

Q:除了设计之外,您平时会有哪些爱好呢?

A: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设计几乎占据了我生活的全部,我的所思、所行,时刻围绕着这个主题在变动。

企业

名片

陈飞波设计事务所

陈飞波设计事务所是由中国知名设计师陈飞波先生领导的品牌设计及视觉研究团队,其作品屡获国际大奖,设计领域涉及品牌形象识别设计、品牌终端环境设计、新视觉实验,近年更积极运筹多项设计艺术推广与交流活动。经过多年在设计和艺术领域的探索,创建资源整合新型模式,致力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现代设计语言交融平台的搭建,凭借十余年沟通传播行业经验建立市场信赖,开拓了集室内设计、视觉传播、产品设计、展览策划等多领域互通有无的设计实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