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揭秘珍珠草的药理作用

2017-11-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珍珠草即叶下珠,为大戟科植物叶下珠的干燥全草或带跟全草.一年生草本.高数寸至尺许.茎带紫红色,有纵棱.叶互生,作复瓦状排列,形成二行,很似羽状复叶,叶片矩圆形,长二.三分,全绿,先端尖或钝,基部圆形,几无叶柄.夏秋沿茎叶下面开白色小花,无花柄.花后结扁圆形小果,形如小珠,排列于假复叶下面. 中药珍珠草性凉.味甘苦,入肝.肺经,具平肝清热.利水解毒.渗湿.明目的功效.主治传染性肝炎.小儿疳积.肾炎水肿.尿路感染.火眼目翳等,外用还可治疗口疮头疮.无名肿毒等. 药理作用 经动物实验证明,叶下珠片对乙

珍珠草即叶下珠,为大戟科植物叶下珠的干燥全草或带跟全草。一年生草本。高数寸至尺许。茎带紫红色,有纵棱。叶互生,作复瓦状排列,形成二行,很似羽状复叶,叶片矩圆形,长二、三分,全绿,先端尖或钝,基部圆形,几无叶柄。夏秋沿茎叶下面开白色小花,无花柄。花后结扁圆形小果,形如小珠,排列于假复叶下面。

中药珍珠草性凉、味甘苦,入肝、肺经,具平肝清热、利水解毒、渗湿、明目的功效。主治传染性肝炎、小儿疳积、肾炎水肿、尿路感染、火眼目翳等,外用还可治疗口疮头疮、无名肿毒等。

药理作用

经动物实验证明,叶下珠片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具有保护肝细胞及提高细胞免疫力功能作用。

叶下珠体外抗HBV的作用:在比较筛选不同植物抗HBV活性发现,叶下珠抗HBV表现最优秀。

叶下珠体外抗HBV-DNA的作用:试验证实了叶下珠具有明显的抑制HBV-DNA和DNA聚合酶活性,能够抑制2.2.15细胞株HBSAG和HBEAG的表达,其抑制活性呈剂量依赖关系。

叶下珠片对动物保肝的对用:动物实验分别研究了叶下珠片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和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叶下珠高低剂量组皆对化学药物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叶下珠片对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动物试验分别研究了叶下珠片对E-花结的形成影响和动物免疫器官胸腺增重。两项试验结果表明叶下珠对动物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提高了肌体抗病毒的能力。

珍珠草的药用价值

治红白痢疾:叶下珠鲜草一至二两。水煎,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调服。(《福建中草药》)

治传染性肝炎:鲜叶下珠一至二两。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一周。(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治小儿疳积,夜盲:叶下珠五至七钱,鸡、猪肝酌量。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治疗痢疾、腹泻:取新鲜全草2—3两,或干品1—2两,洗净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天1剂,早晚分服。小儿酌减;治疗36例,治愈23例,显效12例,无效1例。有的服两次即愈。

治疗狂犬咬伤:取全草4—6株(小儿酌减)煎服。另用全草同冷饭粒捣敷受伤之处。6例受狂犬咬伤的患者用上法处理后,均安全无恙。

治细菌性痢疾、膀胱炎:鲜叶下珠30克,金银花叶20克,红糖20克煎服。或叶下珠适量洗净,加冷开水适量,绞汁加红糖,每日1剂,分2-3次服,连服3-5天。

治伤暑发热:叶下珠30克,水煎加蜜服。

治目赤肿痛、夜盲、眼花眼朦:叶下珠30-60克,炖猪肝或鸭肝120克,饮汤食肝。

治肾盂肾炎急性期或慢性急发:鲜叶下珠4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车前草20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2-5天。

治小儿疳积引起的结膜炎、夜盲:叶下珠15克,猪肝50克,蒸熟饮汤食肝。

治单纯性消化不良:叶下珠15克,水煎服。

治急性黄疸型肝炎:鲜叶下珠、六月雪、茵陈各3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治竹叶青蛇咬伤:鲜叶下珠洗净,绞汁,用米酒适量或米汤冲服,渣贴患处。

治指头蛇疮、飞蛇卵:叶下珠捶雄黄末贴之。

治小儿头面暑疖:叶下珠捶汁,调雄黄末抹患处。

湿热黄疸,泄痢,淋证。本品苦甘性凉,苦以泄降,凉可清热,其入肝经,通利肝胆,去湿退黄,对于湿热蕴结肝胆,面目皮肤色黄如橘者,与茵陈同用;本品还可清热利湿通淋,可与金钱草等药相伍,用于膀胱湿热之热淋涩痛与砂淋、石淋;本品既利湿热,又解热毒,配黄连、木香等,还常用治湿热毒邪下注大肠所致的泄泻或便下脓血,里急后重。

疮疡肿毒,蛇犬咬伤。珍珠草性凉,清热解毒。可治疗热毒蕴结之疮毒痈肿、毒蛇咬伤或狂犬咬伤。可内服外敷并用,或与白花蛇舌草、蚤休等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