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黑洞:NASA发现超新星SN 1979C的余烬【图】

2018-02-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超新星SN 1979C的位置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利用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发现地球附近最年轻的黑洞,这个黑洞形成只有30年,它为观测这类婴儿期天体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此前曾有媒体宣称NASA的此次宣布的发现"足以震惊全人类",引发网友广泛关注,钱德拉望远镜的官方网站也因为访问量过大无法访问.天文学家发现,这个形成只有30年的黑洞是距离地球约5000万光年的M100星系中的超新星SN 1979C的余烬,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大质量恒星是如何爆炸的,哪些恒星爆炸后留下的是黑

超新星SN 1979C的位置

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利用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发现地球附近最年轻的黑洞,这个黑洞形成只有30年,它为观测这类婴儿期天体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

此前曾有媒体宣称NASA的此次宣布的发现“足以震惊全人类”,引发网友广泛关注,钱德拉望远镜的官方网站也因为访问量过大无法访问。

天文学家发现,这个形成只有30年的黑洞是距离地球约5000万光年的M100星系中的超新星SN 1979C的余烬,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大质量恒星是如何爆炸的,哪些恒星爆炸后留下的是黑洞还是中子星,以及我们这个星系和其他星系黑洞的数量。

从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望远镜、欧洲航天局的XMM-Newton望远镜和德国ROSAT望远镜获得的数据显示一个明亮的X射线源,这个X射线源在1995年到2007年这段观测期内一直非常稳定。这显示这个天体是一个黑洞,正吞噬这颗超新星或一个双子伴星落下的物质。

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的丹尼尔-帕特诺德表示:“如果我们的解释没错的话,这是我们观测到的最近的一个黑洞诞生的实例。”

超新星SN 1979C发现于1979年。科学家认为,它是一颗质量相当于太阳20倍的恒星坍塌后形成的。以前,科学家通过伽玛射线爆发,探测到遥远宇宙中的许多新黑洞,但SN 1979C不同,因为它距离地球更近,属于一颗不太可能与伽玛放线爆发有联系的超新星。相关的理论预测,宇宙中的黑洞应该是在恒星的星核坍塌后形成的,而且也不会发出伽玛射线。

剑桥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的研究人员亚伯拉罕-朗布表示:“这可能不是我们首次观测到黑洞以我们常见的方式形成,但探测到这种类型的黑洞难度极大,因为需要对X射线进行数十年的观测才行。”

新发现的这一黑洞的观测年龄只有大约30岁,这个观点与最近天文学界提出的理论是一致的。2005年,天文学家提出,这个超新星的明亮的光由一个黑洞的喷射流推动,而这个黑洞无法穿透这颗恒星的“氢外罩”,形成伽玛射线爆发。对SN 1979C的观测结果符合这一理论。

尽管有证据证明SN 1979C中有一个新形成的黑洞,但研究人员也在考虑另一种很吸引人的可能性:这些X射线可能是一颗带有高能粒子的快速旋转的中子星发出的。如果是这样的话,SN 1979C中的这个天体将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年轻最明亮的“脉冲风星云”,是已知最年轻的中子星。而在此之前已知的明亮的脉冲风星云----蟹状星云约有950岁。

5000万光年到底远不远?30岁到底年轻不年轻?这个黑洞又会带给我们什么?我们现在连线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

主持人:朱馆长,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样特别不理解,这个黑洞离咱们5000万光年远,就是光也得走5000万年,等咱们拍到它,不早就过了5000万年了吗,怎么还说是30岁呢?

朱进:这个黑洞首先是五千万年形成,但是形成之后它的经过了5千万年才传到地球上来。它1979年4月份被美国的一个天文爱好者发现了一颗超新星,超新星当时叫SN1979C,就等于是1979年发现的第三个超新星。

这个超新星它发现之后才产生了黑洞,当然这个黑洞实际上也只是一种可能性,它并不是拍死了一定是黑洞,因为它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可能是高速旋转的一个中子星。对于天文观测,我们只是在地球上接收从其他地方来的光子,所以它走了五千万年以后传到我们地球上来,被地球上的望远镜接收到。

五千万其实是一个特别粗的一个数,说五千万的时候不是正好是五千万整,可能是五千五百万或者四千五百万,所以它是一个很大的范围。所以30年的误差对这个来讲,它是一个五千万年的东西,我们现在观测到的这个东西就像一个小孩一样,小孩开始生一直到现在30岁,这个过程是我们都看见的。只不过这件事发生在五千万年前,五千万年前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现在长到30岁了。

我们现在观测到什么呢?我们现在观测到这个小孩从出生一直到30岁都被观测到了。但是我们的观测在时间上有一个五千万年的一个延时,这个延时有可能是五千万年,也有可能是六千万年前。

主持人:这个黑洞发展下去,对咱们来说是不是一种威胁呢?

朱进:当然不是。黑洞只是说,在黑洞的表面或者里面你没有能力能跑出来,它是这么一个东西。实际上它对我们来讲,其实就是一个活在光学波段观测不到,密度特别高的质量。这个质量它不一定特别大,我们现在还说小质量的黑洞,或者中等质量的黑洞,比如说这次讨论可能是一个恒星这种量级的黑洞。对这种黑洞来讲其实无所谓,比如太阳本身它也有可能会是一个黑洞,当太阳比先小的多得多的时候,太阳就会是一个黑洞。

但是即使太阳是一个黑洞其实无所谓,对我们来讲,你如果不考虑光的问题的话,地球照样会绕着它转,引力的作用不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吸引到它里面来,引力的作用是指周边的天体绕着它转,就像我们绕着太阳转一样,不管太阳是不是黑洞,我们地球会在完全相同的轨道绕着太阳转。

中科院专家称:地球附近年轻黑洞对人类无影响

中新社南京11月16日电(朱晓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消息称,地球附近发现年轻黑洞。对此,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16日告诉记者,由于距离过远,这个年轻黑洞对人类并无影响,公众无需恐慌。

北京时间16日凌晨,NASA公布,科学家通过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在距地球5000万光年处发现迄今最年轻的黑洞,这个黑洞仅诞生30年。这则消息在网络间引起热议。

王思潮说:“这和‘2012’电影、‘末日恐惧论’完全没有关系,无需联系起来”。他解释道,银河系的直径才10万多光年,这个年轻的黑洞距离地球有5000万光年,飞行器光速行驶5000万年才可到达,距离如此之遥远,黑洞不会对地球和生灵造成影响。

“黑洞不会长大,只是吸收周边的光线和物质。打个比方说,下雨时路边的窨井口边有漩涡,它只是吸入周边的雨水,对远距离的水却无能为力。所以,现在和未来,这个年轻黑洞都不会破坏地球,只是为科学家观察、研究黑洞提供了条件”他说。

王思潮同时表示,太阳也不会变成黑洞,只有三倍质量的“太阳”才有可能成为黑洞。由于太阳将于今明两年进入活动高峰期,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强度比上次爆发时有明显增长的太阳风暴,天文台尚未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