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伸张正义 为民伸张正义是我一生的追求——巧家县公安局长魏雪松讲述破案故事

2017-08-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不管是法医还是侦查员,在那样的环境中就没有什么好怕的,都是替死者说话!""既然敢吃这碗饭,就不怕受到恶势力的威胁!""危险.心酸.疲惫--

“不管是法医还是侦查员,在那样的环境中就没有什么好怕的,都是替死者说话!”

“既然敢吃这碗饭,就不怕受到恶势力的威胁!”

“危险、心酸、疲惫……在得到群众认可的那一刻,一切都不再重要!”巧家县公安局局长魏雪松说这些话时正义凛然,铿锵有力。对邪恶势力无所畏惧,对善良百姓热心相待,这是他从警22年,从一名法医成长为一名公安局长,一直坚守的原则。

在他身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两年凶案沉冤昭雪

2002年,那时的魏雪松还是昭通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的一名技术人员。一天下午,他像平常一样在刑科所办公室比对资料,查看物证。这时,一个朴实的中年男子从门口径直走了进来,看见魏雪松忙碌着,男子也不说话,安静地在一旁的沙发上坐下来等候。不知道的人,一定以为他们是相熟的朋友或亲戚。

魏雪松都不记得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人总是每隔两个星期就来访一次,每次来说的都是两年前的一个案件。

犯罪嫌疑人用被子将其妻子捂死,然后将三岁多的女儿留在家里,约上朋友外出,伪造了不在场的时间证明。三天后,嫌疑人假装回家后发现妻子死亡,主动到公安机关报案。当地民警在现场勘察时并没有发现其它罪证,初步判断死者为24小时以内神经衰弱自然死亡。

那个一直来找魏雪松的中年男子,就是该案中受害人的亲哥哥,他一口咬定妹妹是被妹夫所杀害。当魏雪松问及详情,他又拿不出确凿的依据。刚开始,魏雪松并没有太在意。不曾想,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年男子坚持不懈地来魏雪松的办公室。有时,看到魏雪松很忙,便在一旁静静地坐会儿就独自离开。

“是什么让他如此执着?如果没有某种信念支撑他不会坚持到现在。”魏雪松在心里打鼓,从内心深处油然升起一股正义感。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他只负责解剖尸体、勘察现场,从未参与过案件的侦查,但他觉得,不管案件最后的真相如何,但凡有万分之一的可能,自己都应竭尽全力帮助他。

于是,魏雪松调阅了当时现场勘察笔录、照片和卷宗。通过反复研读,仔细对比记录的案件细节,魏雪松从法医角度发现了案件的蹊跷。根据尸检照片上死者瞳孔的状态及心、肺出血情况等特征,魏雪松怀疑死者是窒息死亡,这是一起故意杀人案。想到这里,魏雪松不禁心里一沉,在跟支队领导报告后,即刻和几个民警乘车前往案发现场重新勘察。

时隔两年,案发现场早已物是人非,还有现场勘察的必要吗?但他说,“虽然当时的侦查技术远没有现在先进,很多物证都遭到了破坏,但到了现场和不到现场的感知度是完全不同的,至少你能知道现场是个什么情景。”为了增强现场感知度,魏雪松根据影像资料和文字记载,从旁边的屋子里搜来丢弃的家具,将它们全部放置回去,还原了凶案现场。

经过现场还原推理,结合两年前的卷宗资料,魏雪松得出结论,死者的死亡时间应在24小时以上,这是一起故意杀人案。当魏雪松提出自己的怀疑和判断时,引起一片哗然。为此,局里召开专案会,重新研究死者的死亡原因和死亡时间,然而除了魏雪松以外,绝大部分的观点都认为死者是24小时以内自然死亡。

会上,大家发生了激烈的观点冲突,一番唇枪舌战之后还是僵持不下,最后只得将资料上报省公安厅,请省厅的刑侦专家对死者的死亡情况进行复核。经过省厅专家复核,认定死者属于窒息死亡,并且死亡时间在24小时以上。由此,案件得到了重新立案侦查,并很快确定了死者的丈夫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虽然我只是一个技术民警,不在侦查一线,但这个案子本是因我而起,我想参与抓捕和审讯,做到有始有终。”重新立案后,魏雪松主动请缨参与侦查。他说,之所以坚持参与抓捕,是在审查资料的过程中看到过一个细节:当时,死者的女儿年仅三岁,小女孩被关在房间里,不知道是怎么熬过了这三天,小女孩从房间里出来时狼吞虎咽地把一大碗刚泡开的方便面连汤喝尽。

而犯罪嫌疑人——他的亲生父亲,为了掩盖自己的犯罪事实,尽然完全不顾自己亲生女儿的死活,让这个只有三岁的孩子,在已经死亡的妈妈身边足足饿了三天。那时,魏雪松的孩子刚满一岁,犯罪嫌疑人人性的泯灭,让同是父亲的魏雪松感到无比的愤慨。

一查到犯罪嫌疑人的下落,魏雪松便和几个专案民警立刻前往昆明,在一手机销售的柜台前将嫌疑人擒获。“我知道,迟早有这一天的。”被抓获后,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了杀害妻子伪造不在场的犯罪事实。

案件成功告破后,魏雪松专门为此写了一篇论文——《刑事人员先入为主的危害》。文中说:作为警察,在办案时一定要秉承高度负责的态度,不能先入为主,否则就可能与真相失之交臂,让真凶逍遥法外。

“有冤情应该上访,总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穿了这身制服就不忍看到群众含冤受委屈。”他说,案子告破时内心的喜悦无法言喻,一种作为人民警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指引他继续前行,把“为民伸张正义”作为一辈子的精神追求。

缉捕逃犯一念生死

2006年,魏雪松升任昭通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6月的一天凌晨三点,一轮孤月挂在清冷的夜空,用它全部的光芒驱散黑暗,等待翌日光明的到来。

这夜,魏雪松要带领民警到鲁甸茨院一个工地的工棚内抓捕一名重大杀人在逃犯。由于工地内工棚分散,不确定逃犯到底藏在哪个工棚,为迷惑逃犯,魏雪松以调查一起打架斗殴案,将民警分散开来,对逃犯居住工地内的所有工棚展开地毯式搜索。

当搜索到其中一间屋子的时候,魏雪松发现了嫌疑人,他不动声色地和搭档互换了眼色,搭档顿时意会。介于嫌疑人身材魁梧,工棚内人鱼混杂,呼叫支援势必引起恐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分散的警力来不及支援,嫌疑人就有可能逃脱,必须智取。

说时迟那时快,魏雪松和搭档默契地一人一把抓着犯罪嫌疑人的两只胳膊,说他当晚在茨院街上参与了打架,要求他跟随民警去派出所作治安调查。见形势不妙,嫌疑人也不敢喊出声,因为他不知道外面的情况,怕引来更多的警察不利于逃脱。于是,一场斗智斗勇的心理战默默展开。

犯罪嫌疑人假意配合,“好的,等我拿一下枕头下的眼镜就跟你们去派出所。”魏雪松本想,既然他这么配合就放他去拿,随即准备松开手,转念还是觉得不妥当,赶紧又把松开的手又抓得更紧了,“不用拿眼镜了,就去派出所了解一下情况,一会儿就让你回来了。”魏雪松机智地化解了嫌疑人的阴谋。

等其他民警赶到后,魏雪松将逃犯交给其他民警带回,这时,他才拉开枕头一看,下面哪有什么眼镜,而是放着一把一尺多长锃亮、锋利的西瓜刀。魏雪松一阵背脊发凉,命案逃犯都是亡命之徒,如果刚才自己真的松手,后果不堪设想。直到现在回想起那个瞬间,魏雪松依然觉得毛骨悚然,一阵后怕,就在自己一念之间,极有可能是生死殊途。他说,“没有亲身经历过生死一念间的人,可能永远都体会不到那种恐惧。”

面对凶恶的歹徒,警察不仅要身手敏捷能吃苦,更要一身正气抗威胁。在镇雄的一次专项打黑行动中,魏雪松就曾遭到过“黑老大”的恐吓。当时的镇雄,一个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极为嚣张,而且这个为首的“黑老大”也有枪,县公安局很难撕开这个案子。当市公安局决心打掉这一团伙,抓捕这名“黑老大”时,魏雪松参与了抓捕过程。

这天,抓捕组民警从凌晨开始就一直在“黑老大”车库旁蹲守,为了避免暴露,大家都“猫”在一辆车里,即使倦意袭来也没有人点烟,大家都拼命睁开沉重的眼皮,死死地盯着犯罪嫌疑人的动向。到了饭点,只得悄悄轮换着从后备箱溜出去吃盒饭。直到当天下午,目标出现,他立刻打开车门实施抓捕,成功将嫌疑人抓获秘密押解回昭通城。

那时,从镇雄到昭通城要经过满是石子的老路,山高坡陡,路的一边就是悬崖绝壁。路上,狡猾的“黑老大”提出要取下头套,意图看清路况,伺机抢夺方向盘,让车翻下悬崖和大家同归于尽。魏雪松思索片刻,没有同意为他取下头套。

以至于后来在审讯室里,犯罪嫌疑人一看到魏雪松就激动地连审讯椅都几乎抬起来,怒目威吓,“你给我等着,等我出去,要你的命。”魏雪松无所畏惧,他说:“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怎么可能受这点威胁,既然敢吃这碗饭,就不怕受到恐吓。”

令人揪心的绑架案

2013年,昭阳区一木材加工厂老板打电话报警称,自己的孩子被人绑架了。接到报案后,魏雪松带领几个民警火速赶到案发现场。

只见现场一地血渍,孩子父亲一只手摁住伤口,一只手拉着魏雪松,请求他们无论如何也要把孩子救出来。孩子的母亲已经哭哑了声,拽着他的手不放,语无伦次。孩子的父亲告诉民警,绑匪和自己有些经济纠纷,几次商谈不下,岂料对方就恶狠狠地把孩子绑上捷达车,孩子父亲连忙追上去拼命阻止,一番拉扯之下对方拿起砍刀将他砍伤,并放下狠话,“不拿钱,就等着给孩子收尸。”随后开车扬长而去。

初步了解案情后,魏雪松立刻安排部署,一方面让技术人员调看了监控录像,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出逃方向,另一方面,自己亲自带队追击。同时,留下一位民警照看孩子的亲属,调查取证,安抚情绪。

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只听见狂风呼啸,山川丛林不断从窗外划过。这一刻,对魏雪松来说是如此揪心和漫长,因为此时,他想起了自己的孩子。2004年的8月,鲁甸地震,在外工作的魏雪松赶回家中拿东西,准备前去待命。

强烈的震感袭来,屋摇地晃,一回到家,两岁多的女儿吓坏了,泪眼朦胧地紧紧拽住爸爸的衣服,说不出话,只是可怜巴巴地望着魏雪松,那时候,被吓坏的她太需要爸爸的保护了,多么不想让爸爸离开。可是时间紧迫,魏雪松哪里顾得了这么多,甚至来不及给孩子一个拥抱就狠心掰开孩子的小手,任由女儿哇哇大哭,头也不回地赶往集合点。

想到这里,魏雪松暗自下定决心:因为工作,已经有太多地方对不住自己的孩子,他不能再对不住群众的孩子,一定要把孩子解救出来!

终于,经过一场现实版的生死时速,涉案车辆在四川筠连县被截住。其他民警把犯罪嫌疑人带到旁边审讯,魏雪松一个劲儿在车里找孩子。打开车门,没有!打开后备箱,也没有!魏雪松急坏了,如果暴露,其他绑匪极有可能“撕票”,孩子就有生命危险了。

他怎么能容忍一条可爱的生命在自己的手中流逝。当听到犯罪嫌疑人气定神闲地扯谎,说只是要去亲戚家拜访时,他抑制不住内心的焦灼,怒火一下子窜上胸膛,一个箭步冲到犯罪嫌疑人面前。“孩子在哪里?”“我不晓得,你说的是啥子。”“我再问你一遍,孩子到底在哪里?”面对魏雪松攻心的怒火,犯罪嫌疑人瞬间瘫软,马上交代孩子在筠连县城的一旅馆里。

得知孩子还活着,魏雪松的心里如释重负。“当时那种情况下,我们把他截住,孩子不在,哪怕一个微小的失误,另一边可能就会立马撕票。”魏雪松说,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如果救不出孩子,不仅对不起孩子父母,更对不起我这身警服!

找到犯罪嫌疑人供述的那家旅馆,民警们踹门进去将涉案嫌疑人控制住,魏雪松则赶快奔向孩子,想确定他是否安然无恙。此时,孩子早已吓坏了,藏在角落瑟瑟发抖,小身子蜷缩成一团,使劲攥着被子往里躲。身为人父的魏雪松看到孩子那模样十分心疼,他告诉孩子自己是警察,不要怕,然后缓缓走过去抱起他冰凉的身体,一路抱着,连夜赶回昭通城,受了一番惊吓的小家伙终于安心地躺在魏雪松怀里睡着了。

回来已是深夜,孩子的家属在路边焦急的等待,老远看见魏雪松他们的车,孩子的家属再也控制不住,扑通一下全部跪了下去,一打开车门,看到孩子平安无事,家属们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他们拉着魏雪松和战友们的手嚎啕大哭。民警将家属拉起来,又跪下,拉起,又跪下……“那场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我们再怎么辛苦都值了……”说完这句话,魏雪松哽咽了,他连忙转身过去……

2016年9月,魏雪松调任巧家县公安局局长。在巧家这一片热土上,世界第三大水电站——白鹤滩电站正在建设,人财物大面积流动,面对五万多移民搬迁、交通建设、征地拆迁、棚户区改造等等问题,稍有不慎,社会矛盾更容易激化。如何在有限的警力下做好治安行政管理,维护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保障百姓安居乐业,这对公安工作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为公安局局长,魏雪松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

魏雪松说,在22年的从警生涯中,时代在变,岗位在变,职责在变,唯一不变的,是为受害人伸张正义、与违法犯罪斗争到底的决心。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不是一句话,侦查破案也好、为民服务也罢,都饱含了警察这支队伍的坚定和大爱。

警察本也是血肉之躯,但千千万万的民警跟他一样,都因为这一身警服,因为对公安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因为一个“为百姓伸张正义”的信念,他们愿意牺牲更多的个人利益,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哪怕是历尽艰辛亦或饱受委屈,付出汗水、鲜血甚至是生命的代价,也要捍卫公平与正义,守护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