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森变迁之神 韩森著《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

2018-01-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韩森著<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赵宏勃中国民间神灵的多样性是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外学者对此已有许多论述.然而大多数学者的

韩森著《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

赵宏勃

中国民间神灵的多样性是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外学者对此已有许多论述。然而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是从神谱本身出发,对众神在经典文本中的来源进行梳理,却很少将注意力转向信仰者。美国学者韩森(Valerie Hansen)致力于从一般民众的视角来探索民间宗教的变迁,在《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包伟民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一书中,韩森以民众信仰的出发点——神祇的灵验入手,对南宋一代中国民间宗教信仰进行了一番勾勒。

韩氏认为,民间神祇体系(popular pantheon)是宗教变迁内容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同时她还强调民间宗教与民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密不可分的,神的变迁实际上提供了观察宋代社会、经济以及政治变化的出发点。

全书包括绪论、结语共分为七章,在第二章“民众的选择”中,韩氏陈述了她对于民间宗教的理解,认为至少在神祇世界中,民众并未对儒、释、道三教进行区分,民众往往同时向源于不同宗教传统的众多神祇寻求保护,他们的选择与表面的宗教倾向无关,神祇的灵验才是引起这一神灵体系变动的根源。

第三章 “理解神祇”,通过对鬼怪故事的分析,对人神关系进行探讨,对以神为中心的民众信仰行为做了全景式的描绘,她指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依据自已的生活内容对神祇的灵异事迹进行解释,通过塑像和修建祠庙等对神祇灵迹进行肯定,对神祇体系进行调整。

韩氏发现南宋时期的神祇和崇拜他们的人一样多样化,除了显示传统的灵迹,如下雨、驱蝗、预告旱灾等,神也开始具有商业敏锐性,已深深地带上了经济生活变化的痕迹,神甚至可以提供商品的价格信息,这是信徒们加入市场体系的表现。

在第四章“赐封”中,韩氏对官方通过赐封神祇作用于民间宗教进行了论述,提出官方以赐封制度控制民间神祇,更多地介入了民间宗教事务。而不同的社会阶层则为自己所信奉的神祇争取官府的赐封,官方由此把住了地方社会的脉搏。

在第五章“湖州个案”中,她以代表着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在南宋时期历史变迁的湖州为例,借助方志和碑铭资料,对湖州祠庙中所供奉的神祇进行整理,揭示了不同类型神祇随着时代变迁发生的变更。第六章“区域性祠祀的兴起”,则对五显、梓童、天妃、张王这四个神祇走出其起源地,为更广大地域的民众所信仰的现象进行研究,强调唐宋转折时期商业革命对神祇崇拜的巨大影响。

正如译者在前言中所言,韩氏以一般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来揣摩12、13世纪普通民众对周围世事变迁的理解,敏锐地指出“惟灵是信”是中国民间宗教最主要的文化特征,将对神的研究与民众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以此切入关于“唐宋转折”的历史课题研究。

不仅解决了有关南宋民间宗教的一些基本问题,还提出了许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如侯旭东在《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以造像记为中心的考察》1一书中,注意到神奇灵验作为民众取舍信仰对象的标准之一,对民众接受佛教的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思路使得他对民众佛教崇奉对象演变历程的研究别开生面。

另外本书提出的许多问题也颇能启发我们对于唐代民间神祇体系进行思考,唐代的民间神祇体系中的神灵远不如宋以后丰富,资料表明绝大多数神祇的选择还是以官方祀典的规定为标准,但在这一时期,平民化的神祇也开始出现,后世民间神祇体系的基本特征在唐代都已初现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