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如自杀原因揭秘 母亲张盈盈首次披露【图】

2017-07-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恰值风华正茂却自杀身亡的美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十九日在加州洛斯阿托斯市下葬,长眠于"天堂之门"墓园.三十六岁的张纯如被称为美国最有才华的历史学家和作家之一,著有<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九三七年南京浩劫>.<在美国的华人>等,颇具影响力.本月九日,张纯如被发现在车内自杀. 今天的安葬仪式有三百余人出席,中国驻旧金山副总领事邱学军专程前往参加并宣读了彭克玉总领事的唁电,向张纯如的亲人表示慰问.彭克玉说,虽未与张纯如谋面,但早已得知她的作品和事迹.她以正义.勇敢.执着.求

恰值风华正茂却自杀身亡的美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十九日在加州洛斯阿托斯市下葬,长眠于“天堂之门”墓园。

三十六岁的张纯如被称为美国最有才华的历史学家和作家之一,著有《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九三七年南京浩劫》、《在美国的华人》等,颇具影响力。本月九日,张纯如被发现在车内自杀。

今天的安葬仪式有三百余人出席,中国驻旧金山副总领事邱学军专程前往参加并宣读了彭克玉总领事的唁电,向张纯如的亲人表示慰问。彭克玉说,虽未与张纯如谋面,但早已得知她的作品和事迹。她以正义、勇敢、执着、求实的精神揭露了侵华日军在中国的暴行,还历史以真实,让世界了解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彭克玉还赞扬张纯如为华裔的权益、为增进美国人民对华裔的了解作出了贡献,是人们永远怀念和尊敬的伟大女性。张纯如儿时的伙伴、大学的好友等也分别回忆了往日与张纯如的朝夕相处。

原因是她患了忧郁症。忧郁症是一种疾病,就象乙肝、糖尿病。患忧郁症的人大脑缺乏一种物质,使她/他感觉十分痛苦。有很多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因患此症而选择自杀。

她写有好几个广为人知的作品,如关于钱学森的。她的著作《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RAPE OF NANKING)让全世界知道二战日军在华暴行。

我们应该纪念她!

已故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父母张绍进、张盈盈

已故华裔女作家张纯如撰写的《南京大屠杀》,轰动了西方世界。(美国《侨报》)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美国《侨报周末》报道,在南京大屠杀73周年纪念之际,《南京大屠杀》作者——已故华裔作家张纯如之母张盈盈,日前接受了该报记者的专访,介绍了她刚刚完稿的叙述她女儿一生的新书《一个不能遗忘的女人,张纯如撰写<南京大屠杀>之前后——张纯如母亲回忆录》(The Woman Who Could Not Forget, Iris Chang Before and Beyond 《the Rape of Nanking》,A Memoir)。

参与“南京祭”毋忘历史

与往年一样,美国旧金山湾区抗日战争史维会自1997年起,每年都举办“南京祭”纪念活动,今年也不例外,地点在圣荷西市中心南第二街的Improv 剧院。活动历时3个小时。

除邀请湾区和谐之声艺术团演唱《黄河大合唱》等抗战歌曲外,更重要的是放映了一部纪念已故华裔女作家张纯如而拍摄的影片——《张纯如——南京大屠杀》。而由南京大屠杀索赔联盟和世界抗日战争史维护主办的“南京祭”,也在旧金山华埠同源会举行。今年邀请的两位嘉宾是前华裔战犯、曾在日本军铁蹄下建筑桂河桥铁路的冯文光,和曾是美军战俘、要求日本政府正式道歉达40年的Lester Tenney作主讲。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祈祷和平,唱响和谐”是今年“南京祭”的主题,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为此表示,女儿在1997年撰写的《南京大屠杀》引起了西方世界对“南京大屠杀”的重视和关注。她说:“因为日本政府迄今为止还没有发表一个官方的正式道歉,所以我们每年都要举办‘南京祭’纪念活动,目的是不要让战争造成的悲剧重现,也是为了教育下一代,毋忘这段历史。”

新书以介绍爱女生平为主

提及耗时5年完成的这本关于女儿传记的回忆录,张盈盈表示,书中主要讲述大家所关心的有关“女儿纯如如何长大,我们如何教育她,以及最后她是如何自杀等细节。”

“因为外界有许多谣言和揣测,还有张纯如朋友所写的一本书出版,都因不甚了解纯如,所以也不是太正确。基于要把女儿最真实的一面呈现给公众,所以,我决定要写一本有关以女儿张纯如生平为主的回忆录”,张盈盈如是解释写书目的。

她透露,新书已完稿,将于明年5月正式公开发行。新书大约14万字,内容从张纯如小时候谈起,一直描述她是如何受湾区史维会的影响,撰写《南京大屠杀》等三本书的前后,以及她努力想把《南京大屠杀》一书拍摄成电影的经过,直至最后她自杀结束自己生命。

张盈盈说:“特别是女儿最终自杀的原因,我在书中都有详细的分析。目的是让大家知道女儿是怎样一个人,对她生前和身后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还包括她是如何热忱地为完成《南京大屠杀》所付出的心血等。”

女儿去世两年后坚毅完稿

张纯如于2004年11月9日猝然吞枪自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当时她正在为第四部书稿展开研究。这是一部以二战期间美军战俘在菲律宾遭遇为题材的作品。至于是否因受写作与精神世界双重压力,在忧郁症的折磨下,最终自杀结束生命,张盈盈在新书中均有详尽的分析和披露。

爱女的骤然去世,无疑对张盈盈、张绍进夫妇是极为沉痛的打击。要把女儿的生平撰写成书公开发表,更对他们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女儿一去世,我就立志要写她的生平,但当时实在写不下去,因为太悲伤了”,张盈盈在采访中坦言。为了抚平内心的伤痛,在女儿去世的最初两年,他们夫妇投身于湾区史维会的会务工作。同时在各界支持下积极筹划“张纯如纪念基金会”的成立,参与基金会主办的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希望籍由这些努力来继续女儿未完成的事业。

两年之后,整个内心稍加平静,张盈盈就开始着手完成介绍女儿生平的书稿,以了却自己的心愿。

将分析披露爱女自杀原因

再次触及伤心往事,尤其是回顾爱女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以及道出张纯如去世前的半年经历,张盈盈承认整个撰写过程“很不容易”,再加上相关的亲戚朋友还都在,必须有一个全盘的考虑。

她说:“我在书中比较详尽地分析了女儿在去世前半年期间的病状,最终从一位母亲的角度,在书中提出对女儿自杀原因的看法。”在分析女儿自杀原因的撰写过程中,张盈盈请教了不少心理医生和专家,阅读了大量有关介绍忧郁症的病理书籍,并运用自己生物化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做了许多独立的研究工作。这其中包括对女儿平时服用的药物、每个药物产生的副作用等,并以此为据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她强调:“女儿在去世前半年的生活主要由我和丈夫张绍进照顾,我们了解女儿为何自杀的真正原因。为了澄清外界的种种猜疑,我在书中对这一情节都有比较完整且全面的分析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