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哲学 读亚历克斯 罗森堡《科学哲学:当代进阶教程》

2018-01-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文风和思路 亚历克斯.罗森堡的<科学哲学:当代进阶教程>是一本以讨论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哲学问题为主的著作.其写作思路不是事先给出理论的构架

一、文风和思路 亚历克斯.罗森堡的《科学哲学:当代进阶教程》是一本以讨论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哲学问题为主的著作。其写作思路不是事先给出理论的构架,而是以人们关于科学本性的最常见的问题为门径,给出解答的同时又提出质疑,从而不断将理论扩展。

从书中可以看到作者自觉地内在于经验主义传统的立场。作为一本教程,它不仅给出了科学哲学领域重要的命题和理论、观点,更重要的是给出了论证的思路。 有没有科学注定不能解答的问题?科学的限度是什么?方法是什么?如何运作?在哪些方面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不能应用?……科学哲学的使命,就是解答这样的规范性问题。

科学元勘对于科学研究工作本身并不起到建设性作用,它是对科学的批判。但是,批判是正面建构所不可或缺的。

或者可以说,科学哲学是对科学边界的一种探寻。边界——无论开放的还是封闭的——既是对科学的限制,反过来说,也恰恰是使科学成为可能的东西。 二、主要内容 本书是以问题为贯穿线索的,但为了说明方便还是大致将其分为四个部分:一、第一章,科学哲学要回答的问题。

二、第二、三章,科学说明和科学定律。三、第四、五章,科学理论及其检验。第六、七章,库恩的“范式”论和科学知识社会学。 第二、三章以讨论科学说明和科学定律为主,当然也就必然地涉及到因果性、归纳论证等知识论的根本性问题。

关于科学说明的讨论,可以作为本书的重要线索之一。因为科学和哲学一样,始于人的惊奇,科学寻求说明,以满足这种惊奇。

科学说明的“显式定义”是一种理想化的定义:科学说明应当为被说明的东西提供一组“单个看是必要的,合起来看是充分的”条件。 根据这种定义,首先构造出来的说明模型是演绎-律则(D-N)模型。然而自然中大部分现象存在着概然性,因此给D-N模型上增加了一条附加条件,使之成为归纳-统计模型(I-S模型)。

事实上概然性存在着两种,一种是量子物理揭示的那种根本上不确定的倾向,另一种是我们对被说明句只掌握部分知识的状态 ,因为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做不到将导致结果的条件全部穷尽地列出。

“正确的说明”和“好的说明”往往不是一回事 ,成功的“说明”必须要说得让人明白和接受,因此语用学上的若干规则也是“说明”的素质中重要的一方面。

但要回答科学说明与其他说明的根本区别,还需要从逻辑方面进行进行解释。由此引出了科学定律与自然定律、因果性、归纳法的本性等问提。 对因果说明的批判,来自两个角度。一方面,因果说明不能解释“只能如此,没有其他可能”即必然性的问题。

另一方面,不能解答目的是什么,即“可理解性”和“意义”的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莱布尼茨认为,科学哲学有责任说明自然历程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而不是别的样子,比如说,万有引力定律为什么是平方反比定律而不是别的形式。

这对我们得到的科学定律的要求是:可以说明我们观察到的一切现象,同时也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唯一可能的科学套件。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对此的一个解答。

但是,科学哲学家不相信先天综合命题。他们认为,所有能够先验地得知的命题都是分析命题,它们对世界根本就没有约束。一个命题,如果具有说明能力,就一定是综合的,而且只能“通过观察、实验和数据收集”得到辩护。

由此我们看到,因果性说明的必然性问题和意义问题仍然悬置。针对第二种批判,我们可以考察欲望/信念-理性选择说明,这实质上也是一种因果说明,它不同于物理科学之处在于,它提供了“可理解性”和“意义”,这恰好是物理科学所缺失的 。

对科学说明和科学定律的质疑还来自归纳论证本身。休谟认为,经验证据对于任何普适的定律来说永远是不完备的,所以我们永远无法判断一条科学定律是否是普适真理。我们无法确定过去和未来的自然保持均一性,因此关于过去的经验,不能给我们对未来的信念提供辩护。

人们对休谟的解读,最保守的是: 科学不可避免地是可错的。最激进的是:科学知识根本不可能经由经验来辩护。但是,最好把休谟的“归纳问题”视为对经验检验科学知识可靠性能力的一种内省,而不是全盘否定,毕竟所有的科学定律,都需要经过经验的检验 。

本书的第四、五章讨论科学的理论化,涉及到公理系统、解释的语义进路和句法进路、定律的证实检验和证伪检验、贝叶斯主义等问题。

波普尔提出的证伪原则,重要性在于告诉人们:科学是可错的。但是,“一般性的假说严格地可证伪”是不对的。如果一个观察结果是否定性的,可能得到的结论是希望被验证的理论错了,或者辅助假说错了,被否认的是整个体系。

从这里可以引出了蒯因的亚决定性问题:在具有同样的观察、经验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构造不同的理论假说体系,证据不足以决定哪个体系是正确的。这其实是一种将科学理论当作整体看待的思想,而实质上告诉人们,不可能通过有限的经验证据判定科学体系中的某条理论是正确还是错误。

如果经验观察说明整个科学体系出了问题,而人们总可以通过修改其中的某条定律来实现。 蒯因主张,亚决定性破坏了人们对科学的客观性之构成的自鸣得意的认识。

本书最后的两章,作者将科学哲学的视野扩展到了一个更广义的范畴,分别论述库恩的范式理论和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及其强纲领,这已经与科学史、科学社会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了。

在“范式”论的背景之下,常规科学全靠范式推动,科学革命即范式的转换。科学可能只是在范式内部,相对于某一种观点是理性的。在范式理论的背景下,如果想证明科学的客观性,必须证明科学是理性的,不仅相对于某一种观点,而且科学的变化也是理性的,新范式的接受不仅是一种皈依体验,而且还需要得到已经废弃的范式的辩护。

三、回到科学哲学 作为一个以地理学和生态学为知识背景的学生,我可能天生就不是一个强科学主义者。由于学科的关系,对于“地方性”、整体性、复杂性、混沌性等,我们像对自己的经历一样相当熟悉,又像对自己的经历一样不甚明了。

气候等复杂系统对于微小扰动的响应,是“混沌”的极好例子。文化地理学所倡导的理念也与人类学“走进他者的世界”的宽容原则十分契合。

进行自然保护工作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参与式乡村观察,最被强调的基点是尊重地方性知识(其次才是科学性)。在这样的学科领域中,我们极多地使用概然定律,因为对我们研究的几乎所有现象,都只持有部分知识;因为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尺度之大,基本上不可能在实验室中重演,进行“其余条件皆同”的实验基本做不到。

由于环境研究有时候会有意无意地和当今热门的领域结合,又不可能不受到“论文政治学”的影响。

又由于处于自然、社会、技术和人文的交叉,很多问题该用自然因素还是社会、历史因素解释也时常发生争论……这是我个人的经验。可是宏观看来,随着媒介的变化、哲学话题的转移、后现代话语的兴盛,这个时代的公众话语也与之前有所不同,有失去逻辑、明确性、严肃性和价值的趋势 。

整整一代人对科学的感觉,也正在发生变化。而且我以为,科学哲学也许和伦理学、政治哲学等属于实践理性范畴的学科有着更密切的联系,否则为什么反对科学主义的呼声常常来自现实政治的领域? 也许可以说,库恩论述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和SSK,与福柯的知识谱系学和知识考古学,在理论的气质上有着同构的方面,与伽达默尔的“历史诠释学”、“视域”、“前理解”,海德格尔的“生活世界”也有神似或者理论上的传承关系。

我想上述方法论的主要价值在一种态度。按照福柯的论述:“谱系学应被视为一种把历史知识从这种征服中解放出来的尝试,也就是说,使它们能够反抗一种理论性的、一元的、正式的和科学的话语的强制。

它基于局部知识或次要知识的重新激活。……考古学是分析局部话语的适当方法,谱系学则是在描述这些局部话语的基础上使被解放的知识能够活跃起来的策略。

” 知识考古学和谱系学,在方法论上的指向都是使历史话语显示出其“偶然性,不连续性和物质性”。对照地也许可以说,“范式”论和SSK最主要的价值是把科学拉下神坛,不认为科学是唯一的真理。它告诉我们,科学及其发展历史,其实也是众声喧哗、充满谜题的,甚至充斥着矛盾和张力的。

科学可能在实践中发挥巨大作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走出西方文明的樊篱,为全世界众多民族所接受,但终归是有限度的,有欠缺的,可错的。 然而,“范式”或者SSK,就像福柯的理论一样,滥用是可怕的。

科学哲学有责任回答:科学是否是客观性的?科学是否是向着真理进步的?科学是否比神话更可信?这些责任是上述后现代话语不足以承担的。无论范式还是SSK,过度解释或者无限上纲,都会导致无节制的相对主义,或者也许会导致价值虚无主义。

如果止步于这里,这里就成了哲学懒汉的停留之地。 在《科学哲学》译后记里面,刘老师所说的“可否把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三者的教学顺序调过来,即先讲科学社会学,最后讲科学哲学?” 这确实是个好玩的想法,我相信回到科学哲学是非常必要的。

古典的科学哲学进路已经显示出了其狭窄,因为科学研究作为一项实践活动,不能离开研究者、研究对象和接受者的生活世界。

于是需要纳入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的考量。在科学元勘中,上述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科学哲学还是必须回到的一个点。三者之间构成某种转圜,这也许正是其间关系的精妙所在。 读这本书,以及写上述读书笔记时感觉非常之捉襟见肘,这是不熟悉理论背景,对于经验论传统和维也纳学派尤为陌生的结果。

但是,我想阅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在于,相信科学的本来面相,应该既不是绝对主义、科学主义,也不是虚无主义、相对主义。

追求知识是人的本能,科学是其中的一个侧面。但是由于认识到科学的局限性,人们才必须以审慎的态度不断批判、怀疑、修正、改进科学,才能使科学处于动态的建构之中不断更新。太轻率地轻信科学许诺的美好未来,只会一次次远离那个未来。把科学放在当下,才能把握得住这个现在。 2008年4月10日