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王玉琴 缅怀一代秦腔名伶王玉琴(一)

2018-04-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作为一名上世纪40年代初就已唱红渭北的秦腔名老艺人,王玉琴8岁从艺,到1996年为杨凤兰拍摄电视艺术片<王宝钏>(饰王夫人)后逐渐淡出秦腔舞

作为一名上世纪40年代初就已唱红渭北的秦腔名老艺人,王玉琴8岁从艺,到1996年为杨凤兰拍摄电视艺术片《王宝钏》(饰王夫人)后逐渐淡出秦腔舞台,至2009年去世,她的生命只有77岁,但却在秦腔舞台上连续活跃了60年,所形成的秦腔满口唱腔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对西安尚社友甚至整个秦腔旦角表演艺术所作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一生所获得的荣誉和奖励更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

难能可贵的是,晚年以后的她,封戏不唱,"一句也不哼"的那种对戏迷负责,对秦腔负责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所借鉴的。

     2009年3月13日中午,这位一生耿直多难的老人,在艰难走完77年人生岁月后,撒手人寰。抛下这令她爱过、恨过的世界匆匆而去。我在丧事现场几乎呆了整整一天,听到了、也看到了许多,回来后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王玉琴的逝世,只是一种现象,一种文化的现象,但通过这个现象,我看到了许多现象背后的本质。

    一、官方的淡漠,导致了陕西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衰落。

    传统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形成的产物,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它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是一个地区、民族、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的总和。

秦腔,作为陕西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以来,在传授历史、人文教育、高台教化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陕西乃至西北重要的传统文化组成部分。

    我虽不知它起于哪个朝,兴于那代,但它足以衡量三秦儿女乃至西北人民的宽广个性和淳朴民风,它有过誉满京华的历史,有过巡回江南的壮观,作为百戏之宗,作为梆子腔的鼻祖。百年以来,扎根于斯,盛行于斯。

别是在上世纪初至七八十年代以前,给文化尚在匮乏的三秦大地增色不少,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一种充满乡土气息的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一直被官方所重视。但近几年来,由于传媒形式的多样化、文化载体的丰富化、官方宣传导向的经济化,直接导致了秦腔不景气现状的发生,特别是一些为秦腔作出过杰出贡献的老艺术家、老前辈的晚景让人堪忧。

如今,八百里秦川不再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亦不吼秦腔,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哥哥姝姝的低俗音乐和外来的某些垃圾文化倒是让官方睁大了双眼。

一位朋友说,某明星来西安开演唱会,提前两周官方媒体就大肆炒作,昂贵的门票还是让一些人执着不舍,官方一路绿灯,一路通行,生怕照顾不周,不论是报刊杂志、还是文摘影视、还是新闻视野,都为他作好了一切先行宣传,以获取其愉悦。

而一个代表了传统秦腔的大家却漠然长逝,媒体没有任何的文字,官方没有任何语言,就连她为之奋斗了一生的秦腔机构,也没有为她说上一个字,陕西的《秦之声》也吝啬的不肯定为她的逝世在屏幕下方出一尺之地。

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市文化局才大发慈悲,以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的名义给王玉琴施舍了一张讣告,可笑的是,给这位老人冠以"原西安市秦腔一团国家一级演员"的头衔。

    这是在西安,再看看我们的陕西,一部电视连续剧《走西口》红遍了中国,让山西再次走向全国,我们站出来了,说:走西口的历史所在地应该在陕西。还有我们的国家,传承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在韩国申遗成功,我们又喊出端午节习俗应在中国。

再看:为保护传统文化,端午节全民放假一天。记得几年前,四川歌舞剧院编排了唐代历史时代诗乐舞"大唐华章",获"文华奖"后,在全国巡回演出,一进西安就连演了一年。让我们陕西人脸红的是,演出开场前,报幕人员登台解说:四川歌舞剧院根据历史上发生在这里的故事编排的这个剧目,终于回家了。

    祖先的传统文化、中国的本土文化,包括我们陕西的本土文化,不是喊一下,不是叫一下就能够保护和继承发扬的,而是要踏踏实实静下心来思考和研究,真真切切做一些有益于文化的实事,更不要忘记那些为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老艺术家们,面对传统文化,面对本土文化,我们应该能够做些什么?不要总是醒起得、起得迟,在本土文化让别人掠夺、吸收、同化后,才有所悟、有所语。

王玉琴逝世的冷清,他所反映的本质是我们,特别是官方对传统文化、本土文化的淡漠,也正是有了这种淡漠,我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这些传统文化也会走向死亡,我们的本土文化也会如王玉琴一样,无声无息的死亡,旦愿葬送我们陕西传统文化的不是现在的官方。

如兰州建造了秦腔博物馆一样,我们再说秦腔的发源地在陕西,可笑。

    二、利益地驱动,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现实化、价值化

    王玉琴是继孟遏云外,在陕西相对较早的秦腔坤旦演员,也是最早入正规班社学艺的秦腔旦角演员之一,一生创造了近百个性格各异、年龄不同的舞台艺术形象,演出足迹遍布半个中国和国外,在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中,她始终实践着演戏先做人的人生信条,把舞台和生活有机的分离,实实在在的做人,兢兢业业的从艺。

她自成一家的表演风格,黄钟大吕的行腔,不论是程式化的的传统戏,还是生活化的现代戏,都能够用心揣磨,用情演绎,因为对戏曲、对演员要求高,没有正式带过学生,一怕砸自己的牌子,更怕砸秦腔的牌子,但他那精湛的演艺,朴实的人品,却一直以来得到戏曲界同仁的认可。

现在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的七十岁以下的演员都称她为王老师。

她不仅能演主角,还甘当配角,不论是同时代的演员,还是比她晚的演员,在舞台上,她都能够配合演出,如此艺术精湛的大师级人物,在刻画小角色上,能细致入微,密而不露,其表演风格受到同行和众多戏迷的推崇,其人品和艺德历来为西北群众乐道,可以说,特别是在人品上,节比黄花,名如清荷。

不断追求艺术上的进步和道德上的完美,工作不计报酬,演戏不计回报,不论是大小角色都能投入,可以说,她的艺术和人品影响了不少人,也不乏许多追随者和效仿者,圈内有人也称她为王大姐。

    但就是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老人,在她病重的岁月中,除了广雪琴老师经常看望之外,竟然是门可罗雀冷冷清清,在此,我想大声质问的是:那些跟她配过戏的艺术家干什么去了?那些王老师帮助过、扶持过的艺术家干什么去了?当前唱红时,那些尾随前后的人干什么去了?更加凄惨的是,老人逝世后,当日前来吊唁的同仁名流及演员仅屈指可数,想当日的风光,看身后的寂寞,使人不得不感慨人情的淡漠,人间的无情。

也难怪,在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取向已发生了变化,直接影响了人际关系的现实化、价值化,直白的说就是货币化、金钱化。王玉琴,作为一位已经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退出舞台多的普通老太太,大家来吊唁她,从中能够得到些什么,获得些什么呢?回答是肯定的:没有任何获得,获得为零。

如此来想,她身后的寂寞也在情理,也属正常。如不是广雪琴老师极力促成一台小规模悼念演出,恐怕给别人唱了一生戏的她,临终也听不到别人为她一句戏的送别。

    谈到这里不寒而栗,所谓阅尽人情知纸厚,踏穿世路觉山平。不知从何时起,当代的人际关系变得如此现实,如此冷酷,甚至是残酷起来。可能连王玉琴自己也不会想到她的身后竟是如此的冷情和悲惨,官方忽视是一个方面,但同仁的淡漠也让我们更加领悟到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日益淡化的当代人际关系即赤裸的利用被利用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变得很淡很淡。

    三、是由她自己造成的,只为群众演员,敢说敢作,性格直爽

    王玉琴在从事演出工作的七十多年中,他一直是为群众演戏,在广大戏迷中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旧事,如大雨天为一位观众演戏、头上流的汗珠捂着肚子演戏、身受大出血折磨后演戏等等,他不同与其他人,不论是给领导演戏还是给群众演戏,他都能够认真对待,特别是给群众演出时,反而做得更好。

一生足迹遍步西北五省和华北、山东、内蒙、新疆、河南等地,始终作为群众演出出一在戏曲界。他不会拉关系,不会走歪门邪道,不会搞阳奉阴维,敢说敢作,性格直爽,无可否认,正是因为这些,可能也得罪过一部分所谓的领导,当然了,领导也就不在乎他的。特别是他不再演出后,也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所以才被忽视。

    四、永远的丰碑,无尽的怀念

    王玉琴去世之后,官方媒体虽未见动静,但是,在传媒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此事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广大戏迷对她的离去深表痛苦和悲愤,由此引发的纪念性文字,篇篇读来情深意切、感人肺腑,有些戏迷谈起她的离世竟哽咽不语,对她的匆匆离去深表惋惜和遗憾,不论是诗句、歌词、对联还是心得感怀,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这位老艺术家的深切缅怀和无限思念,读来沧然泪下。

诚然,戏迷的痛苦不仅仅是为她的病逝,更是对秦腔,对这一三秦大地的传统文化、本土文化的悲哀。

王玉琴用毕生的精力,用艺术家的胸怀、用生命,带着为人民演戏、为基层演戏的艺术情结,把自己的一切毫不保留地留在了这上世上,可回报于她的,除了冷清还是冷清,除了凄惨还是凄惨,如若不是戏迷们的哀思与追悼,她的身后会更加悲凉。

    戏迷们之所以怀念和爱戴她,其原因只有一个,她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管是在什么地方演戏,给谁演戏,演什么戏,都能够一视同仁,认认真真,他的口碑艺德人品,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是任何人吹嘘而来的,是用自己77年的人生经历和60年的舞台生涯造就成的。

    可以激励后人的是,只要用心演戏,只要心里装着戏迷,大家是不会忘记的,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一个用生命捍卫了艺术的人,观众是不会忘记的。也令现在的艺术家安慰的是,在秦腔文化处于低谷的今天,仍有许多年轻的戏迷在坚守着这块阵地。

    王玉琴去了,秦腔的一个时代也随之结束了,希望秦腔这门古老的传统文化、陕西的本土文化不要葬送在今天。希望人与人之间的爱能够有真情、有真爱、多一些真善美、少一些假恶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