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酒店被染性病的几率有多大?

2018-06-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住酒店染性病的可能性有多大?专家表示,性病和普通传染病一样,得病需要3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性病是健康人和患有性病的人性接触后所得."除了性接触,间接接触也会传染性病,但是这个几率很小很小,几乎不到5%."性病除了直接性接触传染.间接接触传染之外,还可以通过血液传染.据统计,90%以上的性病是通过性交直接传染的.有医生告诉记者:"门诊中的确有病人说,他经常出差在外,碰到不干净的床单毛巾得了性病,但是再一问,都有不洁性接触史.可以说,因为住宾馆而感染性病的概率比买

住酒店染性病的可能性有多大?

专家表示,性病和普通传染病一样,得病需要3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性病是健康人和患有性病的人性接触后所得。“除了性接触,间接接触也会传染性病,但是这个几率很小很小,几乎不到5%。”性病除了直接性接触传染、间接接触传染之外,还可以通过血液传染。据统计,90%以上的性病是通过性交直接传染的。

有医生告诉记者:“门诊中的确有病人说,他经常出差在外,碰到不干净的床单毛巾得了性病,但是再一问,都有不洁性接触史。可以说,因为住宾馆而感染性病的概率比买彩票中500万还低。”

性病病毒细菌其实很脆弱

推测一下在宾馆里传染性病的渠道,大致有3个:使用床单浴巾毛巾、抽水马桶和浴缸。

性病病毒细菌通过性病病人排出,残留在床单、浴巾、马桶或浴缸上,健康人接触这些东西就会得性病吗?

实际上,绝大多数性病病毒细菌在体外生存能力不高,离开人体后,它的活力就会下降,大部分会立即死亡。即使没有死,也只有碰到皮肤上恰好有个破口,致病物才能到人体内。

即便有少量的病毒细菌进入人体,如果人体的免疫力正常,也不会引起感染,这些致病物质会马上被人体免疫系统杀灭。

“就拿尖锐湿疣来说,需要10的4~5次方的病毒数量才能导致感染,病人如果把体液排在床单马桶上,大部分病毒在15~20分钟内就死亡了,极少量存活;人体接触体液的地方要有破口,病毒才能进入;而存活的病毒数量又很少,不足以引起感染。”专家说。

如果使用浴缸坐浴,人的生殖器可能暴露在致病物质中,但也会因为浴缸加上大量的水,把致病物质稀释,即使进入人体,也没有杀伤力。

住酒店你经常忽视的五个重要细节

酒店的安全标识

出门旅游住酒店已经是当下人们很普遍的行为,平平安安、高高兴兴,是最基本的出行愿望。同时不能缺了安全意识,尤其是在下榻陌生的酒店时,里面有一些非常人性化的安全设施,是设计者按照通用的建筑规范为酒店设置的,它们有特殊的位置、特别的用途,不是每个人都明白它的功能,您是否注意到了下述与安全相关的细节,并能够像了解飞机上的安全装置那样主动地了解它?

客房门背后的图纸不是白画的,应该读懂

据了解,进了客房,半数以上的客人不会注意门后的“逃生路线图”。它一般是一张印有本楼层平面示意的图纸,本房间的位置和房号清晰地做出标志,同时有一个箭头(通常是红色)自房间的位置沿走廊指向最近的疏散部位——高层酒店建筑中通常不走的疏散用的楼梯间,因为火灾时,熟悉的电梯是不能使用的,除非有特别标识。

逃生路线图是客房设计之中必备的,它不起眼,只在关键时刻起作用,在发生火灾等意外事件的时候,熟悉它的人会比较容易并且迅速地找到出路。紧急时刻,人们往往不冷静,更不会很可能也来不及看图,内部空间简单的情况下还容易找到楼梯,否则会很被动。所以,在入住酒店的第一时刻读懂这张图很有必要。

留意门上、墙下绿色指示牌

还有一样装置能够在关键时刻帮助人们,它是一些绿色长方形、画着人奔跑形态的指示牌。在火灾发生时,为了避免更大的意外,正常的照明用电会被切断,这些接有应急照明的绿牌子会显得异常明亮。按照它们的引导,无论在走廊里、餐厅里还是会议室等公共空间里,都能以最便捷的路线找到出口。公共部分的大房间里,这个牌子通常在门的上方,表明从这里出去;到了走廊里,它通常在墙的下方,因为发生火灾时,有毒气体在上方,人们应该俯身或匍匐前进,指示牌位于距地面几十厘米的高度刚好方便看到。

疏散门的开启方向有讲究

符合规范要求的酒店建筑,房间门距离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都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比如高层酒店建筑(高度超过24米),房间门到最近楼梯间的最大距离是30米(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和15米(位于袋形走廊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在此疏散途中的门和楼梯间的门都是开向逃生疏散方向的,只要向外用力,就可以方便打开而不至于浪费时间。

有一种疏散用的门,设计上更加周到,它加上了一种特殊五金件,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推、撞就可以轻易打开,避免了慌忙之中找扶手的麻烦。

防毒面具摆在柜子里没什么人发现

房间中有防毒面具的酒店一般比较高档,这个装置在规范中不是必须的。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它,或者发现了也没在意怎么用,其实,看看说明,学会一招,没什么不好。

随着建筑物防灾设计日益先进,会有更多相应的新鲜事物出现,多留心、多观察,虽没有专人指导,至少有意识自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