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李香芝 李香芝(范县第二小学)

2018-03-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岁月的年轮里,我已在课堂上走过了近18个春秋,从而立走向不惑的我,依然怀揣着最初的教育梦想,躬身前行.从校级优质课到登上全国一等奖领奖台,从

岁月的年轮里,我已在课堂上走过了近18个春秋,从而立走向不惑的我,依然怀揣着最初的教育梦想,躬身前行。从校级优质课到登上全国一等奖领奖台,从普通教师到成为河南省最具成长力教师,还有市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等称号,无一不印证着我逐梦的足迹。

第一个五年:常规讲堂的探寻

初踏三尺讲台,满腔热情是我行动的动力,我暗下决心要拼尽全力寻找到为人师的幸福和荣光。因所带的班基础薄弱,我复印了所有的教学大纲张贴在床头,每天早中晚认真诵读,直至所有的教学指标了然于胸;讲解问题学生听不明白,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直到他们听懂;有学生学得不好,我就把他们留校或去家里为他们补习;练习效率不高,我主动改进练习方式激趣,增强他们的成功感。所有傻乎乎的努力只是为了证明我是一名合格的老师。

我明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仅凭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于是一有时间我就走进学校老教师们的课堂,虚心向他们学习,为提升语言表达力,我连续几年订阅《演讲与口才》;为提升我在学生心目中的魅力,我花费一年的时间练一项绝活:徒手画圆。

付出就有收获,孩子们成绩稳步提升,跻身到了年级中上游,成功的喜悦没有持续多久,我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教师累、学生累的泥潭,学生厌学的情绪日趋严重,在他们的眼睛里我没有读到幸福和阳光。

2001年我被推荐参加市优质课大赛,遗憾的是,尽管我使出了浑身解数,却一败涂地,没有拿到任何奖项,成了我无法抹去的痛,我第一次认真反思为人师者的职责究竟是什么,我开始审视自己,悄然转身。

第二个五年:深度课堂的求索

赛课失利后,我开始潜心研读数学课堂教学,学习中我的教学观、知识观、学习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追随名家做有深度的教学成了我努力的方向。邱学华、纪晓村、刘德武、李烈、华应龙、吴正宪等老师不断走进我的世界,聆听、观摩中我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用心体会其间的意味,力求内练为自己的认识和策略,每节课我都要求自己独立认真备课,哪怕时时备到深夜,也绝不抄袭;数不清多少个夜晚,我独自一人躲在家里的书房里,面对空空的桌椅,一遍遍地操练、模拟;每节课后认真做反思,总结自己的所感所悟。

于是我的课堂上新变化悄然发生了:学习比例导入时,我会让几个学生分别手拿写有不同比、不同符号的纸片,分角色扮演,让他们找联系;练习时,我让他们打手势表示结果,用不同的分组方法进行比赛、学做小裁判等。数学课堂上练习形式的多样,恰如其分的引导,真诚睿智的激励,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清新空气,他们喜欢上了我的课。

2003年参加省优质课大赛,我沉着应战精心设计,冥思苦想,教案改了一遍又一遍,试讲了几十次,发现问题立即想对策,从提问的设计、过渡的语言、表扬的修改,演练,仔细琢磨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一遍不行,二遍,三遍……最终因为课堂上学生的深度思维碰撞和精彩生成,获得省优质课三等奖。

2005年,我到了实验小学,面对新的环境我努力寻找新的起点。深刻反思自己以往的课堂,一个个问题困扰着我,剔除表面的热闹有太多老师刻意牵引的痕迹,仅仅拘囿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如何润泽生命?

第三个五年:快乐学堂的分享

2010年底,范县启动区域课改,确定我校为三所实验校之一,我被任命为数学教研员,教学生涯理性时代就此开启。全新的小组围坐、学案导学、捆绑评价等正是我所渴求的课堂状态。我勇做先锋、践行课改,打造属于我自己的“三度幸福课堂”,力求让每个孩子的生命在课堂上舞出幸福姿态。

由涉猎啃读国内数学界权威张奠宙和郑毓信的书开始,《第56号教室的奇迹》《优秀是教出来的》《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以及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和美国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的书摆上了我和学校老师们的书桌。研读一步步深化着我们对教育、对人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课堂教学的感悟。

我带领全校老师一起立足课堂搞教研,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摆问题困惑写研究成果传成功经验。找准每个阶段的突破口,破解一个个细节问题,几年艰辛的实践下来,一起制定和落实了三度幸福课堂课堂评价体系、小组管理与评价方案、听评课细则等制度。

我们设计了三度幸福课堂各种课型的导学案,知识链接、新知探究、学以致用三分天下。自主学习板块里有三关,第一关:自我挑战;第二关:我能解决问题;第三关:赛赛谁的办法好;合作探究板块里有:我是小小探究家,应用看我的;达标应用版块里有:基础在线,应用平台,智力冲浪。

所有的编排,考虑的是学生当前的状态和知识储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存在哪些不同的做法,会有什么样的误区出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在哪里,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出来,课堂表现中会出现什么样的学习品质,有所偏离时该如何因势利导……基于这种设计,“三度幸福课堂”的生态俨然成型:课堂上经常回荡着这样的声音: “我是这样想的……”,“你的想法不对,应该这样想,你看……” “××,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 情境建构、互动生成、自由对话、个性张扬成为了数学课堂的主旋律。

梦想描绘成长,交流促进成长。盘点2011、2012年,送教下乡、成都“课博会”示范课、暑假新课程和高效课堂专题培训,进一步催化着幸福课堂的完善;12年我幸福地站在了全国第一届现代课堂博览会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的领奖台上……聚焦2013、2014年,河南省最具成长力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名师等称号,是我和学生一起逐梦的最好见证;外出做评委、专题报告,让我在迎接挑战的同时享受幸福课堂展示的快乐。

在不停追问中,我努力寻找着自己心中真正的数学,极力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和生命的幸福成长。

探寻、求索、分享,三个五年一个梦。在寻求教育梦想的道路上我将继续前行,生命中的下一个五年,我将与孩子们一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