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启敏肝癌 詹启敏院士Oncogene发表癌症新成果

2017-09-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生物通报道: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人们对这种毁灭性疾病的具体机制还知之甚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生物通报道: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人们对这种毁灭性疾病的具体机制还知之甚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团队日前在Oncogene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R)在ESCC恶性演进中发挥的作用。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长詹启敏(Qimin Zhan)院士。

ESCC是一种复杂的异质性肿瘤,中国北部尤其是河南省、伊朗北部及南非是这一疾病的高风险地区。尽管近年来人们在治疗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的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ESCC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5年总生存率仅为20-30%。人们亟需进一步了解其分子机制,从而开发出更好的治疗途径。

PAFR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人员发现,ESCC肿瘤和细胞系中存在PAFR的上调,其表达水平与ESCC临床阶段和患者存活期正相关。体内和体外研究显示,PAFR过表达会促进ESCC的恶性演进,去除PAFR可以对此加以抑制。(延伸阅读:中山大学颜光美教授PNAS发表癌症新成果)

进一步研究表明,PAFR能够上调FAK激酶活性,并由此激活PI3K/AKT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AKT)通路。而AKT触发的核因子-κB能够转录激活PAFR表达。这种PAFR和AKT的双向正调控是ESCC侵袭所必需的。

研究人员用结合有胆固醇的PAFR siRNA治疗长有ESCC肿瘤的小鼠,有效抑制了小鼠的肿瘤发展和AKT介导的致癌蛋白表达。

这项研究首次向人们展示,PAFR失调以及PAFR-pAKT正调控环路可以促进ESCC的恶性演进。

作者简介:

詹启敏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2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院,198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肿瘤专业。1989年赴美国先后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 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西南医学中心,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做博士后研究。1996年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助理,1998-2003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和终身教职的副教授。

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长。国家863高科技研究计划医药生物技术专家组组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理和分子阻遏”项目首席科学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专家,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中华肿瘤》和《科学通报》杂志副主编、担任《J Biol Chem》(美国)、《Carcinogenesis》(英国)、《Cancer Biol and Ther》(美国)等国际学术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